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埋下禍根
- 侯門如此多嬌
- 君瀾
- 2186字
- 2020-11-04 17:49:09
第十八章 埋下禍根
“楊姨娘自是恩謝的,寧姐兒也親自出來謝過了,還說,侯爺前陣子才是為了太后壽宴壽禮的事兒奔波,今日又為了她們娘倆這等奴仆小事兒操勞,心里頭頗過意不去,提醒侯爺,最近雖然開了春,但是倒春寒,侯爺最喜歡在練武之后喝涼水,之后萬望注意了一些,切莫貪涼受了風寒。”孔伍一邊說,一邊看著謝威茶盞里的涼白開。
謝威頓住,看著手中的涼水,擱下茶盞,才是端起旁邊的熱茶抿了一口。
“她們沒有為我今日食言有怨言?”
“自然是沒有的,”孔伍道,“楊姨娘性子最是柔軟怯懦,自來都是逆來順受的。”
“呵,逆來順受的性格,能教出一個在宴席上出口做文章的女兒嗎?”謝威冷笑了一聲。
孔伍換了副說辭道:“侯爺說得是,只是,縱然心里頭有怨言,也不會在奴才面前說,奴才,自是不知道的。”
“罷了,”謝威知道自己也問不出來什么,隨口問了一句,“邱氏送去給后院子的,是兩個什么樣的丫鬟,查驗過了嗎?”
“一個,是新買來的丫鬟,叫做谷兒,十五歲,不過,自小有眼疾,牙婆便宜了賣過來的,另一個,是之前求了要去邱姨娘院子里的那位燕兒,是……是奴才的侄女兒。”孔伍垂頭。
“我記得,好像是你在后院輪值管事的弟弟,孔老六和廚房管事周娘子的女兒,也算是個家生子,背景清白。”謝威道。
孔伍臉上滑過一絲歉笑,立刻又道:“自是一個家生子的丫鬟,明日二人便會去后院子伺候了。”
這一夜,京城下了霜,第二天起來甚是清亮,不過太陽照一照,寒氣又沒了。
昨夜如嬤嬤拉著謝懷寧在外頭聊了許久,一開始,本是好奇為何侯爺沒來院子去了邱氏的這事兒,謝懷寧還非要說侯爺是為了自家姨娘考慮,說得自家姨娘心里頭暖烘烘的,這別是侯爺只是一時興起,將來又繼續冷落姨娘,反倒是讓姨娘白高興一場。
對于這件事兒,謝懷寧是有自己打算的。
“如嬤嬤覺得,姨娘的性子如何?”
“自是十分好的,”如嬤嬤頓了頓,瞧著屋子里頭姨娘正在趕著繡活,聽不到外頭說話,才是繼續道,“若是除開了楊家舅老爺的事兒,便沒什么可挑剔的了,平日里,偶爾自憐幾句,也是人之常情。”
“我自也是這樣想的,”謝懷寧冷靜地分析過如今的局勢,“如今府中主母張英,對外一直都是個能干精明的,父親離不開她,邱姨娘又是個性格乖戾卻又十分有手段的,總是一哭二鬧地就能將父親的心思綁住,袁姨娘是依附主母張英的,平日里主母說什么,她便說什么,唯獨咱們姨娘,沒有娘家做靠山,沒有榮寵做依傍,也不可能此時再去依附主母,便只能靠一個貼心懂事兒的性子,去暖一暖父親日夜疲憊的心,若是姨娘此時,又生了自怨自艾的情緒,便只會讓父親覺得,姨娘是個不懂得他的辛苦的人,這便是將父親推了出去,可若是……”
“若是姨娘能將父親所有的無奈和心酸,看做是為了自己的日子更加好過,不管是與不是,父親聽了,心里頭也是高興的。”謝懷寧說完,眼眸清明地看著如嬤嬤。
如嬤嬤深吸了一口氣,才是恍然大悟地道:“寧姐兒這是在為了姨娘鋪路呢,姨娘都落魄多久了,若是當真能恢復往日的榮光,不,不需像以前一樣,就算是能和袁姨娘一樣,吃喝不愁了,也是好的。”
院子里涼風陣陣,謝懷寧縮了縮脖子,眼眸里的光有些黯淡:“這世道,對女子著實是不公平,總是要求女子懂事,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懂得兄弟的科舉之重,還要懂得丈夫的左右為難,懂得家族大義,懂得女子貞潔,卻唯獨不用懂得自己的歡悲喜痛,懂事這條路很難走,可若是姨娘,還有我這個侯門的庶女想要出頭,必須先裝作懂事,誰裝得好了,是才有機會翻身。”
如嬤嬤咋舌:“寧姐兒真真是變了,老奴瞧著,倒是比姨娘聰明了許多。”
“也是從舅舅這件事兒,寧兒算是明白了,”謝懷寧忽而一笑,撒嬌似地往如嬤嬤肩頭蹭了蹭,“有的人,血脈上是親人,實際上呢,卻還沒有嬤嬤你心疼寧兒,心疼姨娘,你說,我和八個姐姐都是父親的血脈,父親平日里也喊著要一碗水端平,這么些年來,何曾做到過,有些事兒,還是要自己爭來的。”
昨夜,如嬤嬤和謝懷寧交心地聊了一夜,清晨謝懷寧便是有些起不來床,穗兒的手還沒好,不能拖不能拽的,只能趴在謝懷寧的床頭碎碎念。
“姨娘說了,姑娘要是再不起來,昨日曬的果干,便是都沒了姑娘的份了。”
“姨娘說了,外頭新來的兩個丫鬟,她已經見過了,有個叫谷兒的姐姐比姑娘大了三歲,想要指過來伺候姑娘,姑娘還是見見為好。”
“如嬤嬤說,姑娘一直不起來,這谷兒一直在外頭站著也不好,便讓谷兒姐姐先去給姑娘做茶了,姑娘喝了茶,也好醒醒神。”
謝懷寧揉了揉眼睛,想要回話,卻是聽到外面一聲尖細的女聲:“這樣的茶水也拿給姑娘喝,你這不是在折煞姑娘了嗎?來人,拖了這丫頭出去打上三十板子,也好讓她知道,什么叫做尊卑。”
這聲音,倒是幾分熟悉。
謝懷寧披了件衣裳,趿了鞋子便是出了屋子,看著外頭跪在石板地上的谷兒,一旁站著訓斥谷兒的是清晨才從荷香院過來的燕兒。
燕兒生得身材纖細,高挑美麗,一身綢緞做的衣衫,比謝懷寧的派頭還足。
楊姨娘收下這兩個丫鬟,便是去了鶴祥水閣,主母張英這幾日都在接待各路想要來謝家學堂讀書的高門大娘子,應接不暇,只是今日下午要來的,是這榮國公府家的主母和嫡幼子舒小少爺。
燕兒便是瞧著楊姨娘不在屋子里頭,只有謝懷寧和如嬤嬤,老的老,小的小在院子里頭,才是發難。
如嬤嬤本是在外院的,聽著聲音進來,袖子還沒擼下來,就聽著燕兒指著谷兒,對著謝懷寧告發道:“九姑娘明鑒,這哪個院子里頭的姑娘這個時節不是喝開春的碧螺春了,且就這個丫頭,居然拿了一些茶葉渣滓來糊弄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