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節氣喝靚湯 夏季篇
- 林舉擇
- 1062字
- 2020-11-21 18:27:11
前言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氣候與地理環境會造就不同的地域特點,形成不同的飲食風格。例如,我們講到蘭州,就會想到一碗蘭州拉面;講到四川,就會想到麻辣火鍋;去了山西,不自覺地吃東西都要加點醋;而去了新疆,當然少不了烤全羊……如果大家來到廣東,就一定要喝上一碗根據節氣特點而用不同湯料、具有不同養生功效的地道廣東靚湯了,廣東湯可以說是廣東最接地氣的嶺南地域文化特色之一了。
廣東湯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是中醫藥膳食療學的一個分支,具有濃郁的嶺南中醫藥文化底蘊和特色。廣東湯與廣東涼茶、廣東糖水、廣東藥酒等都滲透著中醫藥文化,一直以來在中華民族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廣東人無湯不上席,無湯不成宴,無論春夏秋冬都離不開功效各異的湯水。
春宜養肝,要祛濕解困。因為廣東的春天濕氣較重,因此要祛濕除困。春天時廣東民間會煲什么湯呢?比如春韭滾泥鰍湯、綿茵陳蜜棗鯽魚湯等,都是常見的具有養肝助陽、祛濕除困功效的湯水。
夏宜養心,要清熱消暑。夏天時廣東民間都喜歡滾瓜湯,因為瓜湯可以清熱消暑、養陰生津。另外,民間還有“春吃芽,夏吃瓜”的說法。瓜的水分多、熱量低,適合大多數人食用,所以廣東人一到夏天都喜歡滾瓜湯來調理自己身體,預防暑熱疾病。
秋養肺,要滋陰潤燥。一到秋天,廣東的百姓就會用霸王花、無花果、白菜干、雪花梨或青橄欖來燉豬肺,具有很好的潤肺止咳和滋陰潤燥的作用。
冬宜補腎,要固本培元。一到冬天,廣東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就會燉一些有溫補功效的湯水飲用。民間所說的“冬來進補,來年打虎”,也體現了中醫季節養生的理念。
正如國醫大師禤國維在對廣東湯的評價:“廣東湯具有選材用料廣泛、烹湯方式多樣、突出四時特點、因材施法、適時而烹的特色。它與其他地方的湯飲相比,除了有佐餐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有養生、治未病和輔助調理各種疾病的作用,且歷經日積月累,蔚為大觀。”
“嶺南新湯王教你煲靚湯”叢書是我筆耕三年有余,在繼承吾師“嶺南湯王”佘自強藥師的學術思想和經驗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生活理念撰寫而成。整套叢書以二十四節氣為主線,每個節氣都介紹了適合家庭飲用的湯譜,所用食材也比較常見,同時兼顧了南北方老百姓的體質特點和飲食習慣。所選用的靚湯沒有明顯的地域限制,且一家男女老少皆可放心煲來食用。
有健康才有未來,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和成就。而健康的身體來源日常養生的點點滴滴。衷心希望我所撰寫的“嶺南新湯王教你煲靚湯”叢書能為大家的身體健康出一份力,也能夠讓更多的節氣養生廣東靚湯“飛入”全國尋常百姓家。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