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趙王被貶
- 娥姁傳
- 周虹
- 2144字
- 2020-10-31 23:30:00
第150章:趙王被貶
一月后,張敖和魯元被釋放了。
劉季查無實證,只能殺了貫高等人,把張敖夫婦放出了牢獄。一心想要剪除異姓王的他,借此機會,直接除掉了張敖趙王的封號,把他貶為宣平侯。
娥姁見到劉樂夫婦時,既高興,又難過。
高興的是,不管怎么樣,總算是保住了兩個孩子的命。難過的是,劉季在剪除異姓王時,竟然先拿自己女婿開刀。這種狠辣和無情,早已經不是中陽里那個無賴匹夫的行徑,而是手握皇權的帝王之舉。
劉季變了,已經徹底變了。
他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她娥姁以及她的孩子們。
饒是這樣,娥姁還是心存感激之念。
她慶幸兩個孩子能活著回來,讓她還有機會見見。
張嫣看到爹娘時,興奮得眼淚婆娑。
她摟著劉樂的脖子,含著眼淚微笑,“娘,你和爹終于回來了。這一次,你們再也不要離開嫣兒了。嫣兒特別怕,怕皇祖父殺了你們,怕我和弟弟沒有了爹娘。”
劉樂抱著張堰,又摟著嫣兒,淚水婆娑,“嫣兒放心,娘再也不開你們姐弟倆了。娘要一直守著你們姐弟倆,親眼看著嫣兒嫁人,看著你弟弟娶媳婦……”瞧了瞧張敖,詢問,“趙國,咱們是回不去了。張敖,咱們是留在長安呢,還是去封地宣平?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享福也好,受罪也罷,我們都要在一起。”
張敖經此一劫,心有戚戚然。
他沖著娥姁躬身施禮,恭恭敬敬地回稟,“按理說,魯元剛回來,該多陪陪母后。可兒臣心里,著實想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去封地安穩度日。母后若肯放我們一家四口離開長安,兒臣一定會感激母后一輩子。”
娥姁嘆息了一聲,苦笑,“既然你們想走,母后也就不留了。到了封地,好好過日子。若缺什么,只管來封家書。反是能備辦的,母后一準兒替你們備辦了送去。”
劉樂聞言,心有不舍,“母后無須擔心,兒臣是吃過苦的人,什么日子,都能過。宣平雖然偏僻,不富裕,好賴,也算是一方諸侯的封地,吃穿用度應該不會缺的。只要我們一家四口在一起,再艱難的日子,女兒也甘之如飴……”
娥姁點點頭,壓低聲音,“到了封地,記得多留心長安的動向。萬一,母后和你弟弟有難,你們夫婦千萬不能袖手旁觀。如果你們勢單力薄,記得,找沛縣老臣相幫。”見劉樂夫婦點點,遂又道,“嫣兒,一直住在宮里,吃不了長途跋涉的苦。再說,孤家也離不開她。你們走,把嫣兒給母后留下吧。不然的話,母后會想她的。”
劉樂眼中含淚,“母后既然疼嫣兒,那就讓她留下吧。”親吻一下張嫣額頭,叮囑,“嫣兒留在宮里,替娘陪陪你皇祖母。記得,聽皇祖母的話,別惹皇祖母生氣。”
張嫣舍不得父母,眼淚噼里啪啦地掉。
她抹了一把淚水,貼心地笑了笑,“娘放心吧。嫣兒一向都很乖,從來不惹皇祖母生氣的。嫣兒就是有些想爹和娘,想弟弟。有空,你們要來長安,看我和皇祖母,還有舅舅哦。”
在難分難舍的離別愁緒中,張敖帶著魯元母子走了。
這個風雨飄搖的長樂宮,暫時安靜了下來。
懸心了多日的娥姁,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風平浪靜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
不知不覺中,幾個月過去了。
這幾個月里,娥姁過得既慵懶,又憂心忡忡。眼下,宮中雖然無事,但娥姁心里,總感覺要出事似的。心里惶惶然不可終日,好像大禍臨頭一樣。
尤其是,她每每想到審食其,心里就越發的窒悶。想那個人,卻又不敢明目張膽地見那個人。除了去太上皇處探病,她似乎沒有召見審食其的理由。即便是偶然見了想見的那個人,除了心慌心悸到無法呼吸,她卻什么都不能說。
她只能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強行壓制著,不讓人看出半分來。
可又有誰知道,這些日子她是怎么熬過來的?
心口一陣陣疼,疼得象蟲子咬似的。
那個人的身影,時時刻刻在腦海里出現,就象夢靨似的,驅不走,攆不開。每每想到那個人,娥姁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遺憾的是,她連找個放聲一哭的地方都找不到。宮里人多眼雜,指不定誰是戚姬的細作,正等著揪她這個中宮皇后的把柄呢。
不能哭,只能象沒事人一樣熬著。
在煎熬中,新年過后,又到了元宵節。
這一日,宮中放煙火,所有主子奴才都聚在園子里看熱鬧。娥姁帶著一幫孩子到園子里時,審食其也陪著太上皇來了。在光線幽暗的園子里,娥姁與審食其四目相對。兩人雖然什么都沒說,卻都在對方的眼眸中,看到了一絲幾不可見的情意。這一絲情意如同星星之火一樣,瞬間,在娥姁心里燎原。她瞧瞧手攬戚姬小蠻腰的劉季,看著他們兩個人恩愛的樣子,心里那份落寞和惆悵,如同這夜色一般鋪展開來。
劉季可以明目張膽地擁有后宮三千佳麗,且怡然自得。
她娥姁心里想想審食其,就覺得自己是個罪人似的,自己都有些鄙視自己不守婦道,不配為人妻為人母。總感覺她心里有了另外一個男人,好像玷污了劉家似的。
為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坐擁齊人之福?
為什么,女人連個知冷知熱的知己都不能擁有?
男人譴責女人不守婦道也就罷了,就連女人自己也覺得自己行為離譜,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看來,這幾千年的文明史,把女子的腦子都給洗了。男人拿她們不當人看,她們自己也就拿自己不當人看。
面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
這句在民間流傳多年的至理名言,不就是無視女人的尊嚴,把她們不當人看嗎?
她喜歡審食其,那又怎么啦?
別人怎么說她,都無所謂。
她自己如果也覺得自己不守婦道,也覺得自己玷污了劉家,那實在是太貶低自己了。
紅杏出墻也好,不守婦道也罷。
她娥姁再也不想過這種煎熬的日子,再也不想就這么壓抑自己的情感。找個合適的時機,她要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訴審食其。如果他愿意,就算一起下地獄,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