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端午節掛葛藤的來歷[7](瑤族)

每年端午節,瑤族人家都在門口掛著一條葛藤,表示驅邪避魔確保平安的意思。這個風俗自古流傳到今天。這里面有一段傳說。

相傳瑤族有一個支系,原來也住在平原大地上,他們和其他民族雜居,和睦友好地相處。有一年,窮人起義失敗,官兵追殺過來,村寨遭到血洗,百姓紛紛逃難。

路上,有個瑤族婦女,背著一個五歲的孩子,領著一個三歲的孩子,踉踉蹌蹌,拼命奔逃,來到一座長滿葛藤的山前。后有追兵,前無去路,好不急人哪!她抱起身邊的三歲孩子,緊緊地摟著,流著眼淚,對他講:“孩子啊,莫怪阿媽心狠!拖著你,大家都跑不脫。為了救你哥哥,只好忍心丟下你啦!”那三歲的孩子卻死勁抓住阿媽的腳,哇哇哇地哭個不停,喊著:“阿媽,莫丟下我啊!”

就在這時候,一個白發銀須的老人,順著牽掛的葛藤,從山崖上降落到這個瑤族阿媽面前。他問:“你怎么不背小的孩子反而背大的孩子呢?”

阿媽說:“我背上背的這個是壯族的孩子,抱的這個才是我親生的孩子。”

白發銀須老人覺得奇怪,忙問道:“那你為什么丟掉自己的孩子,去救別人的孩子呢?”

阿媽說:“他的爹媽都被官兵殺了,救了他,留下一根苗,將來報仇雪恨。”她心一橫,把自己的孩子丟在路邊不管。

那白發銀須老人看見這瑤族阿媽舍己救人,十分感動,便攔住去路,對她講:“你莫慌,你順著這根最粗最長的老葛藤爬上去吧。”說罷,他扯住葛藤抖了兩下,旁邊就現出一條山路來!阿媽背著壯族孩子,沿著山路爬了上去。剛爬到山頂,官兵就追到山腳了。阿媽回頭往山下一望,奇怪,那條山路不見了,只看見滿山牽掛著葛藤。她不忍心看官兵糟蹋自己的親生骨肉,便扭頭跑往那邊山里去了。官兵眼看陡壁懸崖牽滿了葛藤,也就撤退了。等阿媽下到山腳一看,更奇怪了:自己的孩子正在那里喝山泉水哩。

阿媽抱起孩子問道:“孩子,你是怎么到這里來的?”

孩子回答:“是那個公公背我飛來的。”

阿媽問:“老公公呢?”

孩子四下張望,怎么也找不到那個白發銀須老公公了。他們自然不會知道那白發銀須老公公是仙翁。

找不見那老公公,他們心里很難過。阿媽又背著五歲的壯族孩子,領著自己三歲的孩子,繼續趕路。走了沒有多少路,他們就來到了一個山谷。在這山谷里,有一個寨子,不少逃難的人都擁到這個寨子里來了。

“阿爸!”三歲的孩子眼睛尖,在人群里一眼認出了自己的爸爸,跑了過去,讓他父親抱了起來。

阿媽覺得奇怪,就問丈夫為什么也跑到這里來了。他說:“起義失敗了,我們被打散了,找不見你們,我就隨逃難的人們一塊到這里來了。”

他也問妻子是怎么來的。她就把路上遇見白發老翁用葛藤解救他們的經過講了。她丈夫聽了,驚訝地講:“哎呀,我們也是靠這位白發銀須老人搭救的呀。是他叫我們幾個年輕力壯的人走在后面,每人拖一把葛藤,清掃路上的腳印,掩護大家撤退。等官兵趕來,踩上葛藤掃過的路,就像毒蛇碰著半邊蓮一樣,怕得趕緊退了兵。”

人們紛紛議論開來。一個老婆婆講:“那個白發銀須老公公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一個老頭子講:“今天是端午節,我看一定是漢人的那個屈原顯圣了,我們瑤人以后也紀念他吧!”年紀最大的長老講:“往后,每年端午節,我們瑤寨的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掛葛藤。它能驅邪避魔確保平安。我們看見葛藤,就會記起仙翁救命的恩德。讓瑤家的子子孫孫永遠紀念他吧!”

就這樣,這個風俗世世代代相傳下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察雅县| 吉木萨尔县| 阿拉善右旗| 深州市| 天气| 延吉市| 甘洛县| 庆安县| 汕头市| 太谷县| 朝阳县| 荔波县| 买车| 静安区| 浦东新区| 黑河市| 锡林郭勒盟| 东港市| 抚顺县| 馆陶县| 日喀则市| 隆昌县| 天门市| 陇西县| 阜平县| 二手房| 青浦区| 庆阳市| 黄陵县| 荣昌县| 南昌县| 库尔勒市| 宾阳县| 莲花县| 小金县| 临清市| 岐山县| 饶阳县| 金平|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