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中學版)
- 韓星主編
- 322字
- 2021-03-19 17:28:00
第十七章
太上①,下知有之②;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③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④其貴言⑤。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⑥。
釋義
① 太上:指最好的統治者。
② 下知有之:下民僅僅知道有君主存在。
③ 侮:不尊重,輕慢。
④ 悠兮:悠閑自在的樣子。
⑤ 貴言:指不輕易發號施令。
⑥ 自然:自己本來就如此。
通述
最好的統治者,下民僅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并且稱贊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君主的言行不足以取信于眾人,他們過于放任自己的言行,沒有遵道而行,沒有按規律辦事。
仿佛無所作為的樣子,不輕易發號施令,這樣往往能功成事遂。當你想知道原因時,人們會回答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