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學原來這么有趣: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地理課
- 劉月志
- 727字
- 2020-11-11 18:53:32
第五堂課伯杰龍、朗繆爾、漢恩討論
“大氣”

伯杰龍/ 朗繆爾/漢恩
托爾·伯杰龍(1891—1977),瑞典氣象學家。1916年畢業于斯德哥爾摩大學,1928 年獲奧斯陸大學博士學位。他是瑞典、挪威科學院院士,曾獲英國皇家氣象學會西蒙斯紀念金質獎章,1966年獲國際氣象組織獎。
歐文·朗繆爾(1881—1957),美國化學家。他因在原子結構和表面化學方面取得的成果,獲得1932年年度諾貝爾化學獎。1940年起,朗繆爾專注于研究云和降水微物理學,以及人工降雨試驗,并在此領域頗有建樹。他曾經發表《上升飽和冷氣流中過冷卻微滴》《暖積云中連鎖反應所導致的降雨》《干冰在層狀云中播撒效應的研究》等文章,對于云雨降水現象有很深的研究。
漢恩(1839—1921),奧地利氣象學家、氣候學家。曾經創辦奧地利氣象學會《氣象》雜志,并擔任主編,曾擔任維也納中央氣象臺臺長。他提出焚風的成因理論,并用此來解釋高溫現象,之后又進一步發展了焚風的理論。他的主要作品有《大氣圈和水圈》《氣候學大全》等。
林安來到張小凡的宿舍,叫著說:“小凡,我們要去地理峰會啦!”
張小凡看著窗外的天空,一言不發。
林安還以為小凡今天身體不舒服,于是上前摸摸他的頭說:“你是身體不舒服嗎?今天不去地理峰會了嗎?”
張小凡還是看著窗外的天空,說:“你看看外面的天,漫天昏黃,霧霾好重,也不知道這天氣是怎么了。”
林安笑著說:“你們這些文學院的學生啊,永遠這么多愁善感,難道有霧霾就不出門了嗎?”
張小凡說:“這樣的天氣的確非常影響出行的心情啊,我真的有點兒不想去了,只想待在宿舍里看書。”
林安拽著他的手說:“快走吧!我上次聽到工作人員說這次的主題是大氣,老師肯定會討論到大氣污染和霧霾的,我們去聽聽課就能對這種天氣更加了解了!”
張小凡疑惑地看著林安:“真的嗎?那我戴個口罩再去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