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財產,或一個人擁有的東西

偉大的幸福論導師伊壁鳩魯將人類的需求準確且精當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自然的和必要的需求,當不滿足時,會產生痛苦。只有食物和衣服屬于這類需求,這些是很容易滿足的。第二類需求雖然是自然的,但并不是必需的,例如某些感官需求。

然而,我可以補充的是,在第歐根尼·拉爾修所著的《名哲言行錄》中,伊壁鳩魯并沒有提到他所指的是哪種感官。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對他的學說的敘述比原版更加明確和準確。這些都是更難滿足的需求。第三類是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需求,那就是對奢侈、揮霍、炫耀和豪華的追求,這些永遠沒有盡頭,也很難滿足。[58]

即便不是不可能,我們也很難為對財富的欲望做一個合情合理的限制,因為沒有絕對或確定的財富數量可以使一個人滿足。數量總是相對的,也就是說,只要能維持他想要的和他得到的東西之間的一定比例就可以了。因為僅僅以一個人得到的東西,而不是他期望得到的東西來衡量一個人的幸福,就像試圖表達一個只有分子而沒有分母的分數一樣徒勞。

一個人不想得到的東西,也就無所謂失去;沒有它們,他也一樣快樂。而另一個人可能擁有一百倍的東西,但他感到很痛苦,因為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事實上,在這里,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范圍,他會期待盡可能多得到他認為自己可以得到的東西。如果他范圍內的一個目標看起來像是他可以自信地指望得到它,那么他是快樂的;但是如果困難阻礙了他,他就是痛苦的。在他視野之外的東西,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

因此,富人的巨大財富不會激怒窮人;相反,富人希望落空的時候,不會因為手上擁有的所有財富而獲得安慰。財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會變得越渴;名聲也是如此。倘若一個人喪失了財富和成功,但是一旦挺過第一波陣痛,他的性情就會變得和以前一樣。這是因為,一旦命運減少了他的財產的數量,他自己就會立即降低他對財產的要求。

但是,當不幸降臨到我們身上時,減少要求的數量才是最為痛苦的。然而一旦我們這樣做了,痛苦就變得越來越少,直到再也感覺不到,就像愈合了的舊傷口。相反,當好運降臨到我們身上時,我們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為沒有什么可以約束它;它的樂趣就在于這種膨脹的感覺之中。

但是,好運持續的時間并不比過程本身更長,當擴張完成時,快樂就停止了。我們已經習慣了增加要求,因此對滿足這些要求的大量財富反倒變得無動于衷。《奧德賽》中有一段說明了這一事實,我可以引用其中幾行:

住在地上的人的想法,

如同神和人之父所賜給他的日子一樣,

陰晴不定。[59]

當我們不斷提高我們的要求,但是又無力滿足這些要求的時候,不滿就產生了。人類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并且總是圍著這些需求轉,對財富的尊重甚至崇拜勝過世界上其他任何東西,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們同樣不應該感到奇怪的是,財富的增長被當成生活中唯一的好事,其他所有東西都被拋到一邊——例如哲學就被那些宣稱信奉它的人所拋棄。

人們常常因為最渴望的是金錢,對金錢的愛勝過一切而受到責備。但是人們愛它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金錢就像不知疲倦的普羅透斯[60],總是準備把自己變成人們飄忽不定的愿望或各種各樣的欲望暫時指定的對象。其他的一切只能滿足一個愿望、一個需求:饑腸轆轆時的食物,身強力壯時的烈酒,生病之時的藥物,寒冬時的皮草,年輕時的云雨之歡,等等。它們的好處是相對的。金錢本身是絕對好的,因為它不僅是對某一特定需求的具體滿足,而是對所有需求的抽象滿足。

如果一個人有獨立的財富,他應該把它看作是抵御他可能會遇到的許多邪惡和不幸的堡壘;他不應該把它看作是給他許可,去獲得他能從這個世界上得到的快樂,或者是使他有義務這樣花掉它。那些不是生來就有的財富,但最終通過運用他們所擁有的天賦而獲得一大筆財富的人,幾乎總是會認為他們的才華就是他們的資本,他們所獲得的錢僅僅是他們從中獲得的利息。他們不會把收入的一部分存起來形成永久資本,而是花掉他們的錢,因為錢是他們自己掙的。

因此,他們經常陷入貧困;他們的收入減少,或者完全消失,要么是因為他們的才華因為變得過時而財源枯竭——例如在美術界經常發生的情況;要么他們的才華依賴于特殊的機遇,當這一機遇過去了的時候,財路也就斷了。那些普通工人靠雙手掙來的錢,可以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愿來花銷,因為他們的那種技能不太可能消失,或者如果消失了,他們可以雇用幫工來干活;更重要的是,他們所做的那種工作總是有需求的。所以諺語說得很對:

一樣有用的手藝是取之不盡的財富。

但對于各類藝術家和專業人士來說,情況卻截然不同,這就是他們獲得高薪的原因。他們應該用他們的收入建立本金,但是他們魯莽地把它們僅僅看作利息,最終以破產告終。另外,繼承金錢的人至少知道如何區分本金和利息,并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試圖使他們的本金安全,而不是動用它。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應當至少把八分之一的利息存起來,以便應付將來出現的意外。

所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能保住自己的位子。這幾句關于本金和利息的話并不適用于商業生活,因為商人們只把錢看作是一種獲取更多利益的手段,就像一個工人對待他的工具一樣。所以,即使他們的本金完全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他們也試圖通過使用它來保存和增加它。因此,財富在商人階層中更為妥帖。

人們通常會發現,與那些只通過傳聞了解貧窮的人相比,那些親身經歷過貧窮是什么的人對它的恐懼要少得多,因此更傾向于奢侈。在良好環境中出生和成長的人通常對未來更加謹慎,事實上,他們比那些因運氣好而突然從貧窮變得富有的人更加節儉。貧窮似乎并不像從遠處看起來的那樣,真的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出生在富裕地位的人逐漸將財富看作沒有它就不能生活的東西,就像空氣一樣。他守護著它,就像他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因此,他通常是一個愛秩序的人,謹慎而節儉。但是,出身貧寒的人卻把貧窮看作是自然的,如果碰巧一筆財富降臨到他頭上,他就會將這一財富看作多余的、可以享受或浪費的東西。因為,如果千金散盡,他也可以和以前一樣過得很好——對于焦慮少一些的人來說?;蛘撸缟勘葋喸凇逗嗬馈分兴f的:

乞兒得馬,騎死方罷。

是否屬實,有待查證。[61]

但是應該說,這類人有一種堅定和過度的信任,一部分是對命運的信任,一部分是對已經使他們脫離貧困的特殊手段的信任——不僅是對頭腦的信任,而且是對心靈的信任。因此,他們不會像生來富有的人那樣,把貧窮的淺灘視為無底深淵,而是用這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一旦他們再次觸地,也還可以再次向上飛翔。

正是這一人性特征,解釋了這樣一個事實:婚前貧窮的女性往往比那些給丈夫帶來豐厚嫁妝的女性要求更多,也更奢侈。因為一般來說,富家女不僅會帶來一筆財富,而且比起貧窮的女孩子,她們有一種更為熱切的、來自遺傳的保存財富的本能。如果有人懷疑這一點的真實性,并認為恰好相反,他將在阿里奧斯托的第一部諷刺作品中找到自己觀點的權威論證。但另一方面,約翰遜[62]博士同意我的觀點。他說:

一個有錢的女人習慣于打理金錢,會明智地花錢;但是,一個女人在結婚后第一次掌握了金錢的控制權,會如此熱衷于花錢,以至于她大手大腳地把錢給揮霍掉了。[63]

不管怎樣,我建議任何娶了一個窮女孩的人不要把本金留給她,而只給她留下利息,并且特別留意,不要讓她去管理孩子們的財產。

當我建議人們小心保存他們所賺取或繼承的東西時,我絕不認為我觸及了一個不值一提的問題。因為一個人一開始就擁有足夠的財產,能夠獨立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用工作就能過上舒適的生活——即使一個人僅夠自己生活,談不上養家——這也是一種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的優勢。因為這意味著這個人擺脫了像瘟疫一樣束縛人的貧窮與操勞,他也就從普羅大眾的苦役中獲得了解放,而這樣的苦役是每個凡夫俗子的自然命運。只有得到命運如此垂青的人,才能被說成生來就是真正自由的,是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時間和力量,并且能夠每天早上說:“今天是我自己的。”

正因為同樣的原因,一年擁有100英鎊的人和擁有1000英鎊的人之間的差異,比前者和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之間的差異要小得多。但是,當繼承的財富落在被賦予了高級精神力量的個人身上時,這筆遺產就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他決心追求一種與賺錢不相容的生活方式,因為這樣他就受到了命運的雙重饋贈,可以為他的天才而活。他將通過完成其他人無法實現的成就,通過創作一些有助于大眾利益的工作,為整個人類的榮譽做出貢獻,來償還他對人類的百倍債務。如果換作別人,他可能會利用他的財富來做慈善,并為同胞的福祉做出貢獻。

但是,一個不做這些事情,甚至不嘗試去做的人,從來不試圖學習任何一個學科的基礎知識,以支持和推動一個學科的發展。這樣一個人雖然生來就富有,但他只不過是一個游手好閑的人、時間的竊賊、一個可鄙的家伙。他甚至不會快樂,因為免除需求使他上升到人類痛苦的另一個極端——無聊。他被無聊百般折磨,以至于貧窮找上門來,他都會感覺好得多。并且因為他感到無聊,所以他就容易揮霍,因而失去了他所表現出來的不配擁有的優勢。無數人發現自己處于貧乏之中,原因很簡單:當他們有錢的時候就會花掉這些錢,只是為了從折磨他們的無聊中獲取片刻的解脫。

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在政治生活中取得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為此他必須贏得人情、朋友和人脈,這樣就能步步高升,直至晉升到最高職位。在這種生活中,出生時一名不文反而更好。如果一個有抱負的人不是出生于貴族家庭,而是擁有某些才能,那么做一個徹徹底底的窮光蛋將會對他更有好處。因為每個人在與同伴的日常交往中,最大的目的就是證明他們不如自己,而在政治上更是如此。

現在,只有出身貧寒的人,才能從各個角度確信自己完完全全、徹頭徹尾的低賤,對自己的完全無足輕重和毫無價值有極其徹底的信念,這樣他才能在政治機器中悄悄地占據一席之地。他是唯一可以90度低頭鞠躬的人;只有他可以屈從于一切并加以嘲笑,只有他自己知道所有的美德都是毫無價值的。只有他在說到或者寫到他們的上級或者有勢力的人物時會大肆吹捧,如果這些人寫了一點不入流的作品,他就準備把它作為一部杰作來鼓掌喝彩。只有他知道如何搖尾乞憐。因此,當他還沒有走出童年的時候,他就深諳厚黑之道,這一神秘的道理由歌德加以闡明:

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

因為無論人們怎么說,它都是強大的。

而另一方面,生來就衣食無憂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獨立心態。他習慣于昂首挺胸,他還沒有學會乞丐的所有藝術。也許從長遠來看,他會逐漸認識到那些位居高位之人的低劣之處,當他們試圖侮辱他時,他變得倔強或畏縮。這不是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的方式。不,這樣的人至少會傾向于認同伏爾泰直率表達的觀點:

我們只有兩天的生命,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向卑鄙的無賴折腰。

但是,順便說上一句,“卑鄙的無賴”這樣一個詞,可以用在這世上很多人身上!尤維納利斯[64]說:

如果你的貧窮大于你的才華,

你就很難變得更加成功。

這句話更適用于藝術和文學界,而不太適用于那些有政治和社會野心的人。

對于“一個人擁有的東西”這一類別,我還沒有將妻子和孩子算在男人的財產之內——不如說他是他們的財產。將朋友放在這一類別會更加容易,但是一個人的朋友既屬于他,他也同樣屬于他的朋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象州县| 西华县| 芮城县| 乡宁县| 师宗县| 鹿泉市| 独山县| 富顺县| 阿荣旗| 滕州市| 高州市| 会泽县| 静乐县| 江阴市| 蒙阴县| 三台县| 交城县| 侯马市| 阿拉善盟| 潮安县| 晴隆县| 子长县| 托克逊县| 温州市| 新营市| 格尔木市| 同德县| 安龙县| 晋江市| 定襄县| 自治县| 郓城县| 南昌县| 赤城县| 文昌市| 江北区| 偃师市| 宁安市| 威远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