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陳姓人和外來戶
書名: 大明鬼才作者名: 韓三浦本章字數: 3052字更新時間: 2020-10-23 22:53:27
群峰環繞的繡湖,和繡湖旁的大安寺塔,此二者對于義烏人來說,就是家鄉的象征。
而驛樓晚照,煙市曉鐘,花島紅云,柳洲畫舫,湖亭漁市,畫橋系馬,松梢落月,荷蕩驚鷗,這繡湖八景,對于世代居住于此,已達百年之久的陳氏一族來說,更是一段難割難舍的故土情結。
繡湖周圍,農田密布,湖畔有東、中、西三條水渠。
為避免百姓因田爭水,不知道在哪朝哪代,在哪位老爺的英明主持之下,根據各戶的田畝進行了均分。
現如今,經過近百年的傳轉,西邊水渠二十七戶共三百四十三畝良田之中,有足足十五戶,近二百畝的土地已然姓陳了。陳氏家族的族人們,也自然而然的,從外來戶,變成了土著居民。
人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那么理所當然,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有數不清的勾心斗角,血雨腥風。別看這二百畝良田在整個大明里頭,所覆蓋的面積算不得多大,能養活的人口也有限得很,但就是這芝麻綠豆大小的一塊地方,平日里,磕磕碰碰,爭爭奪奪,多了去了。
往日,有陳頌恩在家中鎮著的時候,陳翰功壓根兒就沒覺得,自己這幫親戚有什么廣大神通。不過就是張家長李家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罷了。想來,以他那個偷偷摸摸的學,也能學出個縣案首的本事,處理起來,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但自從陳頌恩甩甩袖子出去旅游了,陳翰功才算是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不掌事不知道是非多!族長這個位子,可不是誰想當,就能當得了的。沒本事,就算你是長房嫡孫又如何?照樣折騰死你個小王八羔子。
“裘神醫,我還有多久,才能下床活動?。俊标惣掖笤?,西廂房靠南側第一間的臥室里,陳翰功平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床頂,有氣無力地問道。
“唔,這個可不好說啊?!濒美芍须p手在陳翰功的腿骨上慢慢摸索了一陣,轉而,收回手來,輕輕捋了捋頜下的三縷美髯,沉吟半晌,道,“小二爺,俗話說呢,傷筋動骨一百天。您這才躺了不到一個月,怎么就呆不住啦?您要聽勸,要好生修養,這樣才能好得快啊。如若總是像昨日一般,偷偷起身。那老朽就算是扁鵲再世,華佗重生,也永遠治不好您的腿了?!?
“唉喲,我知道,我知道。”陳翰功不待裘郎中說完,便一把扯過被子,蒙住了腦袋,煩躁地下了逐客令,“裘神醫,您放心就是了,我保證聽您的話,再不亂動了。這還不行么?您一會兒還有事情吧?快去吧,快去吧,別耽誤了事情。大哥!幫我送下裘神醫。”
陳翰功的大哥,十五歲的長房長孫陳翰元,別的本事沒有,聽話的能耐倒是一流的。聽見弟弟在屋中喊到自己,連忙進了屋來。
裘郎中見狀不禁嘆了口氣,無奈地起身,一邊在陳翰元的指引下向外走,一邊趁機向這老實人發牢騷:“我說老大啊,你這個做哥哥的,可得好好管管你家那位小爺了。整日里,就任由他這么胡折騰,那傷勢若是惡化了,可怎么得了???趁著現在天氣還冷,還不好好的養傷。若是等天氣熱些了,傷口發炎潰爛,那還有得治么?!”
老實人果真是老實人,裘郎中稍微這么夸大一番,就把陳翰元給嚇住了。聽罷裘郎中的話,陳翰元連忙上前扯住他的衣袖,央求道:“裘神醫,您行行好!您是咱繡湖邊上最好的郎中了,可不能不管我弟弟??!我一定看住他,一定看住他,再不讓他胡來就是了?!?
裘郎中聞言,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接過陳翰元奉上的診金,揚長而去。
陳翰元將裘郎中送出幾里,直到那老頭幾番堅持,執意要他回去。他這才停下了腳步,眼看著人家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中,方才轉過身,徑自歸家。
陳翰元一路低頭想著心事,走到家門口時,剛一推門,卻猛地聽聞里面似乎隱隱有爭吵的聲音。翰邦、翰卿二人,這個時辰還沒有下學,家中應當只有陳翰功一人才對。既然是一個人,又怎么會有爭吵的聲音呢?想到這兒,陳翰元不禁心頭一緊,腳下不知不覺的加快了速度。
走進院中,屋內的爭吵聲已然清晰于耳。
“今年咱們繡湖周圍大旱,族長都說了,要同心協力,共渡難關。誰想到,這個家伙,竟然在自家的院里打了一口深井!這下可好,水都流到他們家去了,讓我們這些人怎么過活?要我說啊,這些外來戶,就沒安什么好心眼兒。小二爺,族長可是把咱們這一大家子全交給您了,您得給咱們個公道才行!”
“哪兒來那么多公道啊?”連日來的鄰里紛爭已經讓陳翰功聽得無比心煩了,此時聽罷,更是瞇著眼睛,隨口嘟囔了這么一聲。
聲音很輕,除了剛剛他自己之外,怕是再沒有第二個人聽到。
那位族親見他的嘴巴輕輕動了下,卻并沒有聽到他在說什么,剛想發問,只見陳翰元已經推開屋門,走了進來。
“老大,你來的正好,快來給我們評評理!”那位從進屋開始,就一直沒怎么說話的族親看到陳翰元走進來,便連忙上前拉住了他??此@番的做派,似乎平日里就跟陳翰元很熟絡的樣子。
“額……我?”陳翰元瞪大眼睛,詫異地看看那位族親,再轉頭看看閉目不語的弟弟,一時間竟不知所措。
這兩位族親,都是而立之年。
剛剛一直在屋中滔滔不絕,對著陳翰功好一通告狀的那位,名叫陳永慶。身量高挑,體格卻十分瘦弱,彎腰站在陳翰功面前的時候,活像一根熟透了的麥穗兒。平素里就喜歡東逛西晃,走街串巷的打聽些小道消息。然后再趁著逛來晃去的機會,添油加醋的宣揚出去。
陳翰功討厭長舌婦一般的陳永慶,陳永慶卻對從小就文采斐然的陳翰功佩服之至。陳頌恩離家郊游之后,便成了陳氏家族“二爺黨”為數不多幾個骨干成員之一。
與之相反,那位看見陳翰元就像是看見親人一般的族親,則是個無比堅定的“大爺黨”。他名叫曹況,本是浦江縣人,幾年前家鄉遭災,逃難到此,為了生計,不得不入贅陳家。此人敢于任事,常常替外姓人出頭,隱隱間已經成為了那些所謂的“外來戶”的主心骨。
曹況其人,有勇,而并非無智。
他心中十分明白,一個外姓人,想要在這繡湖西渠邊活下去,就必須依附在陳家的身邊。而整個陳家,最有權勢的,莫過于是陳翰元和陳翰功兄弟兩個。不為別的,只是因為這兩百多畝田地,表面上是各家各戶的。實際上,卻都是人家哥倆兒祖上傳下來的田產。不過是人家有錢,而且大方,對同宗同族的親戚,從來都不計較那點兒租子罷了。
陳翰功是陳頌恩點名指定的“代理族長”,在陳氏一族之中可謂是眾望所歸,陳姓人家至少有七成半都是“二爺黨”。若是依附在他的身邊,當然能夠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但那樣被人歧視壓制的日子,卻實在是不大好過。
因此,在曹況等人的籌劃下,“大爺黨”光榮成立。這群外來戶,決定將陳翰功的大哥陳翰元推上陳氏族長的寶座,進而靠著擁立之功,強壓陳氏族人一頭。到那個時候,外姓人就可以揚眉吐氣,好好過兩天舒心的好日子了。
于是,也就有了曹況擅自在自家院里挖井,故意挑起鄰里紛爭。進而被陳永慶很湊巧的發現了,強拉著他,跑到陳家大院來評理。
這件事,往小了說,叫鄰里糾紛;往大了說,實際上,就是陳氏族人和外姓人之間的派系紛爭。
可曹況等人千算萬算卻算差了一點,陳翰元別說當什么圣明天子,幫他們改朝換代了。就算是當個阿斗,他都不夠格。人家阿斗還是蜀漢江山的唯一繼承人呢,他陳翰元卻有個比他更有繼承權的親弟弟。
此時屋內的狀況,實在是說不出的詭異。
曹況滿懷期待的看著陳翰元,陳翰元傻愣愣的看著陳永慶,陳永慶眼淚汪汪的看著陳翰功,陳翰功呢?則閉著眼睛,專心致志的準備做他的春秋大夢。唉,若是真的能就這么一睡不起才好呢!他還真是懶得理這些沒頭沒尾的破事兒了。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陳翰功迷迷糊糊之中,就快要跟周公的小女兒接上頭了的時候,卻陡然聽到門外傳來一個震耳欲聾的喊聲:“二哥!我來看你了!”
陳翰功登時被嚇得渾身一激靈,若不是他那條左腿還廢著,絲毫使不上力氣,他非得從床上蹦下來不可。
屋內的其他三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大嗓門兒給嚇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人嚇人,嚇死人,古人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