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炎
急性腸炎起病急劇迅速,多在不潔飲食后數小時內發病。患者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可伴有腹部陣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中醫分型
寒濕型:多因飲食不潔,過食生冷食物或因貪涼露宿、寒濕入侵所致。患者起病較急,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伴腹痛腸鳴、惡寒發熱、全身酸痛、苔薄白或白膩。
濕熱型:多因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過敏性食物,使腸道過敏造成急性腹瀉。起病急驟,一般在進食后數小時內發作,惡心嘔吐、脘腹陣痛,瀉下急迫、糞質瀉下如水樣,嚴重者大便日行十余次,肛門灼痛、糞色黃褐腥臭、舌苔黃膩。
傷食型:多因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潔,積滯胃腸或損傷腸胃所致。惡心厭食,進食后更甚,吐后反舒,陣發性腹痛、瀉下酸臭、急迫不爽、瀉后腹痛稍減、苔厚膩。
飲食宜忌
1.急性腸炎患者病后首先要臥床休息,禁食12小時,以后逐漸進少量流質飲食,如米湯、豆漿、稀粥、面湯等,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2.急性腸炎的癥狀好轉后,可慢慢增加容易消化而且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的攝入,此時進食應盡量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一日進食4~5次為宜。
3.平時不要食用生冷不潔食物,尤其是胃腸敏感、功能不好者。
4.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勿進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內臟,肉類、禽類、蛋類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
生活保健
1.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使脾旺不易受邪。
2.保持心情舒暢,使腸胃功能維持平衡。
3.腹瀉嚴重伴脫水者,要及時送醫院給予靜脈輸液治療。

4.切勿亂用止瀉藥。因為止瀉藥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腸內容物滯留在腸內,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腸炎,服用止瀉劑易使細菌產生的毒素延遲排出,從而使腸道對毒素的吸收增多,加重病情。
5.平時腹瀉的患者,切勿濫用抗生素,以免抗生素殺死腸胃內的有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