第2章 波希米亞丑聞(2)
- 小偵探福爾摩斯:奪路緝兇
- (英)柯南道爾
- 4076字
- 2014-04-17 16:00:20
第二天下午三點整,我又來到貝克街,福爾摩斯卻還沒回來。房東告訴我,他八點鐘就出去了。不過我還是在壁爐邊坐下,決定不管他什么時候回來都要等他,誰讓我已經對這件案子深感興趣了呢?雖然比起我之前記錄的那兩件罪案來,這起案件既不殘忍恐怖,也不離奇詭異,但是這案子本身的性質和委托人尊貴的地位都足夠使我傾心了。況且,除了案子本身的特色之外,我那老朋友的巧妙而又透徹的推理方法,和那無往不勝的精準的破案技巧,都是值得我去學習、記錄的,我也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極大的快樂。對我來說,福爾摩斯是百戰百勝的,所以,我從沒想過他其實也可能會失敗。
大概四點的時候,一個爛醉的馬夫推開了屋門。這人的樣子骯臟邋遢,衣衫陳舊破爛,留著一臉絡腮胡子,滿面通紅。雖然我已經極為熟悉福爾摩斯的化裝技術了,但還是再三確認之后才敢肯定自己的判斷。他沖我點點頭,打了個招呼,然后飛快地鉆進臥室中。五分鐘后,他就恢復了以往的高雅風度,穿著一身花呢衣服,把手插進口袋里,坐在壁爐前伸直了雙腿,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
“哈,是這樣嗎?”他說著,突然嗆了一口,接著又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到躺在了椅子里。
“這是怎么了?”
“這太有意思了。我打賭你無論如何也不知道我上午在做些什么,又或者說我得出了什么結果。”
“我真的不知道。或許你去觀察了艾琳·艾德勒的日常作息,又或者你去巡查了她的房子。”
“完全正確。只是結果真是出人意料。聽我講講事情的經過吧。今早八點一過我就喬裝成一個失業的馬夫離開家。你知道,馬夫之間總是存在著一種互相理解、氣味相投的美好情感。如果成為這眾多的馬夫之一,就可以了解到任何你需要了解的東西。很快我就來到布麗楓尼府第。這是棟精致小巧的兩層別墅,后面帶著一個花園,正面朝向馬路。大門上掛的是洽伯鎖。起居室位于右側,寬敞又華麗,窗戶幾乎是落地的,可是窗閂卻連小孩子都可以輕易打開。這屋子沒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除了可以從馬車棚的棚頂摸到過道的窗戶。我繞著別墅走了一圈,各個角度都仔細觀察了,可是沒什么有價值的發現。
“然后我順著街道走過去,不出所料,在挨著花園墻的過道里有一大排馬房。我只是幫那些馬夫洗了洗馬就得到了兩便士、一杯混合酒和兩煙斗的板煙絲,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很多關于艾德勒小姐的情況。盡管我不得不因此聽了很多住在那附近的另外六七個人的情況。”
“艾琳·艾德勒到底是怎樣的人?”我問道。
“哦,她讓所有男人都神魂顛倒,絕對是個美麗俏佳人。所有瑟彭戴恩大街馬房里的人都這么說。她的生活安靜簡單,平時去音樂會演出。每天下午五點出去,七點回來。除了演出,她甚少外出。只有一個男人和她交往密切。這位男子皮膚黝黑,英俊挺拔,朝氣蓬勃。每天至少來艾德勒小姐的住所看望她一回,通常是兩回。這個男人就是格弗雷·諾頓先生,住在坦普爾。你知道嗎,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長期雇用的馬車夫的好處,就是可以對雇主的情況無所不知。我在了解到他們告訴我的一切后,又來到布麗楓尼府第附近,并開始構思此次行動的計劃。
“這位諾頓先生顯然是整個事件中的關鍵人物。他是個律師,這似乎使事情難辦了些。他和艾德勒小姐究竟是什么關系呢?他每天來看她是為了什么呢?他們是工作中的委托關系?還是朋友?亦或是情人?如果艾德勒是他的委托人,那么這張照片很可能已經在他手中了;如果是女朋友,那么照片極有可能還在她自己手中。這個問題很重要,它直接決定我是繼續在布麗楓尼府第調查還是去坦普爾的房子調查,這無疑擴大了我的偵查范圍。也許你對我說的這些瑣碎的細節感到不耐煩,可是如果你想了解情況的話,我就十分有必要告訴你我的一些困難。”
“哦,我很有耐心地在聽。”我回答道。
“正當我在心里思量各方面因素時,忽然看見一輛雙輪馬車停在艾德勒家門口,車里下來一位年輕男子。他長得很漂亮,皮膚很黑,鷹鉤鼻子,留著一撇小胡子。很顯然,這就是那位諾頓先生。他好像十分著急的樣子,高喊著要車夫等他,接著就毫不拘束地進入到房子里。
“他大概在屋里待了半個小時的樣子。我從窗戶外面看見他來回踱著步,雙臂興奮地揮舞著,好像在談些什么。至于艾德勒小姐,我卻什么也沒看見。等他走出門來,我覺得他顯得更加急迫了。他鉆進馬車,看著表,急切地向馬車夫喊著:‘快走!去攝政街葛羅斯·漢奇旅館,然后再去埃基韋爾路的圣莫尼卡教堂。二十分鐘之內能趕到就賞你半畿尼。’
“馬車一下就跑開了。就在我猶豫是不是要跟去看看的時候,小巷里忽然沖出了一輛小巧的四輪馬車。馬車夫的衣服扣子只扣了一半,領帶也是歪的,馬具的金屬箍的環扣也沒套好。馬車還沒完全停好,艾德勒就從屋里疾奔出來,一下沖進車里。雖然只是一剎那,但是我還是要說她真是個漂亮的女士,她的容顏可以讓全天下的男人都為之傾倒。
“‘快,到圣莫尼卡教堂去,約翰,’她叫道,‘如果你可以在二十分鐘之內趕過去,我就給你半鎊金幣。’
“你看,華生,這可是個絕好的機會。正當我考慮是追上去還是攀住車尾時,一輛出租馬車恰好路過。盡管車夫對我付的少得可憐的車費一再猶豫,但是我可不管這些,在他反悔前就鉆進了車里。‘去圣莫尼卡教堂,’我說,‘二十分鐘之內趕到就多付你半鎊金幣。’當時是十一點三十五分,很顯然,馬上就會發生什么事情。
“馬車夫把車趕得飛也似的。我這輩子也沒坐過這么快的車。當我趕到時,之前的那兩輛馬車已經停在那里了。車前的馬累得氣喘吁吁的。我趕忙付了車錢跑進教堂里去。我發現教堂里除了這一對男女外還有一個穿著白色法衣的牧師正在對他們說些什么。這三個人圍在圣壇前面。我裝成像是偶爾來到教堂的無業游民那樣,隨意地走在通道上。讓我吃驚的是,這三個人忽然齊刷刷地扭過臉來看著我。這時,格弗雷·諾頓向我飛奔而來。
“‘感謝上帝!’他大喊著,‘你來得真是時候!快來!’
“‘怎么回事?’我問。
“‘快來,伙計,快,只要耽誤你三分鐘,否則就不合法了。’
“我被拉扯著拖上了圣壇,我甚至還不清楚自己站在哪里。我不自覺地答復著耳邊出現的低語,證明著一些我毫不知情的事情。總之,就是讓未婚的艾琳·艾德勒和單身的格弗雷·諾頓結為夫妻。很快一切就結束了,男女雙方分別向我表示了感謝,牧師也對我微笑。說實話,我這一生再沒有碰到過比這更荒謬的場景了。以至于我一想起這件事就難以自制地大笑起來。原來他們的結合因為沒有證人而不合法,牧師拒絕給他們證婚,多虧我的出現才使得新郎官不至于去大街上現拉一位證人來。新娘子還送給我一鎊金幣呢,我得把它掛在表鏈上來紀念今天的遭遇。”
“真是太令人意外了,”我說道,“后來呢?”
“嗯,我覺得計劃已經被破壞了,這對新人隨時都會離開倫敦,于是我決定速戰速決。他們從教堂分手后,各自回到自己原來的住所,我聽到臨別時她對他說:‘和平時一樣,五點鐘去公園。’隨后他們就各自離開,于是我也開始安排自己的工作。”
“什么工作?”
“鹵牛肉加啤酒,”他按了一下電鈴回答道,“我忙了一整天還沒吃過東西,今晚肯定還有很多工作。再說一句,華生,我需要你的幫助。”
“這是我的榮幸。”
“你不害怕觸犯法律嗎?”
“當然不。”
“也不怕可能會被捕?”
“如果是為了崇高的目的。”
“當然,這目的最是崇高不過的了。”
“那好,那我就是你的伙伴。”
“我早知道你是最靠得住的。”
“你打算怎么做?”
“等特納太太端來食物我就向你解釋。不過現在,”福爾摩斯轉向桌上的簡易食品,說,“請允許我邊吃邊說這事,畢竟時間緊迫。馬上就要五點了,我們要在兩個小時內趕過去。艾德勒小姐,哦不,是夫人,會在七點的時候乘車回家。我們一定要在她家與她照面。”
“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就交給我。我已經有了全盤的部署。只有一點請你一定要聽我的,那就是,無論發生了什么,你都不要插手,一定不要,明白嗎?”
“那我什么都不做嗎?”
“什么都別做。即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你也不要介入。因為這種不愉快會在我進入房間時結束的。大概四五分鐘之后,你會看到起居室的窗戶打開,你一定要在緊挨著窗戶的地方守著。”
“好。”
“你一定要時刻注意我,我肯定想辦法讓你能看見我。”
“好。”
“你一看見我舉手--就像這樣--就把我給你的東西扔到屋子里,然后大喊‘著火了’。你明白了嗎?”
“完全明白。”
“沒什么大不了的,”福爾摩斯拿出一只像雪茄一樣的長卷筒說,“這是管道工常用的煙火筒,兩頭有蓋兒,會自燃。你就負責保管這個。你一喊著火肯定會引來很多人救火,那樣你就有時間走到街的另一端。十分鐘之內我就去和你會合。我想你已經了解我所說的每一個字了,是嗎?”
“我不插手任何事情;挨著窗戶盯緊你;看到你的手勢就把煙火筒扔進去;再高喊著火了;最后去街的另一頭等你。”
“完全正確。”
“沒問題,你就看我的吧。”
“太好了,華生,現在我又要為新角色做些準備了。”
他回到臥室去,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溫和純樸的新教牧師了。他戴著一頂寬大的黑色帽子,穿著松垮下垂的褲子,還系著一條白領帶,那抹悲憫的微笑和那副仁慈專注的神情使得他足以媲美約翰·里爾先生。福爾摩斯就是這樣,一旦換了裝束就連神態、性格、甚至靈魂都改變了。當他回歸到研究案件的偵查家身份時,我會說,舞臺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演員,科學界失去了一位天才的推理能手。
我們在六點十五分的時候從貝克街出發。到達瑟彭戴恩大街時還提前了十分鐘。已經是黃昏時分,我們踱著步,在布麗楓尼府第外面等主人回來,此時街燈正好亮了起來,這所房子就這樣展示在我的面前。和福爾摩斯的描述一樣,只是地點不像我想象中那樣安靜。而且正相反,它位于這條相對來說還算安靜的街道上十分熱鬧的地方。拐角處有一群衣衫襤褸,抽煙說笑的人,一個磨剪刀的,兩個和保姆調情的保安,還有幾個穿著體面,抽著雪茄的年輕人。“你瞧,”福爾摩斯告訴我說,“他們的婚姻倒使事情簡單明了了。這張相片現在是一把雙刃劍,她怕他發現,就和我們的委托人怕相片被公主發現一樣。現在的問題就是:相片在哪里?”
“是的,咱們要去哪兒找啊?”
“艾德勒本人隨身攜帶的可能性是最低的。這張相片有六英寸大,藏在女士的衣服中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咱們的委托人已經嘗試過兩次攔路搶劫她,都沒發現。所以,我相信她是不會時刻貼身攜帶的。”
“那要去哪里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