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玩越聰明的思維導圖
- (日)永田豐志
- 3171字
- 2020-11-13 12:28:04
1.6 圖解翻譯的六大優點
1.6.1 能夠整理信息,迅速記錄
羅列關鍵詞,傳達力會變弱
同樣的內容,用圖解翻譯記錄比用文字書寫更加迅速,這是圖解翻譯的優點。
用文字傳達內容時,通常需要主語和謂語。沒有主語和謂語的關鍵詞羅列,之后再讀會不明其意。因此,文章中如果數次出現同一個關鍵詞,卻沒有省略,這樣的記錄方法是非常低效的。
圖解翻譯,能以最少的要素傳達大量的信息
圖解翻譯時,只需要將出現過一次的要素用箭頭等標記其相關性,沒有必要反復書寫,因此比用文字記錄要快。這一優點,對于邊理解、邊準確記錄是非常重要的。
在經商、洽談、會議等商務場合,不僅需要做筆記,還有必要準確地向對方傳達自己的疑問和意見。所以,毋庸置疑,做記錄的時間越短越好。
信息能夠從視覺上呈現
比如,記錄下一頁的內容時,思考一下用條目筆記法和用圖解筆記法的不同。條目筆記法是把話題按照順序記下來,需要書寫多次“數據庫”這一關鍵詞。如果用圖解筆記法會怎樣呢?使用圖解筆記法時,“數據庫”這一關鍵詞會被簡單的圖形代替,“替換”這一動詞則用箭頭來表示,從而以較少的筆畫快速完成總結。
同一詞語重復出現時可省略

1.6.2 能夠在短時間內把握復雜問題的整體情況
用文字做筆記,會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就如前面數據庫切換的例子一樣,用文字表現復雜的結構是很困難的。本來很簡單的內容,通過文字描述,反而變得繁瑣了。不管問題原本是什么樣的,如果把它表現得復雜了,探討問題解決方法的思考能力也會被削弱。
將問題模型化,就能夠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
很多問題,如果能將其在某種程度上進行模型化,就能夠從類似問題的解決方法中得到啟發。但是只包含文字的信息無法被模型化。
這時,圖解翻譯就登場了。若能將問題繪制成簡略的模型圖,再和其他模型進行比較分析,就能受到啟發,也容易找到解決方案。你會突然開竅:“啊,原來是這種類型的問題啊。用以前用過的那種方法吧?!?/p>
錯綜復雜的企業和人際關系,用了圖解翻譯后,就會像堀江貴文的夢一樣清晰
很多公司的資本關系是很復雜的,但是如果用圖解去梳理清楚各自的關系,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并總結出彼此實力的對比和關系的深淺。
換成圖解筆記,各個公司的資本關系就一目了然了

根據此圖可知,為了能夠掌控知名的A公司,只要掌控D公司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復雜的資本關系就一目了然了。
1.6.3 能夠發現“遺漏”“脫節”“矛盾”
邏輯思考的基礎“MECE”是什么?
學習過邏輯思考的人,肯定聽過“MECE”這個詞吧?MECE是“無遺漏、無重復”的意思。信息中有遺漏,如果不將其補充完整,就無法把握整體情況;而如果信息中存在重復,在進行后期整理時就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在商務討論中,MECE可以說是需具備的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用“圖”來思考,從視覺上讓信息變得清晰
在以文字為主的信息中,難以發現遺漏和重復的問題。即使是很重要的部分出現矛盾,也很難被發現。
但如果將記錄方式由文字變成圖形,就能夠很容易實現MECE。通過圖解,我們很容易從視覺上發覺遺漏和重復。
也就是說,用圖形來縱觀整體,就能夠憑直覺感受到“哪兒有些奇怪”。原本應有的要素和流程,如果沒有存在于特定的部分,就有遺漏的可能。用文字表達覺察不到的重復、矛盾,使用圖解就可以一目了然。
能夠發現“不足的信息”“矛盾”
通過前一頁的資本關系圖可知:只有我們公司和C公司是A公司的股東,但我們公司和B公司也應該有其他資本注入。那么,這個“其他資本”是誰呢?大家發現了嗎?為了補充這個“發現”,我們提出問題、進行調查,不斷提高圖解的精度。
借助關系圖,發現遺漏、脫節之處

依據矩陣發現遺漏、脫節、矛盾之處

1.6.4 使用圖解記憶比只使用文字記憶牢固百萬倍
圖解翻譯是左右腦聯合作業
正如大家所知,左腦負責掌管語言(也就是文字信息),右腦負責掌管圖像和聲音等非語言信息。前面所說的條目筆記法是用左腦處理信息的。所以,如果只是不斷地書寫關鍵詞,右腦并沒有工作。但是,在大腦中邊輸入信息、邊將其關系用圖解方法記憶下來的圖解翻譯,就能夠讓右腦也一同工作。因此,運用圖解翻譯,在同樣的時間內可以整理更多信息,并能向第三方進行傳達。
右腦的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以上
做工作記錄時使用右腦,不僅傳達的信息量大,而且在記憶穩定性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一般來講,右腦的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以上。
如果是影像,即使經過了幾十年,在提起某些細節時,還是能被人記起。很多記憶高手能夠按順序大量地記憶沒有任何相關性的語言。他們將需要記憶的內容影像化,并為其設立情節,最后才能夠形成記憶。
通過圖像化和關聯強化記憶力
記憶力強化的關鍵是圖像化和建立關聯。圖像化是指將文字和數字等信息轉變成圖、畫、影像來記憶。關聯是指由一幕記憶的再現,喚起其他聯想和記憶的總和。
如果掌握了圖解思考,雖然記憶在短期記憶領域消失了,由于它們殘留在長期記憶里,仍有可能隨時被想起來。
右腦的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以上

左腦被稱為文字腦、數字腦、意識腦。串聯處理一次性的、少量的數據。右腦被稱為影像腦、模擬腦、無意識腦,主要處理大量的并聯信息。
因此,即便是毫無意義的數字的羅列,如果能夠建立關聯和影像化,就能夠被儲存在長期記憶的數據庫中,即使時間流逝,也能夠隨時取用信息。
赫爾曼·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

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繪制的遺忘曲線圖表揭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內容被遺忘的程度。根據此曲線可知,在記憶的初期階段,遺忘率高,時間一長,就呈現不容易被遺忘的趨勢。一般認為,將信息保存于長期記憶中的關鍵是對信息的關聯和影像化。
1.6.5 不斷產生新的觀點
兼備思維導圖優點的圖解翻譯
圖解翻譯不僅能夠有效地記錄、傳達信息,將它作為展開觀點的工具也是十分有效的。
肯定很多人都在使用思維導圖吧?思維導圖,是由東尼·博贊提倡,并在世界范圍內推廣的思考工具。這是一種在中間部分放置主題,再交叉使用圖形和關鍵詞,然后放射狀地展開觀點的繪圖方法。由一個主題不斷聯想到其他主題,并將其連接起來,自然會產生大量觀點。
實際上,圖解翻譯也有著和思維導圖同樣的優點。在圖解翻譯的方法里,最基本的是用長方形和箭頭來表現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因此,如果想要在已有的圖解筆記上追加觀點,只需要追加箭頭和長方形。這與從一個主題放射狀地展開思維導圖的思路是相近的。
用圖形文字、插圖、線條的粗細來強化圖像,看著就是一種享受
在思維導圖里,為了能夠強化主題,推薦使用圖形文字、插圖、粗細不一的線條等來進行修飾。圖解翻譯時,同樣也推薦大家插入上述元素。
圖解翻譯并不需要像思維導圖那樣花費時間,只要能夠簡單、快速地完成圖形即可;但添加上圖形文字、插圖等元素,會令人感覺愉快和真實。在進行了圖解翻譯之后再整體俯瞰圖解時,單是看著被粗細不一的線條和不同的顏色修飾起來的圖形,就是一種享受。
按思維導圖展開“待辦事項清單”

1.6.6 能夠被立刻做成報告或PPT
將做完的筆記變成提案或報告
在用PPT制作提案,或用Word制作報告時,什么內容是最耗費時間的呢?恐怕大多數人都是對“如何匯總材料”“為了能夠讓他人理解,如何將內容圖形化”感到困惑吧?
這樣的困惑,如果習慣了使用圖解翻譯,就會迎刃而解。為什么呢?因為在進行圖解翻譯時使用的基本圖形構件與Office文件里現成的標準圖形全部是一樣的。圖解翻譯做成的筆記,可以被直接挪用到PPT、提案,或是報告里。
由于信息的結構或構造已經被可視化,會讓你的工作效率超群
如果養成了用圖解做筆記的習慣,做PPT時,由于不需急于考慮提案內容的圖形,制作資料的速度就會非常快。把經常用的圖解條目分組,保存在藝術庫里,制作的效率就可能進一步提高。
對不擅長制作PPT的人也有效果
也許有人會說:“我還沒熟練掌握制作PPT呢。”PPT的制作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在母板上排列圖形和文本即可。歸根結底,制作PPT最耗費時間的是考慮“如何將需制作成PPT的內容進行圖形化”。如果能利用圖解翻譯節省這道工序,文件制作就會變得更高效。
試將圖解筆記作為PPT資料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