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五臟說養生:《黃帝內經》中的“清調補”五行養生觀
- 陳大為
- 339字
- 2020-12-04 15:36:55
二、調(和調)
無論中西醫采取多么高明的治療手段,多么先進的治療儀器,都會在治愈后留下或多或少的邪毒垃圾(副作用),甚至于復發癥、并發癥,例如按照西醫診斷方式需要終身服藥的糖尿病、高血壓,再如反復發作的心臟病、婦科炎癥、鼻炎等慢性疾病。大家都見過消防隊滅火,幾經努力,最終大火雖然滅了,但現場一片狼籍,所以說,清潔之后一定要調節。
若要人活天年,獲得健康,僅僅靠某一個步驟是不夠的,大醫學家張仲景提出了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大多數疾病的徹底治愈,是多方法、多步驟共同調節的結果,最終達到人體內“正氣”與外界“邪氣”的“和調”;人體內五臟六腑功能上的“和調”;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和調”。
因此,清調補五行養生觀的第二步,就是為了達到“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調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