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組長職業技能操作手冊
- 滕寶紅主編
- 3719字
- 2020-11-14 17:39:57
1.5 如何進行目標管理
所謂目標管理就是一種程序或過程,它使組織中的上級和下級一起協商執行,根據使命確定一定時期內組織的總目標,由此決定上、下級的責任和分目標,并把這些目標作為經營、評估和獎勵每個單位和個人貢獻的標準。所以,管理人員應該對目標管理有一個很好地領會和理解,并將其付諸實施。
1.5.1 協調好各個目標
目標管理的目的在于高效率、高質量實現組織的總體目標,即提高組織的整體效能。但是,實際情況是組織內部除了總目標外,還存在各部門的分目標以及具體到個人的目標等構成的目標體系。目標管理重視結果,強調自主、自治和自覺,但這并不等于管理人員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標體系,一環失誤,就會牽動全局。
因此要協調好這些目標間的關系,提高組織整體效能,就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一定要注意清除本位主義和各自為政的思想。
(2)進行目標的過程管理,定期檢查,利用和下屬經常接觸的機會和信息反饋渠道自然地進行。
(3)要向下屬通報目標完成進度,便于互相協調。
(4)要幫助下屬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問題,當出現意外,嚴重影響組織目標實現時,也可以通過一些調整修改原來的目標。
1.5.2 明確責權利關系
在目標的分解過程中,對于特定的崗位和個人,其目標、責任、權利、利益就已經明確。在目標管理中要防止有權無責或有責無權的現象發生,同時,還要使目標完成情況同下屬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也就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標體系來衡量個人的最終績效,這應在設計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就考慮到。
1.5.3 自我統御實施
1.5.3.1 要了解整體目標、上級目標、個人目標
了解組織的總體目標,才能明白行進方向;透過目標體系圖,也才明白自己目標在總體目標中的位置,有助于目標達成的努力。了解組織的目標與方針,對于部門目標的達成與影響,才容易有所遵循,對個人的目標如何達成、如何控制,有更徹底的認識與執行意愿。
1.5.3.2 自我管理
整體目標經明白提示,部門的目標及方針被充分了解,同時也以明確的形態設定,以具體、定量的方式來表示最后結果,不得已時,以日程目標代替,但仍需能測定達成度為宜,如此,才能自己檢查其達成過程,才能做好自我統御。
1.5.3.3 自由裁量
目標應達成的成果,可由達成目標的執行人自由裁量決定,為目標管理制度的重點之一。讓執行人在充分了解組織目標、上級目標之后,擁有自由決定其工作方式的權利。雖強調自由裁量、容忍錯誤,并非執行人就可以為所欲為,仍應透過組織的管理手段,定期報告工作的推進程度,因目標管理尊重執行者的意愿,可給予較大的自由裁量的余地。
1.5.3.4 權限委讓
組織內對權限的委讓,視各組織的個別規定而有所不同,尤其牽涉部門間的協調事項,變化復雜,如何授權下屬,有賴自己的判斷能力,及雙方事先議妥的委讓條件。總之,權限的委讓,雖以規定、不成文的習慣為依據,但一般仍以下屬的目標大小、能力高低為決定的準則,再加自己的判斷能力。
1.5.3.5 自己統御執行過程
管理工作,常要通過在職學習才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為達成所設定的目標,管理人員當然要自己來統御其管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會遇到許多預料不到的事,必須由自己負起責任來克服、完成,由結果得知自己判斷的適當與否,并借此培養自己判斷事物的能力及處事的決斷力。
1.5.4 協助下屬執行
目標既經設定,管理人員應依目標卡所定的項目,按照工作計劃,自己負責推行。如何協助下屬,通過下屬的努力,來達成既定的目標,并接受最后的成果與責任,便是每個管理人員的職責。管理人員可通過下列方式來協助下屬執行目標。
1.5.4.1 適當的授權
下屬設定目標后,管理人員就應將所屬職務范圍內的決策權力及責任,盡量授給下屬,因此,下屬才有被重視的感覺,必然產生工作意愿與榮譽感。
就目標管理而言,為達成目標,必須給予下屬充分權限,以便下屬能有發揮的機會。但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管理人員多半都會收回這些權限,這是因為下屬不習慣利用權限,一旦突然得到權限,內心反而不安。如果只是認為“下屬不愿意負責,自己就收回權限”的話,則下屬就會喪失成長機會,造成只有自己獨自不斷地繁忙了。
1.5.4.2 提高下屬的工作意愿
管理人員的基本任務,在于借助下屬的力量,完成組織的工作目標。管理人員若失去下屬的使用,好像一個人失去了手腳,行動艱難,難以完成組織所賦予的使命。所以管理人員一定要獲得下屬的擁戴與合作,并進而提高下屬的工作意愿,以便圓滿達成目標。雖然,管理人員與下屬之間,對工作意見有時難免不一致,但只要誠懇、耐心地與下屬切磋探討,問題癥結必可迎刃而解,況且,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來尊重他、信任他,因此管理人員應做好下列工作。
(1)對下屬的態度:應以“朋友”情誼取代“主從”關系。
(2)對下屬的領導:領導方式應以“誘導”代替“干預”或“命令”。
(3)對情報的獲得:應以“交換意見”的方式,來代替“質問”的方式。
(4)對工作的分配:應“啟發”下屬自動自發地來工作,而不是“命令”“給予”下屬工作。
通過上述的執行方式,則管理人員一方面能把握目標管理的全部進展,另一方面又可使下屬工作意愿高昂,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1.5.4.3 給予下屬支援與協調
在實施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根據下屬“目標卡”所列的工作條件,給予必要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援與協助。此種支援通常基于下屬的請求或其管理目標遭遇困難時給予的支援與協助,避免造成下屬認為是管理人員的干預妨礙其自主的權力。另外,下屬所定目標的達成,需依賴其他單位的支援時,管理人員應協助進行“橫向聯系”,以加強部門間的團隊合作,共同達成目標。
1.5.4.4 適時適地交換意見
管理人員應適時適地與下屬交換意見,也是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要件。
為使目標管理正確,身為管理人員要承上啟下,除必須充分了解直屬上級的方針、目標,與下屬的目標內容外,對于客觀情勢的發展,如果未能掌握充分的情報,則將難以應變而影響工作目標的推進。所以,管理人員不但應主動與下屬交換意見,更應積極歡迎下屬提供意見,以便掌握情報,發掘問題,如此,才能給予下屬適當的支援,協助其順利達成目標。
1.5.4.5 適當的控制
目標管理強調授權,并要求目標執行人以自動自發的精神去推動工作,但并不是說目標執行人的管理人員可以放手不管。管理人員應集中注意于那些執行結果發生偏差者,并協助下屬采取補救或糾正措施。管理人員任由下屬去自我統御,并非放任,雖對工作的細節不予干涉,但對工作的達成情況,則需要正確地把握,在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建議與協助,讓下屬為達成目標而有效地工作。
特別提示:
目標的執行責任雖在于執行人(下屬),管理人員仍要承擔達成目標的責任,故在整體目標的指引之下,仍須對下屬做合理的督導與控制。
1.5.5 進行及時反饋
作為管理人員,應建立一套良好的反饋體系,這樣,當員工能及時了解自己目標的完成情況,明確目標的現狀和進展情況,則有助于他們的自我控制、自我糾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加強。所以,管理人員在下屬遞交項目完成的書面報告時,不是僅看結果,還要同下屬一起總結成功與失誤,總結對工作的掌控技巧,這樣將會極大鼓勵員工的積極性。
1.5.6 體現考核效果
實現目標管理,必須堅持嚴格考核和兌現獎懲。目標責任是考核的基礎,而考核又是獎懲的依據,沒有嚴格的考核和嚴肅公正的獎懲,目標管理就會流于形式。所以,達到預定的期限后,下屬首先進行自我評估,提交書面報告,然后上下級一起考核目標完成情況,決定獎懲,同時討論下一階段目標,開始新循環。如果目標沒有完成,應先分析原因總結教訓,切忌相互指責,這樣才能保持相互信任的氣氛。要體現考核的效果,就應當體現公平公開的原則,做到論功行賞、依過處罰,不稱職者調整崗位,這樣才能使目標管理真正起到作用。
特別提示:
目標管理的精髓是需要共同的責任感,它依靠團隊合作。管理人員應時時問自己,是否就任務選配了最適合的人選,是否成功引導、幫助、鼓勵和發展了下屬去理解和實現組織的目標。
以下為管理者是否能有效確定目標的測評范本供參考。
【范本】你是否有效確定目標
測評題
1.是否不只是達到目標,還考慮了下屬借著完成目標享有滿足感,并得以成長?( )
A.是
B.尚可
C.否
2.是否尊重下屬的自主性,而且還籌劃出如何尊重的方法或行動?( )
A.是
B.尚可
C.否
3.是否會強迫下屬,回避、客氣或迎合下屬,而以一貫的態度行動?( )
A.是
B.尚可
C.否
4.領導能力發揮的方法是否依情況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
A.是
B.尚可
C.否
5.是否說明職責的目標,并讓下屬認為是自己的目標?( )
A.是
B.尚可
C.否
6.是否聽取下屬對職責目標完成方法的意見,并明確地指出方法,讓下屬都能了解?( )
A.是
B.尚可
C.否
7.是否與下屬討論根據職責目標而制定小組目標或個人目標的必要性,并設法推動下屬去制定?( )
A.是
B.尚可
C.否
8.是否讓下屬根據職責的目標,制定小組目標及個人目標,而且與下屬共同討論并制定?( )
A.是
B.尚可
C.否
9.是否提供下屬在制定目標時所必需的信息、資料?( )
A.是
B.尚可
C.否
10.下屬所制定的目標若與相關部門發生沖突時,是否能與該部門商討協助?( )
A.是
B.尚可
C.否
評分標準
選“是”的計10分,選“尚可”的計5分,選“否”的計3分。
測評結果分析
80~100分:表明你能建立明確的組織目標,下屬能盡力工作以達到高產和高效。
65~79分:表明你能確定部門目標,并較好地讓下屬去參與完成。
64分以下:表明你對部門目標的確定不明確,下屬不能很好地工作,需加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