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升初家長手冊:歡迎來到五年級
- 卓立
- 1515字
- 2020-11-14 17:38:44
對科學保有永不泯滅的好奇心
小學為什么要開設科學課?為什么到了五年級,一周唯一的一節科學課若是被語數外占用了,我們的孩子們就會發出不滿的噓聲?原因就是,孩子在學習自然知識、探究自然奧妙、提升解決問題的方面都有天生的興趣。所以,科學課的學習引導孩子去觀察、操作、總結,養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與同伴進行交流。這樣,孩子可以學到關于周圍世界的很多知識,為滿足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提供了機會。
爸爸媽媽培養孩子對科學感興趣的習慣,樂于觀察、樂于發問、樂于研討,最終至少達到以下的目標:
第一,使孩子具備相當的科學素養,為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做好準備。
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已經戲劇性地改變了我們周圍的世界,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幾乎每天都有新產品或新知識被發明或發現,它們為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使得一些舊有的行業不斷消失,同時帶來了新的社會需求。一個不具備相當科學素養與通識教育的孩子,在面對這種巨大的變化時,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被拋入了海水中,他會嗆水,會極為恐慌。而科學素養,包括孩子對宇航技術、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交通、通信、人工智能等問題的認識,就像套在孩子身上的救生圈,或者就像一種可以救命的泳姿,它保障了孩子以一種無畏的姿態,去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
第二,它提前讓孩子看到各門學科之間的有機關聯。
如果一位中科院院士或大學里的知名教授到小學去給孩子們開講座,他最可能開的是什么課?科學課!蘇州市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的翰林小學就在2017年5月開設了博士爸爸工作室,定期邀請博士爸爸媽媽來學校和孩子們互動。博士爸爸媽媽們給孩子上的課程,有70%以上也是科學課。因為科學活動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緊密關聯,強調動手能力、強調細致觀察,對于孩子來說是極為有趣、極能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科學課也很容易與其他學科相聯系,形成跨學科、交叉前沿的課程內容。例如,科學素養可以激發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少科學家的傳記,都在人物刻畫上纖毫畢現,語言極為精準傳神,孩子閱讀時不僅可以得到很多靈感,更可以得到相當大的勉勵,由此確立人生目標的孩子也不在少數。關于特定主題如磁鐵、天氣、生物、機械工作原理等科普書籍,既有趣又有很大的信息量,孩子也容易讀得津津有味;兒童文學中,以科學、博物、科幻為主題的內容,也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與語言能力,是孩子抵達深邃、迷人的語言表達的橋梁。
對科學課感興趣的孩子,探究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孩子擅長提煉研究程序、記錄研究中的數據與細節變化、整理探究的每個步驟,將研究過程用科學日志或繪制圖表的方式準確表達出來,這也是說明文或論文寫作能力的一部分。
再比如,科學素養可以激發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測量、計數、估算,把實驗數據繪制成表格、制作和解釋圖表,這些都是數學能力的一部分。通過科學課的栽培,孩子會有不錯的數學頭腦。
在一定程度上,科學也可以與美術、音樂等其他學科緊密結合,成就發散性思維。
第三,重視科學,讓孩子養成凡事講證據,不迷信權威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真正的科學探究一定是從問題開始。養成對科學感興趣的習慣,就是要增強孩子不迷信權威的質疑能力,使之樂于發問、善于發問、提出高質量的科學問題。而這一注重實踐探究的過程,對于提升孩子的探究思維有益。
思維是一個人能力水平的體現,決定著孩子將來事業的發展。縱觀國內外各行業的精英人士,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擁有非常卓越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是他們的強項。一個人能成功的因素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別具一格的思維方式。這一思維習慣是從小養成的,而一旦養成,孩子將終生受益,讓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更有效率,頭腦更加靈活,更善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