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研究
- 邢彥
- 1487字
- 2020-11-21 17:32:23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本書的研究目的在于將知識產權保護、FDI與出口技術進步納入一個框架中,探討并驗證知識產權保護對制造業FDI直接和間接作用與制造業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的影響、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FDI與高技術產業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的影響,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對服務業FDI與出口技術進步二者關系造成的非線性“門檻”特征,并且在此基礎上,將視角拓展到其他各個國家,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對發展中國家FDI和發達國家的FDI與出口質量關系的潛在非線性動態門檻效應。
本書從方法和內容上揭示促進出口技術進步面臨挑戰形勢中的“黑箱”,對創新產業融合新模式,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制定和調整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為地區正確選擇差別化與最優化的引資政策,探索FDI與知識產權保護有效驅動出口技術進步,實現出口貿易跨越式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1.2.2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①有助于在FDI與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的研究中構建更豐富的理論聯系與更完整的研究框架,對豐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與出口質量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將FDI劃分為制造業FDI與生產性服務業FDI,將出口技術進步劃分為制造業出口技術進步與服務貿易出口技術進步,分別研究制造業FDI對制造業出口技術進步、高技術產業FDI對高技術產業出口技術進步、服務業FDI對服務貿易出口技術進步、生產性服務業FDI對制造業出口技術進步、各國制造業FDI對各國出口質量的影響,在FDI與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的研究中構建了更為豐富的理論聯系。
②豐富了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的相關理論,深化了制度因素對出口技術進步的研究,拓展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視角。
在現有研究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影響的基礎上,本書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調節變量,研究FDI與出口質量之間的關系。同時,提煉和拓展了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質量的關系。以往的研究認為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技術進步的關系多為線性的,而本書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門檻調節變量,關注其對服務業FDI與出口技術進步以及各國制造業FDI對制造業出口質量的復雜非線性關系。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FDI、出口技術進步三者關系的研究深度,清晰展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對FDI與出口技術進步的非線性動態門檻效應,明確知識產權保護對引進外資和促進出口技術進步的重要性,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顯示度,豐富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視角。同時,探索知識產權保護與引進外資二者共同促進出口技術進步的規律,為促進出口技術進步的學術研究與理論研究提供一個嶄新的途徑與視野。
③探討了制造業FDI的不同技術溢出渠道對制造業出口技術進步的影響,豐富了對制造業FDI技術溢出渠道的研究,拓展了FDI與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的研究視角。
以往的研究集中在考察制造業FDI的綜合作用對出口質量的影響,忽視了FDI不同技術溢出渠道對出口技術進步的作用,以及知識產權保護通過影響制造業FDI各技術溢出渠道對出口技術進步產生的影響。本書將知識產權保護引入制造業FDI的直接作用和各間接技術溢出渠道與制造業出口技術進步的關系之中,探索了FDI影響出口技術進步的機理路徑,拓寬了FDI與技術進步關系的研究思路。
(2)現實意義
①有助于審視目前我國引進與利用外資的狀況,以及現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合理性,明確了各省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水平,發現吸引外資與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發展瓶頸。
②有助于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的實現,產業協同發展體系的構建,以及引資政策的具體落實。
本書探討并驗證知識產權保護通過制造業FDI的技術溢出渠道驅動出口技術進步,以及吸引服務業外資、提升出口技術進步的最優知識產權保護區間,為相關部門未來制定與實施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度,構建產業協同發展體系,以及調整引資結構比例,系統設計引資政策提供更加客觀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