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盎然的春天染綠了每一個細胞,一只鳥兒站在生機盎然的枝頭悄悄地筑巢。一種無法言說的美妙在心頭飄繞,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在花間閃耀。春還大地一片綠濤,春給長河一串歡笑,春讓鮮花美麗嬌嬈,春使生命百媚千嬌。
商丘城內。
“報。”小吏來報。
“什么事?”宋桓公問。
“楚軍見四門洞開,已經撤兵離開。”小吏說。
一聽到楚軍撤兵,宋桓公癱坐在座位上。良久才說“命令士兵,加強城防。下去吧。”
“喏。”小吏躬身退下。
“通知齊國,楚國進攻宋國之事。”宋桓公疲憊的說。
風中還透著些許微涼,迎春花卻禁不住露出笑臉,一叢叢,一簇簇,大片大片的金黃肆意蔓延著。河水展現清澈的容顏,清亮的河面上,留著春風劃出的層層漣漪。河岸的楊柳綠了,柔軟嬌嫩,遠遠望去,是一抹淡淡如煙的綠。桃花開了,杏花紅了,海棠綻放了……花肥葉瘦,姹紫嫣紅。蜜蜂成群結隊的趕來,嗡嗡地鬧著,不時有蝴蝶飛來,揮動著美麗的翅膀,翩然起舞。
臨淄城中。
“報。”小吏來報。
“什么事?”齊桓公問。
“宋國使臣在宮外求見。”小吏說。
“快請。”齊桓公急忙說。
“喏。”小吏躬身退下。
不大的工夫,宋使來到大殿上,雙方見禮畢。
“貴使來我國有何貴干啊?”齊桓公問。
“齊君,楚國進軍我國,一直攻到我國國都。還望齊君為我國做主。”宋使說。
“貴使所說之事,寡人已經知曉了。貴使放心,寡人會給你一個答復的。貴使車馬勞頓,先去管驛歇息。”齊桓公說。
“喏。”宋使見任務完成,躬身而退。
待宋使走后,齊桓公問“諸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國君,現在北戎已經平定,狄人也也已經遠遁。楚國成為我國稱霸路上的唯一絆腳石,齊楚兩國必有一戰。現在我國民富國強,百姓忠君愛國思想高漲。反觀楚國,國內大饑,民不聊生。以有道伐無道,我軍必勝。國君,出兵吧。”成風義正辭嚴的說。
“主公,管子說得對。齊楚兩國必有一戰,主公出兵吧。”鮑叔牙說。
“主公,仲父、鮑子說得對。齊楚兩國必有一戰,主公出兵吧。”國懿仲說。
“主公,出兵吧。”眾人躬身說。
“喏。”齊桓公見眾人一心,滿意的答道。
“傳旨,命令魯、宋、陳、衛、鄭、許、曹七國三十日內,出兵會與商丘,伐楚。”齊桓公正色道。
齊桓公以王子成父為前軍;齊桓公、成風、國懿仲、隰朋等為中軍;高傒為后軍;賓胥無押運糧草和輜重。留下鮑叔牙監國,一行人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商丘而來。
萬物生長,春天給人們帶來希望,帶來了生機,帶來了遐想。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季節里,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在無限的期待中,長成我們心中的希望。讓春天的渴望,裝滿人生的細節,燦爛生命的旅程。
曲阜城中。
“報。”小吏來報。
“什么事?”魯僖公問。
“齊君令魯、宋、陳、衛、鄭、許、曹七國三十日出兵會與商丘共同伐楚。”小吏說。
“知道了,下去吧。”魯僖公說。
“喏。”小吏躬身退下。
“叔父,你看誰去合適?”魯僖公問道。
“主公初立,還是親自去比較好。”季友說。
魯僖公思考著季友的話,點頭說道“喏。寡人親自去。”
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齊桓公會同魯、宋、陳、衛、鄭、許、曹七國于商丘共同出兵伐楚。
斗章聽說齊桓公率領八國聯軍會與商丘,自詡不是對手,悄悄率軍回防楚國。
南宮適派斥候打探,確定楚人已撤走,率軍進駐宋楚邊境。
兩軍對圓,雙方一觸即發。
春天的雨,是生機勃勃的體現。“雨后春筍”,正是最好的證明。你瞧,春天里的一場雨后,山中的空氣特別清新,就連不愛出門的春筍也都探出了腦袋,鉆出了泥土,呼吸著新鮮空氣……多么的愜意!
宋國國都。
“國君,既然宋土已經恢復,可留下南宮適在此守衛。主公率大軍恢復蔡國,再和楚國決戰。”成風說。
“諸卿,認為如何?”齊桓公問。
“仲父,所言極是。”眾人齊聲說。
“喏。兵發蔡國。”齊桓公說。
齊桓公留下南宮適戍守宋境,聯軍以王子成父為前鋒,率領八國聯軍,浩浩蕩蕩的殺奔蔡國而來。
戍守蔡國的是楚將斗廉,斗廉素來悍勇,聞聽齊桓公率軍來攻,率軍開出城外列陣迎候。
那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著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兩軍對圓,楚將斗廉就來挑陣。
諸侯聯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一人主動出來請戰。場面很是尷尬。
“主公,我愿意迎戰楚將。”上官杰請纓道。
“喏。”見有人迎戰,齊桓公稍感欣慰。
“給壯士擊鼓。”齊桓公說。
“咚咚咚”
齊軍閃開一條路給上官杰戰車讓路。斗廉見有人迎戰,抖擻精神和上官杰戰在一起,雙方你來我往,不分勝負。
“楚人悍勇,果然名不虛傳。”齊桓公對成風說。
十余個回合后,上官杰賣個破綻,虛晃長戈,斗廉不知是計,挺戈便刺,上官杰輕輕閃避躲過,趁這機會,一戈刺出正中斗廉肩部,斗廉回車就走,楚兵見斗廉敗了,紛紛潰散。
斗廉也不進城,繞過城池率領著潰兵直奔楚境而走。齊桓公見狀,安排魯、宋兩個軍隊進城,指揮聯軍繼續殺向楚軍。聯軍一路掩殺,抵達楚國邊境,聯軍見楚境有楚軍重兵駐守,再加上楚軍嚴陣以待,防守嚴密。聯軍在一個叫作陘的地方才停下來。齊桓公吩咐安營扎寨,駐扎下來,與楚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