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瓊樓玉宇
- 北風落
- 南樓空
- 3236字
- 2020-11-01 10:01:54
眾人散去后,寧衷復又對冉慕因道:“侯爺請坐。”
冉慕因向寧衷一欠身,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寧衷于主位坐定,紫琴依舊立在其旁。只見寧衷舉起茶盞,向冉慕因道:“侯爺,寧衷再敬一杯。”
冉慕因舉起酒杯,謙恭道:“殿下,有事盡管吩咐,臣無不遵命,切莫再折煞老夫了!”
寧衷聽得這話,心中生出幾分不悅,本想自己推心置腹,應該也可以換得這冉慕因真心輔助。不曾想這老滑頭像個泥鰍,只有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語。寧衷心念一轉,便道:“侯爺,北地戰事,來日再向你好生請教。我從奉城出發之前,母妃讓我給侯爺帶了一件禮物。”說時,便向紫琴使了個眼色。紫琴會意,退了下去。
冉慕因一聽,頓生疑惑,厲皇妃深居宮中,如何對他一個邊地降臣如此上心?怕這只是寧衷的托詞了。只是他一個皇子要送我禮物?莫不是這是在挖苦我不曾為他好好接風?一想,這也不對啊。寧衷住驛站,是成武皇帝的旨意,料他也不敢違拗,自己早已經將驛站修葺一新,日常用度也不見吝嗇,驛館中金銀珠寶、胡姬美人都已安排妥當,他一個不受寵的皇子,窮日子過慣了,見了這些哪兒還有嫌棄的道理。
正想時,冉慕因只見紫琴已經托著個托盤上來了。托盤之上放著一物,高約一尺,為紅布所蓋,冉慕因一時難以猜著是何物。
紫琴將托盤放置在了冉慕因面前的幾案上,寧衷伸手一指,道:“侯爺,請過目。”
冉慕因道了聲“是”,便上前打開了盤中紅布,登時一件精美的宮殿型玉器映入眼簾,以前是越廓左祿親王的冉慕因,自認多年來也見過不少好東西了,然而此刻仍然被這托盤中的玉器驚艷了。冉慕因不由自主湊近了細細端詳。只見那玉制宮殿雕工精美,屋基為墨綠色,宮殿主體呈翠綠色,屋頂卻是鵝黃色。此時雖然天色已暗,但燭火照耀之下,尤能見其與眾不同,斗拱飛檐雕刻虎虎生威,屋頂的龍、鳳、獅、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等十大神獸栩栩如生;雕梁畫棟色彩斑斕卻不俗氣,宮殿內部臺階上雕刻有一老翁撫琴,堂下一美人偏偏起舞以和。寧衷見冉慕因嘖嘖稱奇,緩緩道:“侯爺,這是先祖獲賜云閣十二寶中的一件,根據記載,其原石是昆岡出產的千年難得一遇的三色玉,前朝雕刻大師劉燮州歷時十年雕刻而成,侯爺看以為如何?”
聽到寧衷在詢問,冉慕因回過神來,道:“精美絕倫!精美絕倫啊!早先便聽說前朝皇室歷時百年,挑選打造了天下最美的六件金器、六件玉器,成就‘云閣十二寶’。前朝滅國后,云閣十二寶被我大僉高祖皇帝賜予功臣,輾轉多年,不知所蹤。竟不想是皇子母家獲此至寶。臣有生之年能見得這其中一件,也是天大的幸事了!”
寧衷道:“侯爺所言非虛。想我母家厲氏為大僉立下汗馬功勞,后蒙不白之冤,家道中落至今,如今也只有這云閣之寶才能映照昔日的輝煌,殊為可嘆!”
“殿下切勿妄自菲薄,自古窮通有定、富貴在天,厲氏延續至今,有殿下少年英武,正是中興之際。”
寧衷道:“多勞侯爺寬慰,寧衷年歲尚淺,閱歷有限,不曾見過什么好東西,只覺得這瓊樓玉宇確是精美,至于具體怎樣,還望侯爺品鑒。
冉慕因聽聞此語,起身去一旁燭臺上取下一支蠟燭,細細看這寶物。寧衷見此情形,便道:“侯爺剛剛道出了這瓊樓玉宇的來歷,不知是否知道關于瓊樓玉宇的傳說?”
冉慕因聽他如此講,便道:“殿下,關于傳說,臣確實未曾聽過,還請殿下賜教。”
寧衷微微一笑,道:“根據傳說,前朝第五位皇帝晉德宗一生有三十多個兒子,卻只有一個女兒,這位小公主深得德宗皇帝喜愛,長到五歲之時卻突然得了怪疾,人雖清醒,卻已經失去五識,宮中太醫束手無策。晉德宗于是傳文四海,只要能治公主之病者,任何條件皆可以滿足。后來有個乞者揭下皇榜,自言有寶物進獻,可為公主治病。晉德宗急召其進宮,乞者獻上了昆岡三色玉原石,果然小公主之病不治而愈。晉德宗大悅,問乞者要何賞賜,乞者說自己與小公主本是命定夫妻,要娶公主為妻。”
說著,寧衷舉起茶盞,冉慕因也舉起酒杯,相互致意。各自飲了一口,寧衷接著道:“那晉德宗問乞者年齡,彼時已屆花甲,要將自己五歲嬌兒嫁與這樣一個人,晉德宗哪里舍得,便一時想反悔,卻又無法自食其言。便以小公祖年齡太小為由,說此時不可婚配。那乞者只道:三色玉原石雖可保公主一時無虞,但因未曾雕琢成器,久而久之也會失去靈性,最終成為一塊普通的石頭。乞者說,可保公主永久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請名匠將此玉原石雕刻成一座宮殿,這樣小公主只需藏一魂入殿,便邪祟難侵了。而乞者一算,玉原石雕刻成器,需要十年光陰,便向晉德宗奏道,十年之后,公主及笄,玉石成器,他便會回來迎娶公主。晉德宗心想何不允他十年光陰,到那時乞者是否活著尚且不知,天下人亦都忘了這事,再來處理不遲,便答應了乞者。乞者聽聞,十分高興,仰天大笑,揚長而去。晉德宗不敢怠慢,請到雕刻名匠劉燮州,劉燮州本已封刀多年,但見三色玉原石,知這是千年不遇的奇石,仰天痛哭,再次動刀雕刻。劉燮州深怕自己傷了玉石靈性,取出了祖上留下的,那把同樣具有靈性的隕鐵刻刀,日日以血養刀,以刀刻玉。五歲的小公主自從病中恢復,神思清明,聽得乞者之事,便已暗下決心,此生非乞者不嫁,每日除了陪陪晉德宗,剩下的時間全部守在了三色玉原石旁邊,或讀書、或練琴、或習舞,總之要陪著劉燮州一刀刀將原石刻成玉器。十年光陰恍惚即過,當劉燮州最后一刀刻下,瓊樓玉宇完成之際,天際電閃雷鳴,俄而晴空萬里,竟然現出龍鳳齊飛之象。劉燮州此時已氣空力盡,他看了看自己那把已經已經被磨得只剩手柄的隕鐵刻刀,又看了看已雕刻完成的瓊樓玉宇,含笑倒落大殿,再沒有能醒來。小公主似乎感應到這一切都是命中所定,仿若什么也沒有發生一般,在大殿中偏偏起舞。晉德宗尚且還沉溺在瓊樓玉宇的美輪美奐之中,兀自狂笑。就在此時,大殿內走近一人,背負古琴,一身素服,皓首仙顏,雖然已經離之前乞者的形象相去甚遠,但猶然可見確是當年的乞者無疑。這老者進入殿中,公主也停下舞步,二人互相行禮,互道聲夫君、娘子,而后老者取下古琴,一曲奏響,公主便隨之起舞,相視之間,脈脈含情。晉德宗見狀,知是先前的乞者來了,哪里肯兌現諾言,急呼侍衛進殿,要擒殺此人。誰知侍衛進殿后,聽得琴音、見得舞姿,竟一時神魂顛倒,陶醉其中。晉德宗見狀,甚為驚恐,癱坐于皇位之上。一曲奏罷,老者收好古琴,與公主一同上前,跪于晉德宗之前,行三拜大禮,道:‘陛下,我與公主本是前世命定夫妻,她因病夭折,我為守護前世記憶,不敢往生,只得苦苦修煉。而今終于待到我們度過死劫,再得重逢。陛下生養愛妻十五載,余感激不盡。’說著老者與公主又行一禮,而后雙雙起身,執手相視,莞爾一笑,化成兩道輕煙飛入瓊樓玉宇之中,最終變成了那殿中坐著彈琴的老者和堂下起舞的美人。”
寧衷講時,不禁動情,冉慕因武將出生,雖說粗中有細,但畢竟也是經歷了風霜之人,這些兒女之情如何可以輕易動容。但他見寧衷心有唏噓,也故作感慨道:“好一個癡心相守的故事啊!臣竟不知這瓊樓玉宇中還有這樣一段姻緣!”
寧衷聞冉慕因提到了姻緣,想是時機成熟,便指向托盤中的瓊樓玉宇,對冉慕因道:“侯爺,寧衷知侯爺家有千金,這瓊樓玉宇正可作藏金之用,不知侯爺意下如何?”
冉慕因聽聞寧衷轉了話題,將心思動到了冉湘身上,剛才那一點感慨也頃刻消失,裝作糊涂道:“殿下言重了,臣一介降臣,蒙圣上多有賞賜,亦不敢有千金之數。更何況,這瓊樓玉宇屬云閣十二寶之一,舉世罕見,價值連城,又是厲氏先祖留給殿下的記憶,冉慕因哪兒敢僭越占為己有,還請皇子三思。”
寧衷見他不接招,知道再往下談也是無果,一想畢竟來日方長,何必急在今日,便道:“其余的且不論,臨行之際,母妃千萬叮囑,此瓊樓玉宇務必送給侯爺。一點心意,萬望侯爺勿再推遲了。”
冉慕因見寧衷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也不好在強求,便道:“殿下既如此誠懇,臣也不敢再推辭。那此物權且由我保管,他日若有需要,殿下盡管吩咐取回便是。”
寧衷見冉慕因已然同意收下,心中頓時安定了一下,他知再談冉湘之事已然不當,更何況剛剛見了這女子,到底只似驚鴻一瞥,他日定然還有更多機會。于是心念一轉,想何不趁此機會,將召州和越廓的情況與冉慕因探討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