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所謀之事

王族永遠是很微妙的,大部分時間四大家族都會默契的聯手壓制王族,但是此時這種情況,王族的決定又關乎重要,如今是三票對兩票的形式,六大國輔大臣,只有一人是王族的,也是因為十幾年前四大世家的爭斗以及王族之間幾個雄才偉略的人物出現,在陳余兩族激烈的爭斗下,

余氏最后敗下陣來,最嚴重的便是丟了一個國輔大臣的席位,讓本來只能在三比三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一點制衡作用的王族起了作用,由于不能讓陳氏過于強大,占到第三席,幾家爭斗之后被王族乘虛而入占了一席,當然余家敗下陣來,和當年李氏家族在背后擺了一道是極為關鍵的,所以這些年余氏最恨的不是正面沖撞的陳家,而是背后捅刀的李家

上位的便是如今齊王的十三王叔弈博君田錫歷,田錫歷便是當年王族幾個天縱之才之一,王族如今漸漸的崛起也和他密不可分,大齊爵位便是以君爵最高,而且只有田氏子弟可以受封,如今大齊擁有君爵的只有這位田錫歷,王族在京都之中,田氏宗親便是已田錫歷馬首是瞻。其實田錫歷如今也不過三十余歲,比起當今齊王都要小上很多,但是輩分上卻是當今齊王的十三王叔。

王族自然希望四大世家能夠像當年一般內斗,王族好悄無聲息的慢慢崛起,坐收漁翁之利,但是又不希望其中哪家過于強大,如今的李家又不想當年急于求成的余家一樣,與陳家斗得水火不容。反而照這種情況下去,陳家會越來越坐大,如若齊,楚真的開戰,阮,李兩家勢力消損,朝堂之上必將會出現一面倒的結果,恐怕陳氏會轉過頭來對付王族。

“臣也以為應當派遣使者出使楚國,至于原因所在,恐怕要等使者到了楚國才能詳知其因。”陳伯言聽后也無任何反應,倒是陳伯琳微微有些不悅,本來以為王族必定會反對解令,沒想到王族權衡利弊之下選擇了和談。

“老臣也以為應當出使楚國,免起刀兵之爭。”陳伯言總算完整的說完一句話,只是顯得很是有氣無力,說完便又重重的咳嗽了起來。陳伯琳自然明白各家立場已經很鮮明了,陳家已經多說無益,陳伯言不過順水推舟罷了。

“那么派遣何人去和談呢?”田宥炎又是淡淡的甩出一句。外交之事自然是有禮部主管,若是平時,議政閣只要將詔令草擬好,齊王蓋上璽印,禮部便會開始統籌,但是這件事情卻非乎尋常,稍有不慎,齊楚便會兵戎相見,齊國更可能會腹背受敵。

就算禮部的最高長官禮部主丞此次都沒有資格擔當主使之位。主使之位當然得是有四大世家的核心人物,而且官面上的身份也要比主丞高。齊國采用的是一閣六部制,官位除了國輔大臣,接下去便是京都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主丞,然后便是各部協丞,主簿以及長史等等。除了這幾位國輔大臣官位比禮部主丞還要大的根本就找不出了,不過大齊還保留了爵位制,分為君,公,伯,侯,紳,五等,紳又分為國,郡,縣,鄉四級。

齊國受封君爵唯獨只有田錫厲一人,田錫歷所代表的是王族,而且身份尊貴,本應是最好的人選,但是四大世家此時可不會同意田錫歷去和楚國和談,因為此次和楚國和談必定需要一些籌碼,誰都不知道楚國會除了解除禁令以外開出哪些條件,一旦正使之位選定,代表齊國出使了,那么使團和楚國的任何協議齊國都需履行,這是百年來四大家族治理齊國的規則,在對外方面必須一致才能保證齊國的威望,否則便是一盤散沙。主使和副使都是需要好好權衡利弊之后才能選定。

“諸位愛卿,和談之事既已定奪,那么使者之選明日早朝再議吧。”田宥炎早已泛起淡淡倦意,打了個哈欠,懶洋洋道。

“臣等告退。”六人起身告退,便陸陸續續出了儀政閣,李煌明也不逗留便直接大步出了議政閣。余修治與阮閏年則默契的并肩落后幾步,想必今晚是要一同去其中一人的府邸好好參詳此事了。陳伯琳則扶著顫顫巍巍,咳嗽不止的陳伯言慢慢出了重機閣,田錫歷慢悠悠的跟在陳伯言之后才緩緩行了出來。

“誠南公可要多加休息,注意調養啊。”田錫歷在背后朗聲關切道。陳伯言,陳伯琳兩人聞言剛走了一介臺階便同時駐足到了臺階上,田錫歷向前慢悠悠的走了幾步,往下徐徐下了一介臺階便也負手而立。月光映在那身銀白紅邊的錦袍之上,襯著八粱銀冠,顯得更加的豐神俊朗,氣宇軒昂。陳伯琳不禁暗嘆:不愧被尊為列國四君子之首,的確是氣度非凡,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氣定神閑,縱使自己與他相比也有些黯然失色。

直至余修治和阮閏年兩人并肩走出宮殿正門,田錫歷才微微側頭,開口道:“不知二位國老心中可有人選?”

“奕博君呢,可有人選?”陳伯琳回過神來,淡淡的反問道。

“哈哈,哈哈。”田錫歷笑了笑,一字一句道:“本君想推舉禮部的主丞,陳大人。”禮部主丞陳伯渠是陳伯琳的弟弟,陳家的老四,自然也是陳氏家族的核心人物之一。六部之中自然也是四大世家勢力縱橫交錯,包括王族在內,哪家也沒有能力說能完全控制哪部,相對而言陳家在禮,吏兩部的勢力較大,控制較強些。

老四?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陳伯琳不禁微微蹙起了眉頭,此次和談恐怕只有他們陳家是不愿意看到的,這次李,阮兩家肯定是鐵了心不會讓他們陳氏的人擔任主使之職的,甚至在副使得人選上都會爭不到,而且余氏的態度,恐怕也是要力挺阮家了。田錫歷剛才的態度明明是支持和談的,難道此時要變卦,他到底意欲何為?

“不知愚弟能堪當何任呢。”出使楚國除了一個正使,想必還要幾個副使,陳伯琳自然是想探探田錫歷的態度,若是田錫歷推選陳伯渠為主使,那么此事變數就多的多了。

“陳主丞生性穩重,又通邦交禮儀之事,本君很愿意與陳主丞一同擔當副使之職。”

“哦?”陳伯琳不禁提起了幾分興趣,這個奕博君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連他自己都要屈居副使, 本來以為無非兩種可能,田錫歷明面上贊同和談,到時候和他陳家聯手支持陳伯渠為主使,到了楚國必然不解禁令,交惡楚國,到時退無可退。逼著齊楚開戰,耗損阮,李兩族勢力,王族也能趁火打劫。

第二種可能,無非陳家支持推選王族中人為主使,王族作為交換支持陳伯渠,能占一副使,廢除和不廢除禁令,他王族都有和兩邊交涉的籌碼,能為王族索取一部分利益。陳伯琳暗暗盤算著這個奕博君本來的想法,但是此時奕博君說的和他想的兩種可能都不相符。那么他也要屈居副使,何人可以擔當主使?

“楚蠻聯燕欺我大齊,我大齊乃禮儀之邦,圣典有云,先禮后兵也。”田錫歷這一說,陳伯琳更加有了興趣,這個奕博君饒了這么大一圈到底目的何在,齊楚開戰最有利的便是陳族,他奕博君到底想干什么。

田錫歷抬頭望了望秋月,星空浩瀚,月盤缺了小小一角,中秋將至。嘆了口氣道:“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啊。”七國之間兩百余年的和平,倒也誕生了一批批詩詞歌賦的大家來。諸多曠世之作都在這些年相繼誕生。想比之下趙,魏兩國文風靡行。此詩便是遠離故土的魏人所做。是講述思念兄弟,故土之情。

本如老僧入定一般一言未發的陳伯言突然眼中閃過一抹厲色,而后雙眼又頓失色彩,連連重咳起來,不言不語,一步一步便自顧走下臺階,陳伯琳本還處在思考之中,見自己大哥突然往下走去,似乎沒有與奕博君合作之意,便也連忙下去攙扶,朝著弈博君致了一個歉意的眼色。

雖然近幾年陳伯言重病纏身,表面無心理事,但是誰都知道陳家大事還得由陳伯言做主。

陳伯琳雖然上前攙扶,但是心中卻也不解,陳伯言微微瞇起雙眼,冷冷道:“放龍入海,縱虎歸山,后欲治之,其可得乎?伯琳,日后切記不可因小失大。”陳伯琳雖然半懂未懂,但是近幾年陳家大小事務,包括朝堂之事,都由他在處理,陳伯言鮮有意見,最多提點幾句,想是他所做之事陳伯言都是相較滿意的。難道和王族聯手,趁機同時打壓正在蒸蒸日上的李家和日漸衰落的余家有什么不妥之處?

陳伯言說話隨輕,但是不過離田錫歷所立五,六階而已,加上此時夜深人靜,田錫厲自然能清清楚楚所聽陳伯言所說之話,看著這個干癟蒼老的背陰,不禁嘴角微微抽搐,眼中滿是憤恨。這座震山石一日不除,恐怕他王族難以翻身。

陳伯言也不想言明,想必就算他言明一切,告訴陳伯琳,田錫歷所謀之事,恐怕也只會換來陳伯琳的嗤之以鼻。當年陳伯琳不過還是個留戀煙花之地的浪蕩公子,并沒有參與朝堂之事,自然沒有機會目睹當年那人的風采,那人的氣勢,那人的魅力,那人立于朝堂的妙語措辭,那人如何步步為營的分化四大世家,那人如何合縱,連橫列國,以外之勢,借內之力,借力打力打開王族的一片局面。若不是他及時發現,如若任由局勢發展下去,恐怕后果早已不堪設想,說不定他陳家已經消失在齊國的廟堂之上,王族極有可能已經控制住齊國的大勢了。

不過并不能證明他就強過那人,若不是他當年處于優勢,那人處于劣勢,恐怕鹿死誰手,尚可未知了。每每想起那人的天縱之才和種種的妙算天機,陳伯言都心有余悸。如今田錫歷處心積慮,不惜一切想要借助此事聯合陳家來換取那人擔任主使,便是要將那人再次推上廟堂。想想此人在整個王族乃至天下臣民的威望,想想不可一世,傲立群雄的田錫歷都念念不忘此人,要知道此人若是一出,田錫歷在整個王族就只能退居第二,但是田錫歷仍是義無反顧。

想到此處,陳伯言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切不能因為任何事情再讓那人能有機會把大齊翻江倒海了。此事就算利益最大化也不過是削減李,阮兩家勢力,比起那人來,差得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博白县| 宝鸡市| 珠海市| 景泰县| 喀喇沁旗| 宁乡县| 正安县| 马公市| 拉萨市| 申扎县| 佛山市| 嫩江县| 西峡县| 枝江市| 石门县| 临高县| 古丈县| 盱眙县| 寻甸| 宁蒗| 那坡县| 凉城县| 隆林| 囊谦县| 高邑县| 武宣县| 昌吉市| 龙山县| 长白| 鄂州市| 泸水县| 太保市| 青冈县| 璧山县| 土默特右旗| 泗水县| 玉屏| 涟水县| 闽侯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