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足跡沒
- 隱滄之吾
- 無愁山人
- 3236字
- 2020-09-10 10:53:03
或者撇開別的欲望,她是不是想要見他活的好好的,從御政殿走出來?
她掂起裙子,衣邊隨著跑起來的步子上下跳躍,如同潭水里的魚。
水至清而無魚。
這才是她的潭水里水清魚少的奧妙。
魚兒在她腳邊游動,她的心跳越發(fā)緊促,她明白此刻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了自己的答案。
她要做一件她從未有膽量做的事。
然而,等到她來到御政殿前的臺階時,卻看到周隱慢慢的走了下來。
他正把劍帶在腰帶上,然后一抬頭,就看到瞿歸云慌張的跑過來。
“六殿下?”
瞿歸云一愣,停下腳步,與他行禮。禮罷,她又打量著周隱。
“殿下是要去哪?”
“……”瞿歸云平復(fù)自己的呼吸回到安寧狀態(tài),然后平靜的道:“去藏書樓。”
“可這條路,卻要遠(yuǎn)些。”周隱看看腳下這條路的通向。
接著,他又言:“我活的好好的。”
瞿歸云抬眼睛,看了一眼周隱,點(diǎn)點(diǎn)頭,反而有些落寞的點(diǎn)點(diǎn)頭。
周隱知道接下來瞿歸云一定會去藏書樓,也就不再問正在轉(zhuǎn)身的她要去哪了。
“不過,殿下為什么要來御政殿?”
瞿歸云愣了一下,然后回頭看向周隱,停了一刻鐘,她不知道如何實話實說的告訴她自己的目的。
“因為,為了我自己。”我自己安心。
周隱看著瞿歸云離開,心中蕩漾著疑慮的滋味。
周隱拐去了藏書樓,瞿歸云果然去了那里,她站在樓頂,在遠(yuǎn)處可以看見她。
她趴在欄桿上,望著遠(yuǎn)方,也不說話,眼睛里有著無法看清楚的請求或者希冀。但都融化在了撒在她眼底的日光里,變成了金燦燦的霞芒。那其實什么都看不到,這全是他看得出來的。
周隱回憩所路上,和習(xí)深文息說起了這件事。
“陛下想留公子為質(zhì)子。”習(xí)深笑笑,摸摸胡子。
“您還笑?”周隱奇怪的看著習(xí)深。
“這有什么,陛下又不能強(qiáng)留。”
“卻有能強(qiáng)留的辦法。”文息幽幽的一句。
“只是如今公子答應(yīng)下給六殿下過生辰,實在不好辦。”習(xí)深微微揚(yáng)了嘴角,看起來意味深長。
“層月臺里有我夢里的那棵大榆樹。”
文息抬眼看了看周隱的表情,竟然悄悄揚(yáng)起了嘴角:“就說過會遇見。”
“什么?”周隱知道文息說的什么,但還是問了一句。
“可那棵樹上還沒有我見到的那個字。”周隱又否定掉。
接著,他又機(jī)靈回來:“剛剛,六殿下還來了御政殿,似是害怕陛下殺了我一樣。”
“……”習(xí)深扭頭看著周隱:“公子覺著,六殿下可信嗎?”
周隱突然遲疑了,他搖搖頭,又點(diǎn)點(diǎn)頭,繞過剛剛的路人,然后繼續(xù)往前走:“她好像什么都不會不回答我,或者有所諱言。”
“難道,公子覺得六殿下毫無防備?”習(xí)深又問。
“不是。她和我談起來的,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話。或者說,大多都是她自己要說的。”周隱搖搖頭,微微皺著眉毛。
“或許,那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就是她想要和別人聊的。”文息抬抬眼睛,之后再也沒抬起過。
周隱扭頭看著文息:“你倒了解她。”他似乎問的有一絲不情愿。
“我知道的,都是府君知道的。”文息果真沒有抬起眼皮。
的確,周隱知道他所知道的。
“可是,她寧可和剛認(rèn)識的人說,也不愿和她那些疼她愛她的婢子說?”周隱有些疑惑的問。
他有兩縷頭發(fā)被風(fēng)帶起來,像是絲線一樣飄在天空之下。
“這是因為越親近的人,越容易按自己心中所想塑造她。”習(xí)深看了一眼文息,又看向周隱。
“甚至是她自己,也不愿和別人說。似是自己也覺得這些東西無關(guān)緊要。”
文息竟然接上了習(xí)深的話。
那縷風(fēng)從他發(fā)下又如絲線般飄到他的發(fā)間。
周隱皺皺眉頭:“太奇怪了。”不知道他指瞿歸云,還是文息。
“宮城里的人都是這樣。”習(xí)深笑笑,朝周隱說著,胡子顫抖兩下。
“不悶嗎?”周隱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滋味,說不上來的滋味。與看到風(fēng)箏斷線后孟欲丞眼里的痛楚一樣的滋味。
“這是六殿下的選擇。”習(xí)深又道。
緊接著,文息也又跟上,盡管他沒有再抬起眼皮,去看著周隱:“是六殿下撇開政治與時局的信,以及她的抉擇。”
周隱看著遠(yuǎn)處憩所漸漸離近,點(diǎn)點(diǎn)頭,下意識的摸摸眉間:“我知道了。”
他還在夢里企圖回想起看到的一切。
包括那把他只看到一個“然”字的扇子。他并不覺得自己會和瞿歸云有什么交際,也不覺得瞿歸云會是夢里那個人,或許都是巧合。
因為他還有放不下的人,而且,瞿歸云總有意料之外的情緒或者行為。
但他想到這,又搖搖頭,好像都在意料之中。
她如若想把他留下,她就是為了大瞿,她這么做理所應(yīng)當(dāng)。把他送走,是她純善,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
話說白意忠還在府中等百里三郎來辭別。
他一直等到了傍晚,才見百里三郎回來。
他換上了自己的虎頭鎧甲,手里握著翠纓寒月槍,頭發(fā)梳整齊了,別在冠里,頭盔在臂膀里抱著,一步一步往前走過來。
“恩公。”他單膝跪地。放下自己的頭盔,還低下了頭。
這頭盔是當(dāng)年百里三郎應(yīng)舉入行伍之時白意忠恩賜給他的,用天山寒鐵削薄箔體打造,上面的鐫刻,紅纓,都顯得英武瀟灑,似乎當(dāng)時的白意忠就想到有一日,百里三郎配得上這只有將軍可以帶的虎頭盔。
“怎么這么晚?”白意忠沒有動容神色,冷冷問。
“我去長歌殿見阿姐。”
“混賬!”白意忠突然猛拍桌案。
“……”百里三郎抬起眼睛,懼色瞬間消逝,被冷峻取代。
“你還敢見你阿姐?你阿姐,你妹妹都被你害得不輕!”
“那恩公還叫阿姐出面?”他斗膽反問。
白意忠沒有回答他,正正衣襟,正要說話,就看見百里三郎又有話說。
“我想再見見阿縈與阿才。”
“你若想害他們,就可以見。尤其是阿縈。岸才,你也不要想。”白意忠冷冷一笑。
“我為什么會害他們,他們可是我的兄弟姐妹。”
“因為陛下對你的成見!你沒得半分你父親的沉穩(wěn)!”白意忠伸出手指著他。
“所以我父親才是家奴,而我是將軍!行兵打仗要的不是如水的性格,要的是如火的干勁!”說著,百里三郎站起身。他昂著頭,看著白意忠。
白意忠站起身,看著他:“你早晚知道,行兵打仗,不僅僅要你的猛勁,你會吃虧的,但別把這個虧吃在鐘鳴關(guān)上!”
“左右都是恩公的鐘鳴關(guān),到頭白家不會落到好處,姐姐也不會!”百里三郎臉色發(fā)白。
“那是因為是你在鐘鳴關(guān)。”白意忠聲音慢慢趨于平靜,如同門外平靜無風(fēng)的夜一樣。
“我在鐘鳴關(guān),誰都靠進(jìn)不了滄元都!”
“你會吃癟的!”白意忠恨鐵不成鋼的咬牙。
“那你為什么把我放出來?”百里三郎抱著頭盔的手漸漸有些松懈。
“因為大瞿有需要你的地方!”
“去他的需要!”他狠狠的將頭盔扔在地上,然后往前一步,瞪著眼睛:“恩公也是大瞿的家奴,我們都是!”
“大瞿是你我的國啊豎子!”白意忠回駁。
“我只想和我相親近的人見面!卻成了我害他們,我記得老夫人的話,我會是災(zāi)星,我會是白家的災(zāi)星!”他冷冷一笑,然后接著說:“我會叫恩公看看,我如何叫白家從吃皇家糧的位子拉到正經(jīng)大功臣位子上!”他狠狠地甩頭,轉(zhuǎn)身往前走去,投身于夜色之中。
白意忠撿起他的頭盔,站在燭火里,看著百里三郎的背影。
白家老仆白努走過來,拱手言:“陛下差明氏恢卿送百里三郎至鐘鳴關(guān)。”
“隨他去吧。今后就看他自己的造化。我也只能做到這了。”
“相公以為,將軍要逆天改命?”
白意忠笑笑,轉(zhuǎn)過身:“說自己是逆天改命的人,只是還沒有發(fā)現(xiàn),那是自己攻克自己命途里的磨難后,與自己的血淚相匹配的結(jié)果。”
“人啊,折幾根肋骨,就長多少新肉,想等著命里的結(jié)果找自己的,都是癡心妄想。”
“百里將軍會看明白的。”
白意忠回頭看了一眼白努,笑笑:“只是早晚罷了。”
“可,將軍此去還會回來嗎?”
白意忠聽了這話,低頭看向手里的頭盔,在燭火下發(fā)著暗暗的寒光。
“回來,就是鐘鳴關(guān)失守的時候,不回來,也是鐘鳴關(guān)失守的時候。咱不能盼著他回來,而是盼著沒有消息從鐘鳴關(guān)傳過來。”白意忠邁著老態(tài)龍鐘的步子,手里捏著他的頭盔,慢慢往后面走去。
白努朝白意忠的背影微微欠身,也邁著緩緩的步子跟去。
第二日一大早,習(xí)深決定叫周隱一個人進(jìn)宮。
“公子一切既然已經(jīng)胸有成竹,記得定然要安排妥當(dāng)。”習(xí)深站在門前,朝周隱囑咐。
周隱點(diǎn)點(diǎn)頭,騎上馬,揚(yáng)起鞭子微微一橫,馬就往前走了。
他心里想著,自己的法術(shù)究竟能不能奏效,或者說,還能不能像上一次那樣順利。畢竟這么久了,他沒有再次有那種感覺,甚至說,在藏書樓,還是東孟,他寧愿相信那是幻術(shù),而不是法術(shù)。
他沒有再接觸到那個水面,或者說,一遇到那個水面,他就會把持不住沉入水底。
自從從東孟回來后,便是如此。他認(rèn)為是因為見到了孟欲丞,或者是孟衣。這些人亂他的心神,叫他總是沒分寸,沒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