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目標過大,讓自己倍感壓力

上一節(jié)我們講到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套自控系統(tǒng),要想確保該系統(tǒng)正常運轉,前提是意志力供給必須充足,否則就會影響該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這時人們就會患上懶癌,懶得執(zhí)行、懶得自制、懶得堅持。

懶癌患者數以萬計,“致病”原因也千奇百怪。我們不妨先將“致病”原因一一剖析清楚。此刻正在閱讀的你也可以自診,只有知道“病根”所在,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

制定目標幾乎是每個人都會去做的事。擁有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可就是這樣一件我們常做的事情,也未必每個人都能做好。

在制定目標時,人們很容易心態(tài)跑偏,急于求成,將目標制定得過大。也許在紙上寫下目標、規(guī)劃未來時,會讓你感到熱情高漲、信心滿滿,仿佛自己已經搞定了一切。但快樂總是短暫的,這一切都會在具體實施時被打回原形。等到真正著手去做時,才猛然發(fā)現,現實和目標相差太大了,絲毫看不到希望,擔心自己的努力會白費,加之各種各樣的突發(fā)情況、意外事件等不斷打亂自己的節(jié)奏,之前賦予希望的目標,現在卻只能帶來壓力,最終只能心有不甘地“繳械投降”,中斷計劃。

在我看來,世界上沒有不上進的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努力。之所以有人頹廢麻木、不求上進,是因為他們想通過逃避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壓力,讓自己心里好受一些。等過段時間,他們又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懶惰下去,于是又拿出一張白紙,寫下逆襲目標,決定從明天開始發(fā)奮圖強,至于結局,還用我劇透嗎?

我們在制定目標時,通常會犯三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我們很容易低估完成一件事情的難度,制定出和現有水平差距過大的目標。

制定目標時,人們通常是在大腦中進行簡單的構想,而這種構想本身就可能缺乏合理性。預想的進展都是在一切順利的前提下,但如此完美的構想在現實生活中的達成率微乎其微。暫且不說我們很容易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光是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已經被我們嚴重低估了。要知道,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fā)生,影響著我們的計劃,干擾著我們的情緒,左右著我們的發(fā)揮。

這種自身盲目樂觀制定的目標,除了能在當時給自己打打“雞血”,振奮精神外,別無他用。

第二個錯誤是,我們很容易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人們會本能地低估完成事情的難度和不可控因素,還會對自身的意志力相當自信,尤其在制定目標時。

舉個例子。你現在告訴自己,為了減肥從明天起不吃晚飯。你可以體會一下你現在的感覺。你覺得這并不難,自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為現在的你并不餓,況且計劃明天才開始,此時的你并不需要做什么。這下你發(fā)現問題出在哪里了吧?

我們通常是在大腦中評估行動計劃的,而不是通過實踐去衡量堅持某種行動到底有多難。我們從一開始就已經錯了,因為錯誤地使用了“評估人”的身份。而執(zhí)行計劃是需要身體力行的,但我們卻用假設來評估自己的意志力是否夠用。

當我們想要達成一個目標、滿足一個愿望時,我們是處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狀態(tài),覺得為了實現目標,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這樣一來,我們高估自己的執(zhí)行力和意志力,就不奇怪了。

第三個錯誤是,我們制定目標時,會更加關注超出個人能力之外的事情,而對力所能及的事情多有忽略。

如果你在將目標付諸行動時,更多的感受是無力和迷茫,那么,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在制定目標時的關注點是錯誤的。

美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提出了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概念,這能大致判斷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每個人都有格外關注的問題,比如健康、子女、事業(yè)、工作、國債或核戰(zhàn)爭等,這些都可以被歸入‘關注圈’,以區(qū)別于自己沒有興趣或不愿理會的事物。關注圈內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則超出個人能力范圍,前者可以被圈成一個較小的‘影響圈’。觀察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集中于哪個圈,就可以判斷他是否積極主動。積極主動的人專注于‘影響圈’,他們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們的能量是積極的,能夠使影響圈不斷擴大。反之,消極被動的人則全神貫注于‘關注圈’,緊盯他人弱點、環(huán)境問題以及超出個人能力范圍的事不放,結果越來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當作受害者,并不斷為自己的消極行為尋找借口。”[2]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曾經在《開講啦》節(jié)目中分享過自己小時候應對校園暴力的經歷。

李稻葵說,上小學一年級時,第一天上學就在操場上被一個同學給拽掉了褲子,惹得其他同學哈哈大笑,從此經常有同學欺負他。為了不再受欺負,小小年紀的他決定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將褲子扎緊,這樣其他同學就不能再輕易拽掉他的褲子了,他將其稱為保住底線。第二件事情是打不贏要先學會跑,每次放學他都會立刻跑出教室。第三件事情是觀察別人怎么打架。

過了一段時間后,因為他經常跑步,身體變強壯了。有一次,又有幾個同學想要欺負他,他在教室里奮起反抗,狠狠教訓了他們,從此他再也沒有被欺負過。

這就是典型的遇到問題后,不去擔憂和試圖改變外界環(huán)境,而是從自身的影響圈入手,將問題有效解決的案例。

可是,如果李稻葵不這樣做,而是選擇依靠老師來教育那些欺負他的同學或是讓父母給他換所學校呢?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即便這些方法奏效,也未必能將問題真正解決掉,他遲早要重新面對。

因此,我們在制定目標時也要這樣。要從個人的影響圈出發(f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影響圈不斷擴大,而不是寄希望于通過一己之力,去解決自己無法掌控的關注圈中的問題,那樣只能徒增煩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集安市| 怀宁县| 岳阳市| 陈巴尔虎旗| 聂拉木县| 卢氏县| 天峻县| 宁国市| 建瓯市| 卓资县| 如东县| 行唐县| 香港| 大丰市| 义乌市| 霞浦县| 江西省| 通河县| 集贤县| 关岭| 宁远县| 尉氏县| 海门市| 望谟县| 南部县| 鄂州市| 定襄县| 闵行区| 东方市| 乌拉特前旗| 北票市| 泰和县| 佛坪县| 咸阳市| 塔河县| 梁山县| 象州县| 青海省| 新密市|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