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學論文與社會調查報告寫作指導與范例
- 陳晉勝 李麒 周子良 史鳳林
- 3521字
- 2020-11-14 18:16:07
第二節 形式規范
這里的“形式規范”,是指作為一篇法學論文應該在形式上遵循最基本的規范。這是法學論文之所以“像”一篇“法學論文”的基本要求。那么,法學論文應該有哪些形式上的基本規范呢?一般來說,任何一篇論文都必須具有規范的字體、字號和字數以及注釋、參考文獻、論文的編輯、排版等形式問題。一言以蔽之,這就是論文的格式問題。
論文格式是一篇學術論文的外在形象,可以說一篇學術論文的“外在美”往往取決于論文格式的設計及其要求。論文的主導者諸如各種期刊、各種學位論文所在單位,均會根據自身特殊性設計出適合自身特點的論文格式。筆者以己之見,就如下論文的格式問題即論文的形式規范發表一些拙見。
一、論文的字體、字號和字數等形式問題
一篇論文的字體和字號可以多種多樣。但鑒于學術論文的嚴肅性,在論文字體、字號、字色和字間距等形式規范方面要做到:一是選用字體、字號、字色和字間距時應該考慮給人一種“肅穆”的體悟感。一般來說,論文題目的字體要嚴肅、莊重,論文題目的字號應該是整篇論文中的“老大”,論文題目的字色應該要加重,論文題目的字間距應該適眼。二是選用字體、字號、字色和字間距時應該考慮給人一種“統一”的視覺感。一般來說,屬于同一類標題的字體、字號、字色和字間距應該符合“同樣性”要求。三是選用字體、字號、字色和字間距時應該考慮給人一種“區別”的層次感。這個“層次感”是從上往下遞減的,諸如字體由重變輕、字號由大變小、字色由濃變淡、字間距由寬變窄。四是選用字體、字號、字色和字間距時應該考慮給人一種“普適”的大眾感。這里主要是指論文的正文、參考文獻、注釋、附錄等篇幅長、體量大、字數多的一類文字。
一篇論文的字數是可以有多有少的。但論文的字數多與少也有兩個形式問題需要引起注意。一是整篇論文的字數在布局上應該有形式要求。也就是說,論文有幾大塊,各塊的字數在合成的論文中應該是大體平衡的。不能出現“頭重腳輕”“小頭大肚”“腰長腿短”等不協調之情形。二是一篇好的論文往往也具有“形體美”。論文“形體美”反映在論文字數上就是論文字數在論文結構中的基本占位要合理,或者說在論文各部分中的“體量”要適當,要給人一種“結構美”。這個問題說到底,也要看作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對知識的統籌能力以及自身的(對文字、對語句、對段落的)調兵遣將、謀篇布局能力。
二、論文的注釋、參考文獻等形式問題
一篇論文的注釋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首先應該知道,注釋有如下兩種基本類型:一是出處類注釋,即指作者引用的該段話語或者該段語義是出自哪一種載體,應該注釋清楚。一般來說,如果引用的是該段話語則直接載明出處的載體;如果引用的是該段語義則前綴“參見”或“參考”后再載明出處的載體。二是說明類注釋,即指作者在正文中引用了某個流行語或某個故事,但感覺對讀者來說需要進一步講清楚可又認為沒有必要在正文中述及,便借助注釋予以說明。其次應該知道,注釋出處的載體時應該堅持“全文統一”原則,即按照論文的主導者諸如各種期刊、各種學位論文所在單位的形式規范要求載明出處的文獻載體。一般來說,作者姓名、文獻載體的名稱必須寫明,若是著作類文獻則需載明出版社、出版年份、引用部分的頁碼。若是期刊類文獻則需載明期刊名稱、發行年、期。若是報紙類文獻則需載明報紙的發行年、月、日以及文獻所在版面。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一是參考文獻按照類別劃分,一般分有著作類、論文類等,也有分為中文類、外文類等。作者可根據論文的主導者諸如各種期刊、各種學位論文所在單位的格式要求和參考文獻的體量大小劃分類別。二是參考文獻按照時序劃分。三是參考文獻按照論文使用(引用)順序劃分。
三、論文的編輯、排版等形式問題
論文的編輯、排版等形式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將論文標題排置于頁末行。既有將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排置于頁末行的,也有將一級標題、二級標題或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排置于頁末行的,還有將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排置于頁末行等多種情形,這些都是不可以的。二是將論文的標點符號(多是句號)、雙引號或者單引號的后引號、括號的后引號、注釋序號等排置于段末行或者行首。這種情形是指將論文的標點符號(多是句號)、雙引或者單引的后引號、括號的后引號、注釋序號獨立地排置于段末的單獨一行或者行首。三是將論文不足一行的一兩個文字排置于下頁的頁首行。這種情形主要是指將論文的不足一行的一兩個文字排置于下頁(全文末頁或者全章、全節末頁)的頁首行,讓其成為獨立地排置于末頁的單獨一行。
四、論文形式規范的一則撰寫示例
論文的寫作過程應包括以下步驟:收集資料、擬訂論文提綱、起草、修改、定稿等。各個步驟具體做法如下:
(一)收集資料
資料是撰寫論文的基礎。收集資料的途徑主要有:通過實地調查、社會實踐或實習等渠道獲得,從校內外圖書館、資料室已有的資料中查找。
(二)擬訂論文提綱
擬訂論文提綱是作者動筆行文前的必要準備,要根據論文主題的需要擬訂該文結構框架和體系。我們在起草論文提綱后,可請指導教師審閱修改。
(三)起草
論文提綱確定后,可以動手撰寫論文的初稿。在起草時應盡量做到綱舉目張、順理成章、詳略得當、井然有序。
(四)修改、定稿
論文初稿寫完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點或錯誤,因此應反復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五)論文的寫作細則
1.書寫。論文可手寫或用計算機打印。用計算機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紙。版式要求如下:目錄(“二號”“黑體”居中)內容(“小四號”“宋體”),標題(“小二”“華文中宋”或“黑體”“加粗”居中),學院及作者名稱(“五號”“宋體”居中,學院名稱與作者名稱之間應空兩格),摘要(“小四號”“黑體”“加粗”):內容(“小四號”“楷體”),關鍵詞(“小四號”“黑體”“加粗”),正文內容(“小四號”“宋體”),1.5倍行距,正文部分一級目錄用小四號黑體,參考文獻用小四號宋體。論文中漢字必須使用國家正式公布過的規范字。頁邊距:上3.0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設計頁眉、頁腳、頁碼。
2.標點符號。論文中的標點符號應按照機關規范準確使用。
3.名詞、名稱。科學技術名詞術語采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詞或國家標準、部標準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名稱有爭議的名詞術語,可采用慣用的名稱。使用外文縮寫代替某一名詞術語時,首次出現時應在括號內注明全稱。外國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則書寫。一般很熟知的外國人名(如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馬克思等)應按通常標準譯法寫譯名。
4.量和單位。論文中的量和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3100~3102-93,它是以國際單位制(SI)為基礎的。非物理量的單位,如件、臺、人、元等,可用漢字與符號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如件/臺、元/km。
5.數字。論文中的測量、統計數據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在敘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數字。
6.標題層次。論文的全部標題層次應統一、有條不紊,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采用統一的表示體例,正文中各級標題下的內容應同各自的標題對應,不應有與標題無關的內容。
章節編號方法應采用分級阿拉伯數字編號方法,第一級為“1”“2”“3”等,第二級為“2.1”“2.2”“2.3”等,第三級為“2.2.1”“2.2.2”“2.2.3”等,但分級阿拉伯數字的編號一般不超過四級,兩級之間用下角圓點隔開,每一級的末尾不加標點 。
7.注釋。論文中有個別名詞或情況需要解釋時可加注說明,注釋可用頁末注(將注文放在加注頁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夾在正文中的注)。注釋只限于寫在注釋符號出現的同頁,不得隔頁。
公式應居中書寫,公式的編號用圓括號括起放在公式右邊行末,公式與編號之間不加虛線。引用文獻標注應在引用處正文右上角用〔〕和參考文獻編號表明,字體用五號字。
9.表格。每個表格應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應寫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書寫表題。表格允許下頁續寫,續寫時表題可省略,但表頭應重復寫,并在右上方寫“續表××”。
10.插圖。文中的插圖必須精心制作,線條要勻稱,圖面要整潔美觀;插圖6幅以內,用計算機繪制;若為照片,應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 :1為宜。插圖一律插入正文的相應位置,并寫明圖序、圖題,每幅插圖應有圖序和圖題,圖序和圖題應放在圖位下方居中處,圖序和圖題一般用五號字。
1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要按國家標準GB7714-87的規定。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的先后,從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碼宜用方括號括起,不用圓括號括起,且在文中引用處用右上角標注明,要求各項內容齊全。文獻作者不超過3位時,全部列出;超過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外國人的名字部分用縮寫,并用“.”表示省略。
全文行距為1.5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