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嬰幼兒的管教:保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珍妮特:

你好!

我的問題涉及我那剛滿1歲的兒子。他極度好奇,對身邊的一切都忍不住想去碰一碰。我們總把決定權交給他自己,讓他覺得自己在嘗試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當然是安全地嘗試)始終是安全的,并且感到我們始終在背后支持他。

我是一名老師,我所在的學校很大程度上受瑞吉歐·艾米利亞(Reggio Emilia)和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的啟迪,我也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受到啟發(fā),在和孩子說話時,談他能夠做的事情,不談他不能做的事情,包括我們幾乎不使用“不”這個詞——即便使用,也是偶爾。此外,我還試著以一種中立的、一碗水端平的姿態(tài)跟他說話,通過做出評論而不是快速假設(如“你看起來很失敗。我可以幫你嗎?”等)來承認他的情緒,并且運用溫柔撫觸的力量。

最近,我聽到一些朋友談及管教孩子的問題,以及在這個年齡階段怎么管教的問題,我們的小家伙在試探我們,而我們絕不能支持任何“壞習慣”,比如大吼大叫/高聲說話、發(fā)牢騷、做我們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我知道,我們對孩子的反應,傳遞了強烈的信號。從個人的角度看,我發(fā)現,與朋友們相比,我給兒子設定的界限與限制少之又少。有些事情,只要看起來在身體上和社交上/情緒上是安全的,我都允許他去嘗試,并且觀察是什么吸引他的興趣。他對所有事情都感到好奇,渴望去與外界接觸并探索。

你對管教幼年學步兒童有什么想法?

謝謝你!

德娜


德娜的信清晰地描述了她的孩子在情緒發(fā)育方面面臨的關鍵時刻,同時這也是為父母和學步期兒童之間建立健康的、尊重的關系而奠定基礎的關鍵時刻。以下是我的回復。

親愛的德娜:

聽起來,你的直覺、經驗和所受的教育幫助你與孩子之間建立了非常積極的關系。你顯然十分贊賞他,為他感到自豪,把他視為一個能干的人,而且的確以那種方式來對待他。你做到了以下幾點,便是上面這些的明證。

(1)在他感到失敗時保持平靜和中立;

(2)告訴他你們允許他做什么,而不是經常說“不”這個字眼;

(3)承認他的感受和觀點,即使當它們與你們的不一致,或者與規(guī)則相沖突;

(4)保證他的安全,同時小心翼翼地不傷害他的好奇心。

在與孩子建立信任與尊重的關系方面,你正處在正確的軌道上,這種關系將把管教融入你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其中一個有機的、直觀的、不太令人困惑的部分。

我同意你朋友的說法,年幼的學步兒童確實需要行為界限,但我們確定這些界限并對孩子們(為試探界限而產生的健康的沖動)的方法做出反應,有著重要的區(qū)別。正如你所說,我們的響應方式傳遞著強烈的信號。我們與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種學習體驗,而那正是我推薦你采用尊重的“人與人”交談方法的原因。

以下是我關于幼年學步兒童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建議。由于你提出了“大吼大叫/高聲說話和發(fā)牢騷”,我將把這些行為當作實例。

我們的需要同樣重要。養(yǎng)育涉及與另一個人建立一種關系。我們在養(yǎng)育孩子時,做出了許多值得的犧牲,但最好是讓孩子幸福的同時,也不損害我們自己的所有需要,因為:①這會讓我們不幸福,并產生怨恨;②這無法引領我們的孩子以健康的態(tài)度來對待管教,或對人生寄予切合實際的期望。

首先以一種誠實的、尊重的方法來開始對孩子的管教,意味著在我們與嬰幼兒的關系之中,得擁有自己的空間。正如我們要了解孩子一樣,他們也需要了解我們,包括我們的喜好與厭惡、不能忍受的事情以及忍耐的底線。對于和孩子相互之間的不一致,我們需要適應,而嬰兒和學步期兒童表達他們不一致的方式是哭鬧或者亂發(fā)脾氣。

這樣的哭鬧,并不是我們必須放下手頭一切事情來處理的,或是由于痛苦、心煩或饑餓而導致的緊急的哭鬧,但去傾聽他們,也沒那么困難。要與孩子建立誠實的、平衡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的孩子需要較早地了解我們會怎樣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給他們需要的一切,但還要了解,他們不可能總能得到他們想要的……那就對了。

對我們有些人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早晨需要花幾分鐘個人的時間喝杯咖啡,迅速瀏覽一下當天的報紙,到洗手間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者花一點點時間到廚房里準備孩子和我們自己的早餐。然后,將我們與孩子達成的協議堅持到最后,這意味著讓孩子能夠表達他的感覺,在他表達的時候,我們平靜以對,并且予以承認。

“你對我在廚房里弄那么久感到心煩?!?/p>

“你不想我走。”

“我聽到你在叫我。五分鐘以后我就過來?!?/p>

“我知道你想爬到我身上來練習站立,但那讓我很煩。我想幫助你再坐下?!?/p>

如果是1歲零1個月的孩子哭哭啼啼地抱怨或大聲叫喊,你可以說:“太吵了。你在大吼大叫(以及哭哭啼啼抱怨,等等)的時候,我無法理解你的意思。是想讓我扶你起來嗎?我現在來不了,但我可以在這里陪你幾分鐘,我要把這些雜物收起來再說?!?/p>

如果是年齡稍大一點、精力更加旺盛的孩子,你可以說:“請用你正常的聲音跟我講話,那樣我才能聽得懂?!被蛘摺澳隳羌饨新曌屛业亩浒l(fā)麻。請你停下來,和我好好講話。告訴我你想要什么?!?/p>

這樣的話,我們并沒有忽略孩子的抱怨或尖叫,但我們也不去適應它。我們在引導著孩子,讓他盡可能明確和禮貌地告訴我們他需要什么,然后,讓他知道我們愿意做些什么,也明白我們能夠對他的需求做出反應。

清晰的期望。從一開始,我們的職責就是盡可能清晰且一致地表達我們的期望。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過幾天可預測的程式化的日子。每天反復做些相同的事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吃飯、睡覺和玩耍,并感到對他們的世界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孩子休息好了,吃好了,才更有可能服從我們的引導,不太可能感到不知所措和表現出不當行為。(通常,哭哭啼啼地抱怨或高聲尖叫等同于疲憊、饑餓或者過度激勵。)

直接的、坦誠的、第一人稱的溝通。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人來看待,要記住的一個好方法是用第一人稱和他說話。使用“我”和“你”,而不是用“媽媽”和“喬伊”這些稱謂,能夠神奇地使交談保持直接和坦誠。當我們平靜地對他說“我不希望你打我”,而不是說“媽媽不希望喬伊打她”“我們不能打人”或“我們不能大吼大叫”(同時,孩子可能在想,“嗯,我就是要!”)的時候,我們那正在蹣跚學步的孩子,便更容易理解我們的指令并做出反應。

不要“只說不”。當我們很少用“不”這個詞,并且用一句簡單的指導和簡略的解釋來替代它時(比如“請不要拍打那只小狗。那會弄疼它。你可以拍打這個充氣動物”“我不能讓你碰這根電線。它不安全。我來幫你解開它”,或者“我不希望你大吼大叫。這讓我的耳朵受不了,而且我也無法理解你的意思。請告訴我你想要什么”),孩子將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從而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們。此外,如果我們不是經常把“不”掛在嘴邊,孩子往往會更聽我們的。

指導不是噱頭。提供個人對個人的指導,意味著對噱頭、花招以及類似隔離處分等的懲罰說“不”。它意味著,對正在大吼大叫、牢騷抱怨(或者其他不當行為)的孩子,不要采用分散注意力或者沉默不語的方式來阻止他的行為,而是直接問他想要表達些什么,并且告訴他我們希望他怎么來表達。

我不建議對學步期兒童說一些行話,比如“內心的聲音”和“用你的話來講”。為什么?因為我們絕不會對另一位成年人說那些。(問我們自己,“我會不會以這種方式對待成年人”,是確保尊重孩子的一條好的評判標準。)倘若我們要掌控同伴的行為,我們既不會企圖收買他,也不會分散他的注意力。

把孩子當成正常人來看待,意味著當我們和他一起散步時,堅持要讓他握住我們的手,而不是松開手或讓我們去追他,同時也意味著要期望他坐下來吃東西,不亂扔食物。學步兒童確實能夠配合我們,但需要我們采用尊重的反饋、糾正和示范等方法,而不是運用哄騙、操縱或強迫等手段來教他們。

好奇心很寶貴,別傷害它。作為父母,當孩子突然間可以夠得著或者爬到某些“越過界限”的東西上時,我們的直覺是大喊:“哦,不,別爬了?!钡⒆拥哪芰γ刻於荚谔岣撸覀儾幌M约悍恋K他的這種提高。記得說,“哇,你現在可以爬到那里了!”或者“瞧瞧你找到的葉子”,然后再加上“但你碰(或者吃)這個并不安全,我會把它移開?!比绱艘粊恚愎膭詈⒆永^續(xù)遵循他內心健康的探索直覺。

繼續(xù)以孩子發(fā)出惱人的聲音為例。應對這一局面,可能意味著對孩子說(他經歷了發(fā)聲試驗的迷人階段)“你現在可以發(fā)出那種高聲啼叫的聲音了!哇,真響亮!”然后,你要就此打住,這是因為,倘若你說得太多或者試圖阻止年幼孩子制造噪音的熱情,可能會火上澆油,起反作用。有時候,我們需要控制自己,知道什么時候需要屏住呼吸、保持沉默,堅持下去。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溫暖的祝福

珍妮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双流县| 荥阳市| 曲沃县| 绥芬河市| 遂川县| 兰考县| 乐陵市| 兰溪市| 诏安县| 沈丘县| 台州市| 永安市| 天柱县| 莱芜市| 城步| 丹阳市| 重庆市| 宁陕县| 定结县| 高碑店市| 武宣县| 和平县| 高密市| 博湖县| 临沭县| 兴隆县| 呼图壁县| 容城县| 沙田区| 舟曲县| 南岸区| 克拉玛依市| 将乐县| 象山县| 扎赉特旗| 无极县| 汕头市| 平湖市| 东阿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