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書帶草精神

西漢時期的學士們大都專治一經。這沒什么不好,專而后精。東漢時期出了個鄭玄,他遍覽群經,整理注疏,凡《易》《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孝經》等等,無不查來龍,理去脈,精準注釋,以古文經學為主,采今文經學之長,融合為一,統一了今古文經學,擦亮了中華文明寶庫中一部部經書,史稱“鄭學”。

事有湊巧,書案上這本《靜心曉語:圍爐夜話——參悟人生的221則哲思》的紙稿,首先讓我想到出生于高密的鄭玄,不光因為該書作者管遵華女士與鄭玄先生是同處一隅的老鄉,還因為隔著兩千年時光,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上,兩位的巧思同出一脈。不能武斷地認為管遵華女士意欲重走鄭玄先生的道路,志在高山,但起碼可以看出,她正在探索走向高山的路,或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行走了。

《圍爐夜話》由王永彬于清咸豐甲寅二月著作完成,是清朝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對當時及以前的文壇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評價議論。作者虛擬了一個冬日,火爐正旺,至交好友圍爐暢談文藝的情境,其獨到見解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圍爐夜話》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10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

《靜心曉語:圍爐夜話——參悟人生的221則哲思》是管遵華女士對原著的重新注釋與賞析。對于管遵華女士,通常的介紹是“新聞記者”“黨校老師”“哲學研究生”等,在我看來,這都算她的過去了。通讀本書,一個新的管遵華出現在我面前。她的新在于新的思維,一種哲思,或融合了自我人生思維的升華。在221則賞析中,作者運用當今的視角,用對社會、人生、現實等新的觀察、審視和思考,為我們閱讀《圍爐夜話》提供了新的范本。

推陳出新并非易事。完全推倒“陳”未必能出“新”,尤其面對博大精深的國學體系。勘誤、承繼、發展無疑是明智之舉。著作期間,面對高山的苦行之路毫無疑問是必須的,這是個漫長又煎熬的過程。據作者講,很多次她想放棄,因為太苦了。但她堅持了下來,挖掘了潛能,戰勝了自己,并且通過重溫傳統文化,淬煉了智慧,提升了人格。如今回過頭來看看,雖然山道依舊彎彎,崎嶇仍然連綿,但畢竟又行高了一程。

本書是靜心曉語,是以哲思的方式在夜話中品評藝術、參悟人生。而圍爐夜話,給了我們一種溫暖中的悠閑,是一種靜的意境、藝境、境界。用朱自清先生的話說“是莫之為而為,無所為而為的一種靜境”。可以說,人的修養與品位是“閑”出來的。人與人的區別在于當你閑下來的時候干什么,閑暇的時候做什么決定一個人的修養與品味的高低,體現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生存方式和人生境界。在閑暇時,在靜境中意境與藝境的融通應是最高的境界。

哲學使人深刻,藝術使人豐富。

哲學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態度、生存方式,更是一種人生境界。哲學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具有批判性、窮根性和整體性的特征,這是一種“終極追問”;而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生存方式、人生境界,便是一種“終極關懷”。這就是哲學的深刻所在。而這種深刻是需要思想者的沉思得來的。

藝術是一種人的審美情感體驗與共鳴。如果說“距離產生美”,那么,藝術中的全部豐富性也只有在沉靜中方能完整地顯現出來。哲思需要沉靜,藝術也需要沉靜。而真正的沉靜是只有在閑暇時才能得到的。因此就一般人而言,哲學和藝術都是需要在閑下來的時候去琢磨和玩味的。哲學與藝術和閑暇天然的契合性,也是最愜意的。在哲學與藝術的融合中休閑,會使你深刻又豐富。

朱自清先生說:“悠閑也是人生的一面,其必要性正和不悠閑一樣!”閑暇的最佳樣態應該是沉靜吧。當我們在閑暇時,以沉靜的心態來品味管遵華的《靜心曉語:圍爐夜話——參悟人生的221則哲思》,是會“閑”出來我們的修養與品位的。

朱愛軍

哲學博士,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太谷县| 基隆市| 从化市| 钦州市| 揭东县| 宾川县| 怀集县| 浠水县| 山东省| 建平县| 巴彦淖尔市| 太白县| 六盘水市| 云浮市| 榆树市| 石屏县| 海阳市| 巴林右旗| 宁南县| 丁青县| 阳谷县| 同心县| 宜昌市| 台中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阳泉市| 黄龙县| 寻甸| 崇义县| 周至县| 莫力| 湖南省| 六盘水市| 西青区| 玉屏| 沭阳县| 布拖县| 土默特左旗| 海晏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