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數學30天得高分:思路、方法與技巧
- 周曉剛編著
- 600字
- 2020-11-11 18:32:28
4.2.8 找特殊
有些題目,按照常規方法做比較麻煩,如能找到特殊的圖形或者特殊的點來做,就會比較容易。
例4-30 如圖4-10所示,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 AP⊥BD,垂足為P,且AP=3,則·
= 。

圖4-10
解析:
傳統方法思路:向量的運算和性質。缺點是時間長、不好想。
周老師解題法:找特殊。
根據題意,我們重新畫圖(圖4-11),一定要畫簡單的圖像,根據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正方形,我們很容易找到點A、C、P的坐標,

圖4-11
A.(0,3),C(3
,0),P(
),
=(
,-
),
=(3
,-3
),
則·
×3
+(-
)×(-3
)=9+9=18,
∵特值成立?普遍值一定成立
∴答案:18
答案:18。
例4-31 在直角△ABC,∠C=90°,AC=4,則·
= 。
A.-16 B.-8 C. 8 D. 16
解析:
傳統方法思路:向量夾角公式。缺點是少一個長度,不容易想到。
周老師解題法:設點B。
詳細解析如下:
找個直角,畫個圖(圖4-12),

圖4-12
根據平面直角坐標系,C(0,0),A(4,0),B(0,y),
則瞬間可以求出·
=(-4,y)·(-4,0)=16,
故選D。
例4-32 如圖4-13所示,在矩形ABCD中,AB=,BC=2,點E為BC的中點,點F在邊CD上,若
·
,則
·
的值是 。

圖4-13
解析:
傳統方法思路:找出向量之間的關系,或運用平行四邊形法則。缺點是不好理解,容易錯。
周老師解題法:找點。
詳細解析如下:
根據平面直角坐標系,
得到C(,0),A(0,0),B(
,0),E(
,1),F(x,2),
由·
=(
,0)·(x,2)=
x=
,
解得x=1,即F(1,2),
則·
=(
,1)·(1-
,2)=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