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輝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 一本書走近國學
  • 閑云居士主編
  • 2462字
  • 2020-11-03 10:12:24

秦漢時期,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都有很大的發展,科技成就居于世界前列,文學藝術也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而一部《史記》,更同時登上了史學和文學的巔峰。

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

秦漢時期,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算學方面,《周髀算經》是中國流傳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數學著作。據考證,現傳本《周髀算經》大約成書于西漢時期(公元前1世紀),為趙君卿所作,北周時期甄鸞重述,唐代李淳風等注。歷代許多數學家都曾為此書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李淳風等人所作的注。《周髀算經》還曾傳入朝鮮和日本,在那里也有不少翻刻注釋本行世。

稍晚于《周髀算經》的算學著作是《九章算術》,約成書于東漢前期。全書分為九章: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其中負數、分數計算,聯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全書由246個算術命題和解法匯編而成,標志著我國古代數學完整體系的形成。

天文學方面,兩漢時期,關于天體結構,有三種說法,一是宣夜說,已失傳。二是蓋天說,《周髀算經》即持此說,認為“天象蓋笠,地法覆盤”。這種說法違失太多,史官多不采用。三是渾天說,認為天地之象如卵之裹黃,“天轉如車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這種說法對于天體結構的設想比較近于實際,多為史官采用。

東漢安帝時,太史令張衡掌天文,撰《靈憲》一書,比較正確地闡述了許多天文現象。他在西漢的渾天儀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新的渾天儀,以漏水轉動,星宿出沒,與靈臺觀象所見的情況相符合。張衡還做候風儀和地動儀。候風儀制法失傳。地動儀是用精銅制造的,圓徑八尺,形似酒樽,內置機關,在八個方向各安一個龍頭,口銜銅丸一枚。哪個方向發生地震,同方向的龍頭就口吐銅丸,發出警報。

張衡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渾天儀和地動儀的制造,不僅是科學技術上的一大成就,還促進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對東漢喧囂一時的讖緯迷信思想是一個有力的打擊。崔瑗在張衡的碑文中稱贊他“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

漢武帝時,秦朝頒行的《顓頊歷》已行用百余年,出現了“朔晦月見,弦望滿虧”的情況。武帝以司馬遷、星官射姓、歷官鄧平和民間歷算家唐都、落下閎等二十余人修改歷法,于太初元年(前104年)編成新歷,這就是有名的《太初歷》。《太初歷》比《顓頊歷》科學,行用189年才出現重大差誤。《太初歷》根據天象實測和多少年來史官的記錄,制定了135個月的日食周期,稱為“朔望之會”。自有了這個周期,歷家可以校正朔望,預知日食。太初歷還把二十四節氣第一次收入歷法,這對于農業生產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短鯕v》的編制是我國歷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醫學方面,西漢初年,著名的醫學家有淳于意,因曾任齊的太倉長,號倉公。他年少時,從同郡人陽慶學“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及藥論甚精”。西漢后期的樓護也是一位造詣很深的醫學家,他讀過醫經、本草、方術書計有數十萬言,在長安一帶行醫很有名。

東漢時期的醫學更加發展。最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名機,南陽人。東漢末年,南陽一帶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為了給人治病,鉆研《內經》、《難經》等古代醫書,并廣泛收集有效方劑,著《傷寒雜病論》一書,為后世醫家尊為醫圣。華佗字元化,沛國樵(今安徽亳州)人,約與張仲景同時。他是一位杰出的外科醫生,亦精于針灸技術。他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展了我國的麻醉學和外科手術學。華佗的麻醉學和腹腔手術,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先進的。華佗還模仿虎、鹿、熊、猿、鳥的活動姿態,編成“五禽之戲”,傳授給人們,以鍛煉身體。五禽戲是以體育活動為主,與氣功結合的健身運動。此外,約成書于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

造紙術的改進是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科技成就,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周秦時期,以竹木簡牘和縑帛作為書寫繪畫材料。簡重帛貴,不便使用。西漢中后期,宮廷中已使用一種絲質紙,薄而小,叫做赫蹏。東漢和帝時,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方法,將樹皮、麻頭、敝布、漁網等植物纖維搗成漿液,制造出了質量較好的紙張,于元興元年(105)獻給和帝。從此,這樣的造紙方法得到推廣,造出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

秦漢時期的文學,以散文、賦和詩歌為主。散文可以《史記》為代表,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許多篇傳記具體生動地記述或刻畫了社會各個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和憎。兩漢時期有很多文字生動、說理深刻的政論文章,其中以賈誼的《過秦論》、《治安策》,晁錯的《論貴粟疏》、《徙民實邊策》最有代表性?;笇捵摹尔}鐵論》是一部以討論西漢王朝的鹽鐵政策為中心內容的著作,文字生動,語言流暢,是一部優秀的對話體文學作品。

賦是兩漢時期的一種新的文學體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賦。西漢的賦起初尚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主。西漢中期以后,成為最高統治者歌功頌德的工具。這樣的賦篇幅很長,叫做大賦。東漢時期的賦篇幅短小,向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叫做小賦。

兩漢的詩歌以《樂府》和《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稑犯芬步凶觥稑犯姟?,是漢武帝時期由樂府采集民間詩歌選編配樂而成的詩集,內容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豆旁娛攀住肥菛|漢中后期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的作品。這些知識分子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為求功名利祿,背井離鄉,四處奔走。他們把對社會的感觸,傾注到作品之中。兩漢的詩歌形式自然樸素,用語通俗深刻,與賦體大不相同。它發展了《詩經》中的《國風》的現實主義精神,對于后代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兩漢時期的繪畫和雕塑藝術也有了很大發展。宮廷府寺的墻壁上,貴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墻壁、墓壁上,盛行以繪畫裝飾。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是一座雕塑藝術的寶庫。西漢石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其中的“馬踏匈奴”刻石是為紀念霍去病的戰功而刻的,形象生動逼真,最為著名。東漢時期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肅武成雷臺的一座墓葬中發現的銅馬、銅俑最有代表性,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極為優秀的代表作。東漢時期主要用于壘砌墓葬的畫像石(磚),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浮雕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中西区| 舒城县| 茂名市| 深州市| 江安县| 宁阳县| 镇雄县| 湾仔区| 繁峙县| 广宁县| 衡山县| 府谷县| 北京市| 石嘴山市| 东丽区| 那曲县| 西丰县| 密云县| 台中县| 古交市| 岗巴县| 太仆寺旗| 中卫市| 彭州市| 海南省| 赤壁市| 南和县| 彭山县| 重庆市| 卫辉市| 米林县| 平舆县| 东乡县| 乾安县| 琼中| 宜兰市| 郓城县| 吉安县| 吉木萨尔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