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聽課的秘密
“英子,恭喜你,又得獎了!”
“英子,你真棒!每回都有出色的表現。”
小天在一旁看著,又是高興,又有點兒嫉妒。他和英子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別人都說他們是青梅竹馬,確實,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到現在,一直是同班同學。
不過,英子成績優異,每年都是三好學生,而他則成績平平。其實英子也是一個非常愛玩的女孩,她經常組織同學去某個地方游玩,對娛樂界的信息也知道得很多,凡是聚會,一般都不會缺席。
但是,每次考試之前,當其他同學忙得焦頭爛額時,英子卻優哉游哉地照常聽歌,看課外讀物,而且晚上從不熬夜。
很多同學都覺得非常神奇。其實小天心里也很佩服英子,只是口頭不說而已。
小天覺得,有必要偵察一下英子是怎么學習的了。

英子回家了,也只是正常地吃飯、學習、休息,并沒有熬夜。
周末,英子沒有去上輔導班。
英子很少買參考書。
到底有什么秘訣呢?小天終于沉不住氣了。這天,他主動跟英子一起回家。快到家的時候,他說:“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怎么了?”英子對小天微笑著。
“你的成績一直很好,難道沒有什么秘訣嗎?”
“我學習努力啊!”英子笑著說。
“有些人比你更努力更用功,但是成績還是不如你好。”
英子想了一會兒,說:“你真的想知道我的秘訣?那好吧,明天上課時,不要分神,好好注意看我,知道了嗎?”
小天覺得莫名其妙,但還是點點頭。
第二天,上課時間到了,小天心里一直有著一個大大的問號,他便偶爾趁老師不注意時觀察英子,只看見英子一直非常專注地在聽老師講課。
“到底叫我看什么啊?”小天想。英子聽得非常入神,不時記下一些東西。當老師讓同學問問題時,英子總能想到一些問題,并積極提問。
有時有同學開玩笑,整個教室鬧哄哄的,英子也不會趁機跟著玩鬧或聊天。
英子在上課時,一直沒有看過小天一眼,只是專心地聽老師講課。
在上語文、數學、物理、英語課時,英子的態度和表情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好像整個教室只有她自己和老師,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有在老師講了笑話時,她才露出淺淺的微笑。
剎那間小天想通了:“沒錯,就是注意力集中!英子在讀書時,從來不被別的事情打擾,她總是全神貫注,絕不會胡思亂想。這就是她要告訴我的秘訣吧,其實我應該早知道的啊!”
小天想著,很開心地笑了一下。突然,小天的頭被打了一下。
“小天!你在想什么?”不知什么時候,老師已站在小天的前面,還輕輕敲了一下小天的頭。其他同學都往這邊看,此刻正在笑呢。
“小天,怪不得今天這么安靜,原來是被英子吸引住了。”原來老師發現,上課的時候,小天一直望著英子偷偷微笑。英子這時候也回頭看了一下小天。小天一邊用手撫摸著剛被老師敲過的頭,一邊望著英子的笑臉,不好意思地笑了。
“哦!看看你,怎么還是傻傻的……”老師又敲了一下小天的頭。
小天扮了個鬼臉,假裝很疼似的齜牙咧嘴,心里卻真的很高興,因為今天他終于知道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秘密。
1.了解上課分心的原因
某中學的一個班級中有些學生上課精神不集中。老師為了讓大家認識到注意力分散的害處,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大家每天走教室左側的樓梯許多趟,那么哪位同學能回答一下,樓梯一共有多少級臺階?”全班學生面面相覷,竟無一人舉手。老師接著說:“你們雖然每天幾次走過樓梯,但由于走的時候沒有留神注意,所以記不得有多少級臺階。同樣的道理,大家每天聽老師講課,但如果聽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照樣也記不住。生活中不僅有‘熟視無睹’,也有‘熟聞不記’啊!”
我們經常說的分心,就是在聽課時注意力被別的事情吸引過去,離開了聽課的內容。例如,有個同學上課時思想正在開小差,當老師叫他名字的時候,他竟然沒有聽見,一臉漠然,東張西望,甚至問他的同桌:“老師在叫誰啊?”結果引起全班同學哄笑。
上課分心就無法專心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這是學習的最大障礙之一。要想克服分心的毛病,必須首先了解分心的原因:
(1)外部環境刺激。
外部環境刺激往往是引起分心的主要原因。例如:突然下陣雨了,同學們都沒有帶雨具,總盼著雨停,因此上課時會時常向外看。講臺上的粉筆掉在了地上,淘氣的同學小聲說了一句:“地震了!”引起其他同學的不安。教室外正在上體育課的班級不時響起的哨聲,使一些同學想起了昨天晚上那場精彩的足球賽,雖然人在教室里坐著,心早就跑到足球場上去了……
在課堂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也會使我們分心,而且影響可能會更大。
例如:有的學生不服老師的教育和管理,與老師吵了起來;有的同學說悄悄話,使旁邊的同學無法聽課;在課堂上學生之間因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使老師無法講課……
(2)心理原因。
心理原因也是引起分心的重要因素。有些同學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想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有趣事情。例如:有的學生腦子里浮現出前一段時間看過的電影或電視劇的畫面,想到精彩處竟忍不住笑出了聲,有時還情不自禁地與旁邊的同學討論一下,不僅自己不能聽好課,也影響了別人聽課。
有的同學在課上總是想自己課下將要做的事情。例如:晚上要跟家人去親戚家做客,過兩天的校運動會自己應該怎樣跑才能為班級爭光……

(3)身體不好或精神不振。
身體不好或精神不振也是引起上課分心的原因。比如有些同學沒有吃早點的習慣,到第三節課就餓了,怎么下定決心也提不起精神;有些同學晚上看電視看得太晚,睡眠不夠,上課時趴在桌上睡著了,還總做一些奇怪的夢;也有些同學體弱多病,感冒了,咳嗽了,這些都會影響聽課的效果……
同學們,你們上課分心是屬于哪一種原因呢?找出原因,自己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辦法克服了。
2.克服上課分心的壞毛病
找出上課容易分心、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原因后,我們應該想辦法來克服這個不好的習慣。下面有幾種措施,不妨試一試:
(1)克服外界干擾,養成鬧中取靜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中,常常有不少的內因或外因干擾,使我們難以集中精力學習。良好的環境固然重要,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有些客觀條件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因此掌握“鬧中取靜”的本領更加重要。這種本領完全是通過練習而鍛煉出來的。比如,有人為了鍛煉“鬧中取靜”的本領,就故意蹲在繁雜的集市或公園看書。當然,開始時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功。在現代的城市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更多因素的刺激,如汽車、電視、錄音機的聲音或吵鬧聲、工地施工的聲音等,如果改變不了這些外界刺激的話,千萬不要心浮氣躁,一定要靜下來,投入到學習中去。不去想它,因為可能過一會兒,當你適應之后就感覺不到它了。
在吵鬧的環境里,為了抵制分心,你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閱讀不同內容的書籍。具體說來,可以這樣做:
①在安靜的環境里,可以默讀;而在嘈雜的環境里,就采用朗讀和記筆記的方式來應對。
②在安靜的環境下,讀課文、做練習題;而在喧鬧的環境下,看看文藝作品、讀報紙雜志等。
③利用安靜的環境精讀、細思;而在紛亂的情況下,粗讀、瀏覽等。
(2)加強意志鍛煉,做支配注意力的主人。
在學習中,我們除了會遇到外界的刺激,還會受到內部因素的干擾,如情緒低落、身體欠佳、不良習慣等,這些更容易使我們分心。因此,我們要學會以堅強的意志同一切干擾因素作斗爭。漢朝杰出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后,仍忍受屈辱,在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用堅強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情感,集中精力撰寫史書,歷經十多載,終于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巨著——《史記》。

東漢時,經學大師馬融聚徒講學,很重視培養學生專心致志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他特意在自己座位后設一道絳紗帳,帳后排列一班歌女。他要求學生們認真聽講,目不斜視。他的學生鄭玄做得最好,聽講四年,始終埋首于學業,未曾看歌女一眼。馬融夸道:“優生之眾,真心向學而端坐未斜者,唯鄭玄一人而已。”鄭玄后來成為古代經學集大成者,史稱“鄭學”。
(3)注意休息。
人在疲勞的時候是很難集中注意力的,所以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時全力以赴,休息時盡情娛樂。
(4)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
在聽課時如果你遇到了聽不懂的內容,千萬不要停下來,卡在那里,脫離老師講課的軌道,這時候你應該在不理解的地方標個記號,然后接著聽老師講課的內容。等到下課后,再去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理解的問題。
(5)放松心情。
如果你在上課時,老是胡思亂想,靜不下心來,那么,這時候你就先不要強迫自己聽課,而是閉上眼睛,全身放松,緩慢呼吸,盡量排除其他念頭,全神貫注地數自己呼吸的次數。這樣大約3分鐘后,再開始聽課,這時你就會集中你的注意力了。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各種分散注意力的干擾,不能產生怨恨、煩惱、氣憤的情緒,一定要泰然處之。只有通過內心的干擾,環境的干擾才能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如果對分散注意力的刺激產生怨恨等情緒,那么,這樣只能比刺激本身更強烈地分散人的注意力。所以內心的沉靜比環境的安靜更重要。晉朝陶淵明的《飲酒》詩中有這樣的句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懷坦蕩寬闊,也就覺得環境安靜了。
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勸學》中說:“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強調的正是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想獲得好的記憶,請記住這條古老的遺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