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技術進步關系研究作者名: 邢彥本章字數: 3239字更新時間: 2020-11-21 17:32:26
2.3 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貿易關系研究綜述
知識產權保護可激勵國內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從而提升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此外,知識產權保護通過規范合約實施環境,提高合約執行效率,減少生產與營銷成本,從而獲取貿易比較優勢。由此,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上開始出現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影響國際貿易的研究,認為一國貿易發展受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影響。《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簽訂,使其成為研究的熱點。
2.3.1 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邊際的影響
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新形勢下出口比較優勢的新源泉,國內外理論界開始研究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比較優勢的影響,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數量的影響上。Maskus和Penubarti(1995)最先考察了二者關系,采用“市場擴張效應”與“市場勢力效應”解釋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機制,實證研究結論認為較高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對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出口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他們指出知識產權保護的市場擴張效應要大于市場勢力效應。此后的研究認為知識產權保護主要通過市場擴張效應促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占據主導。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認為:一國貿易的出口增長主要是沿著擴展邊際與集約邊際而實現。此后的研究從理論與實證層面來評估和解讀知識產權保護是通過何種貿易邊際影響貿易流量這一問題,揭示知識產權保護對一國貿易增長的影響途徑和微觀作用機制。研究結論普遍認為知識產權保護主要通過擴展邊際影響貿易流量。也有研究認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兩種邊際都存在顯著的正面影響。
但也有結論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增強對出口總量沒有顯著影響。知識產權保護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技術使用成本,抑制了技術引用和轉移,不利于出口。另有觀點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存在兩種相反的影響,具體要看市場擴張效應與市場勢力效應是誰在貿易中占據主導,也就是說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的影響具有不確性。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限制了本土企業的模仿,增加了對國外創新產品的需求,這種市場擴張效應推進了更多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另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降低了創新產品的需求彈性,增加了出口企業的價格勢力,這種市場勢力效應阻礙了企業的出口。由于這兩種效應是相互抵消的,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的影響也具有不確定性。
2.3.2 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質量的影響
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逐漸成為最關鍵、最重要的經濟要素,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推動技術創新與知識生產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是提高出口貿易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對于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質量關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2種觀點,即正效應與U型關系。
(1)正效應
正效應即知識產權保護為出口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提供了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為技術創新成果的公開和交流提供良好的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和研發的投入,進而有利于出口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促使其不斷改進出口產品質量,提升出口技術復雜度,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知識產權保護還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出口企業通過進口貿易、外商直接投資、特許經營等方式獲得技術轉移,進而影響出口行業的技術水平。
(2)U型關系
U型關系即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技術進步的影響呈“U型”或“倒U型”關系,認為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技術進步之間不是簡單線性關系,而是存在門檻值,在臨界點左右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技術進步的影響不同。然而,也有觀點認為過強的知識產權保護雖然增加了創新回報,但由于長期競爭者數量減少,創新速度減慢,從而不利于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
2.3.3 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發展的差異性影響
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發展的差異性影響主要體現在行業差異性、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模仿能力差異性和地區差異性4個方面。
(1)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發展的行業差異性效應
由于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技術結構特點與知識密集度,因此,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呈現顯著的行業差異。相關研究也證實知識產權保護對技術與知識密集型行業出口技術復雜度的提升作用大于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的影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助于提升高技術產業的出口競爭力和專利敏感性行業的出口規模。
對于具體行業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Pradhan(2007)對印度出口貿易的研究認為,印度醫藥制造業的出口對國外知識產權保護比較敏感。Liu和Lin(2005)對半導體、信息和通信設備三個高技術行業的出口貿易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不同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產生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Yang和Woo(2006)系統性地研究了知識產權保護與種子貿易之間的關系,發現知識產權保護未對種子貿易產生影響,說明種子貿易這種低技術產業對知識產權保護強度不敏感。
然而,也有相反的結論認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專利不敏感行業的出口貿易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專利敏感行業的出口貿易則產生不顯著的影響。Co(2004)的研究認為,對于非研發密集型產品來說,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存在負向影響,對研發密集型產品來說,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則不顯著。Levchenko(2013)也發現,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的出口沒有顯著的影響。
(2)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發展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效應
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會受到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呈現一定的國別差異性。高收入國家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往往較高,在出口市場被模仿的風險較高,因此對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也較高。代中強(2014)的研究認為,針對發達國家的研究表明,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復雜度之間表現為正向線性關系,而發展中國家則呈現“U”型關系。
(3)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發展的模仿能力差異性效應
對于知識產權保護敏感的產品,在沒有模仿能力的國家或地區,即使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也不會構成競爭威脅;而在模仿能力強的國家或地區,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勢必成為技術供給者出口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由于不同行業的模仿率不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的影響也存在差異性。知識產權保護在市場中可有效限制模仿者的進入,保護程度的增加會降低發展中國家的模仿速度,從而有助于發達國家外資的進入與出口的增長。在模仿威脅高的國家,更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會導致更多的出口,而在模仿威脅低的國家,更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會導致更低的出口。
(4)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發展的地區差異性效應
由于地區間經濟基礎與發展階段的不同,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商品結構優化的影響效應在不同區域間存在差異。對于我國東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商品結構呈現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而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貿易商品結構的影響則不顯著。
2.3.4 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影響的研究
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的影響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上,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結論。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3種結論。
①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宋慧與鄭亞莉(2012)研究發現,知識產權保護顯著影響我國本土高技術產業競爭力。李偉(2013)的研究結果表明,知識產權保護與研發投入的協同作用對于提升我國高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李蕊(2013)采用我國省級高技術產業的面板數據,實證檢驗在知識產權保護作用下,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外溢與自主研發(R&D)投入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的影響,結果表明,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創新產出與創新投入皆有促進作用。
②此外,有學者研究認為知識產權保護與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二者的關系取決于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另有研究認為,知識產權保護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關系存在非線性互動關系。顧群、翟淑萍(2013)實證分析了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作用機制,實證結果表明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效率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
③除此以外,還有研究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對高技術產品出口的影響。Delgado(2013)實證研究發現,發展中國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馬博飛等(2016)和Kabir等(2016)研究發現,進口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