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風波微起(下)
書名: 三里清風三尺劍作者名: 松香入墨本章字數: 2290字更新時間: 2020-11-01 09:39:48
二人再拆數十招,陸云川心想:“師兄受權勢之毒,才對我如此,我切不可不念舊情,如此對師兄。”于是蕩起一劍,先將他方師兄逼開,借機說道:“方師兄,你我所練乃是一道劍法,我功力雖不如你,但再這般打下去,半日也未必能分出勝負,徒自傷了和氣。”
姓方的漢子喝道:“今日你我已然刀兵相見,何來和氣一說?快快了斷!”說著又是揮劍砍來。陸云川防得幾劍,又道:“師兄,當日同窗照顧之情,數十年來兄弟不曾或望,今日實不愿再跟師兄動手了。師兄信不過我,要取我性命,我陸云川也不是什么貪生怕死之人,今日便將這條命交與師兄便是了。”說完向后一躍,已至枯井邊上,還劍入鞘,閉上雙目。
忽一時只覺胸口奇寒側骨,睜眼來看時,已是血涌如柱,他方師兄的劍早已刺進了他胸口。
姓方的臉上陡現異色,望著陸云川道:“你……果真不還手?”陸云川緩緩說道:“權勢雖也迷人,還盼師兄早日知返,做兄弟的先去了……”說完低垂了頭,已是魂歸天際。
那姓方的漢子拔出劍來,心中隱隱作痛,暗道:“陸師弟果然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他待我如此情義,我應當將他厚葬了……”正想著,忽又將心一橫,道:“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如今我若將他好生葬了,免不得夜長夢多,若是他日為慕容師兄發現,豈不是前功盡棄?”如此說著,看了看陸云川尸體旁的一口枯井,心中一狠,提起陸云川的尸體來,連人帶劍一齊投了下去。
他四下尋來適才斗劍時掉落的樹葉來,打掃了血跡,將樹葉也盡數拋入枯井中。正待轉身要走,兀自覺得不妥,又將劍作鋤頭,捥起泥土來,直將枯井填平,方才安心。
如此忙活了大半日,兼又心虛,雖是內力充沛,額頭汗水卻也不禁涔涔而下。他四下巡視一時,不見有人,心想:“我若再往西去尋尹先生,只恐別人起疑,問將起來,我著實不知如何對答。”其時四下里根本沒人不說,就算他往西去真遇見了人,難道就真會來問他個殺害同門的罪究竟不成?只是他此時戕害同門心虛,才不禁胡思亂想。
他在枯井邊上盤桓一時,卻不知該往何處而去方妥。忽地覺得,唯有往東,尋著師門的方向歸去,或能心中稍安,便是遇到師兄弟,也好說成是“陸師弟在道遇害,我慌忙回來向師兄弟求援。”
心中思定,便往東去。走出不足一里,忽聽得有青澀的談話之聲,那聲音中夾雜幾分稚氣,想是說話之人年紀尚小。他正要避開,卻見腳下是一條單行小路,兩旁又是些淺矮灌木,實在無處藏身。正當苦思不得良計之時,只見前方道路拐彎處已轉出三人來。兩男一女,均不過十五左右年紀,他心下稍定。埋低了頭,往前走著。他一個武學大家,與三個不成事的青年小子、丫頭擦肩而過竟不禁心中惴惴,真也可笑。
原來這三人正是江風一行人,三人在面館中吃完了面便撿西而行,要去昆侖派拜師學藝。今日遇見的江湖中人也著實不少,況且面館之中因香兒和石頭一時少年不羈的言語竟險些惹來殺身之禍,此時各自心中猶有余悸。見到這姓方的大漢,手中還握著劍,避之唯恐不及,哪里還敢瞎三話四?三人讓在道旁,任他匆匆去了,這才繼續趕路。
三里村地處川渝之間,其地遠距昆侖山數百里,石頭昔日說的百十里路程,確是不實之言了。好在三人身上幾無他物,輕裝快行,饒是如此,也足足花了四十多日才到得昆侖山。一路上少不得風餐露宿,江風雖從小于私塾念書,卻也不是養尊處優之輩,更兼近日來斗經變故,這點苦頭還是受得下來,石頭和香兒自不必說,更是如家常便飯一般。
心有所往,縱然腳畔景色如畫,又怎入得眼簾?四十余日路程,彈指即過,三人終于來到昆侖山畔。放眼望去,只見群山起伏,浩浩蕩蕩,如拔地而起,亦如凌空而下,雪峰高聳,莽莽蒼蒼,冰川縱橫,巍峨神奇,如擎天之柱,亦如破穹之矢。三人見之不由得胸懷大暢,寥抒胸襟,又言即昆侖派之所在。江風道:“今日昆侖派雖不在我大宋境內,但其立派已有數百年,自有其興存之道。昔日鼎盛之時,其派內弟子絕不會少于數百人。似這般高聳冰峰,其景固然可歌可嘆,但畢竟不是人居之地,想來昆侖派必不會建于這些冰峰之間。”
石頭和香兒點頭稱是。江風四處望去,只見西北有一山,山頂積雪未消,山間卻郁郁蔥蔥。中國之西,植被雖不比東南一帶高深茂密,但也別有一番景象,只見那山如著裙衫,蔥綠齊腰,江風想來昆侖派必是建于那山之上了。
與石頭和香兒商量既定,快步而往。三人正值青春,步伐輕捷,不幾時,便至山腰。這才見得這山如給人削去半山一般,山腰之間竟是偌大一平原,有水有湖,有木有亭,當真是鬼斧神工。江風喜不自勝,道:“錯不了,昆侖派必定在這里了。”
石頭和香兒先是看腳下之路,乃是一塊塊石板鋪砌而成,又抬頭望去,只見前方零星點點,有亭立于湖畔,心中也是倍感歡暢。
三人沿著石板路,再走幾時,轉過幾個彎,終于來帶一座道觀前。那偌大道觀傍山而立,道觀之后散落著不少建筑,皆是紅木青瓦,頗具中原風格。江風心中稍有不解,西域建筑,怎會是如此風情?稍加思索,恍然明了,尋思:“是了,昆侖派是名震江湖的一個大派,時至今日仍受盡江湖中人人敬仰。這些建筑自是凝聚了不少我中原前輩的血與汗,縱然今日它已不在我大宋疆內,但其風格必也是自承一脈。”
他想明白此節,迫不及待又進去瞧瞧爹爹和蕭伯伯的師門到底是怎樣一番光景。于是當先而行,石頭和香兒也跟在后面,走過幾步,只見道旁一光滑巨石,上書三個金光大字“昆侖派”。
江風見之心潮澎湃,腳下步伐更快了。石頭和香兒雖不急切入派學武,但見江風如此快步而行,知他必是向往已久,當下便不叫住他,二人小跑跟上。
再走得幾十步,終于來到那道觀的大門前,門高三丈,闊七尺,朱紅油漆閃閃發亮,大門上方是一塊巨大牌匾,匾上有黑墨所書“三清觀”三個大字,端地氣派非凡。江風駐足門下,卻不敲門,只呆呆的望著那三個大字,早已神游太虛,出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