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留堂
- 大明青玉案
- 椒鹽傻蛋
- 2008字
- 2020-11-05 00:52:52
第七十五章 留堂
沈鷺質問道:“你從一開始就沒有把沈浪算進去吧?”
張四狗坦誠得說:“少男少女放河燈,哪里能讓第三人在場。”
“你一早就知道沈浪不會來?”
張四狗笑道:“你是個女子,原本就喜愛打扮。你在家里穿成這什么樣,家里人都不會覺得你是要偷偷跑出去。但沈浪不同,他是男子。這都黃昏了還穿金帶銀,顯然是要出去的,只要他家里有一個仆人看見了,那就等同于他家長看見了。他的長輩一定不會讓他穿成那樣在夜里出門的!”
沈鷺嘟著嘴說道:“好你個張四狗,居然把我們都算計了!”
張四狗笑道:“只是想與小姐私會,沒有別的意思。您也早一些進到家,讓家人見到你,省得他們擔心。”
沈鷺看了一眼小門,憂郁得說:“我回到家以后,怕是會被禁足……”
沈鷺好像一點也沒有怨恨張四狗的這種安排。
張四狗笑道:“不必擔心,你實話實說就是了,但不要提你所聽到的裴家的事情,只說你與沈浪一同來找我,要我帶你去青樓找那個風塵女子,但是沈浪沒來,風塵女子也沒有找著。你爹雖然會生氣,但是你娘卻不會。明日反正你也是會被禁足的,便說吹了夜風著涼了,裝一場病,你爹娘一心疼,這事也就過去了,反正也沒有出什么大事。”
沈鷺嘟著嘴氣道:“原來一早都想好說辭了!”
沈鷺轉過臉去,啪啪啪得猛敲著門,大聲得叫道:“快開門!我回來了!快開門!外面好像有不良之人跟隨!”
“不,不是,小姐,你不能這么說。”
沈鷺哪里理會這許多,還在叫聲叫著。
張四狗瞪著雙眼,聽到沈家后門之內有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只得撒腿就跑。
張四狗回到祠堂的時候并沒有誤了最后關門的時辰。
在祠堂仆役要關門的時候,他也正好趕到。
張四狗心中懷著一股幸福的心情在陌生的床上睡著了。
早課還是正常的上了,張四狗無心得聽著馮舜漁講課,腦海之中滿是昨天夜里與沈鷺手牽著手在溪邊放河燈的場景。
也正是因為這樣心不在焉被馮舜漁叫起來回答了兩回問題。
也好在張四狗原本的功課扎實,沒有聽馮舜漁講解自己便也知道一些,這才不至于挨打。
但馮舜漁還是看出了張四狗心思不在課上,因為張四狗所講的太過于淺顯,完全不是自己剛剛所講的那么有深度。
在早課過后,馮舜漁把張四狗留了堂。
馮舜漁坐在講臺一邊的交椅上看著身邊站立低頭的張四狗。
馮舜漁沒有再把之前課上的再講一便,而是甩出了一本書放在講桌之上。
張四狗看著厚厚的書發愣,不太明白馮舜漁的用意。
馮舜漁說道:“你聰明呀。無師自通,抽考你你都會,只是你會的還是太淺薄了一些。這樣可是做不得好文章的,經典是要一句一字的去解、去析,萬一科舉之時正好出在這一題上呢?”
張四狗應聲道:“先生所言甚是,是今日我失神了,請先生責罰。”
馮舜漁說道:“學甫把你送到我這里來,就是因為我教學嚴歷,他覺得你是那種必要定有嚴師才能有出息的人。但我卻不是這么認為,你自有天賦,是不必責打的。學甫說你知常人所不知道之博聞,可見一般呀。所以我并不打算罰打你。”
張四狗又應道:“非是先生失職,是學生頑劣,請先生責罰,否則不能安我愧心。”
馮舜漁笑道:“這等討便宜的話就別說了,那本書你拿去。”
“那是什么書?可是對學業有益?”張四狗沒有去翻書而是問著馮舜漁。
馮舜漁說道:“你不用人教的,道理你都懂,教多了只會讓你亂。這一本是福建建寧雙峰堂出的書,其實也不算是書,就是把我大明開國以來的科舉好文都收錄在了其中。我就是看著它考中的舉人。你拿去讀吧。”
張四狗苦著臉說道:“先生,學生經義未通還不善于寫文章,剛剛早課錯都在我……”
“我不是讓你認錯的,是真讓你去看去讀。里面我隨筆寫了一點點評,你多看看。這本書對別人或許不起什么作用,也就是考前看的范文而已。但對你來說就不一定了,你看過之后便能對經義更加了解。”
“學生以后必定認真聽您講解。”
馮舜漁笑道:“雖然我只教了你兩天書,但我還是有識人之明的。你的心思活份,是安不下心來讀書的,但你的天份極高,等看完了這本書,也就可以在考場上一試身手了。至于別的我卻是無能為力。”
張四狗連忙說道:“先生!我是真心來求學的!學生向您保證以后決不會再有其事!望先生海涵則個!”
馮舜漁笑道:“你誤會了,我不是不教你。是因你的天賦非授學可以求之。以后有經義上不懂的問題,即可拿來問我,我也必定為你解答。而且我能教給你的,也只有中秀才的本事,別的你還需另求名師,但那些也都是在你中了秀才以后的事情了。至于如何中秀才,呵呵,對別人來說很難,對你來說卻是極簡易的,等你看完了這本書,以你的資質高中不是問題。”
張四狗愣了一下。
馮舜漁又道:“沈家派人過來問我昨夜你可出門了,我已經盡實回答,怕是你的麻煩不小呀。我也不知道你還能在我這里讀多久的書,若是一章章的講解,就算是你認真得聽講,一課不落,到你離開一日怕都未必能聽得完,所以我也只能出此速才之事了。”
張四狗一下明白了馮舜漁的用意,他拱手說道:“先生放心,我這便去沈家謝罪!一定會將自己留在學堂,將您的一身學問都收入腹中,再傳場四海!”
馮舜漁哈哈笑了起來:“行了行了,少奉承了!拿去吧,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