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所得稅政策與申報實務深度解析(2020年版)
- 陳玉琢 葉美萍
- 11802字
- 2020-10-30 17:17:51
第三節 年度申報表基礎信息表的填報
納稅人在填報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和相關附表前,都必須填報基礎信息表。盡管基礎信息表與主表和相關附表沒有鉤稽關系,但與主表和相關附表存在關聯關系,納稅人應正確填報,從而為后續申報提供指引。基礎信息表的內容包括基本經營情況、有關涉稅事項情況、主要股東及分紅情況三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項目為所有納稅人的必填(必選)內容;第二部分的項目為所有納稅人的條件必填(必選)內容,當納稅人存在或發生相關事項時,必須填報,納稅人未填報的,視同不存在或未發生相關事項;第三部分,對一般企業為必填項目,對小型微利企業為免填項目。
一、基本經營情況的填報
“基本經營情況”包括:納稅申報企業類型,分支機構就地納稅比例,資產總額,從業人數,所屬國民經濟行業,是否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行業,適用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是否采用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是否小型微利企業,是否上市公司(境內上市還是境外上市)。其中,納稅申報企業類型、所屬國民經濟行業、適用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需要從相關表格中選擇填報。
1)“101納稅申報企業類型” 納稅人根據申報所屬期年度的企業經營方式情況,從《跨地區經營企業類型代碼表》(見表3-3)中選擇相應的代碼填入本項。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納稅人的本項代碼應選100,屬于匯總納稅的企業,本項代碼大多應選210或230,只有極少數納稅人的本項代碼應選220、311或312。
表3-3 跨地區經營企業類型代碼表

代碼表按納稅人是否跨地區經營分大類,納稅人是否為跨地區經營企業的總機構分中類,納稅人是否為跨地區經營企業的分支機構且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分小類。需要注意的是,納稅人為跨地區經營企業的分支機構但不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的,其匯算清繳不需要填報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而是填報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2號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2020年修訂)。
(1)納稅人不屬于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應選擇“100非跨地區經營企業”。
(2)納稅人為稅務總局公告2012第57號規定的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應選擇“210總機構(跨省)——適用《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選擇此項的納稅人,需要填報表A109000和表A109010。
(3)納稅人為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57號第二條規定的不適用該辦法的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如:國有郵政企業(包括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和直屬單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天然氣企業(包括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等,應選擇“220總機構(跨省)——不適用《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
(4)納稅人為僅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以下稱同一地區)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應選擇“230總機構(省內)”。如果該地區規定,同一地區內的總機構、分支機構需要分攤企業所得稅的,選擇此項的納稅人,需要填報表A109000和表A109010。
(5)納稅人為根據相關政策規定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并按比例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跨地區經營企業的分支機構,應選擇“311分支機構(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并按比例納稅)”,并同時將該分支機構年度納稅申報應當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比例填報“102分支機構就地納稅比例”。
(6)納稅人為根據相關政策規定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但不就地繳納所得稅的跨地區經營企業的分支機構,應選擇“312分支機構(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但不就地繳納)”。
2)“102分支機構就地納稅比例” “101納稅申報企業類型”為“分支機構(須進行完整年度申報并按比例納稅)”需要同時填報本項。分支機構填報年度納稅申報時應當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比例。
3)“103資產總額” 填報納稅人資產總額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單位為萬元,保留小數點后2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4)“104從業人數” 填報納稅人從業人數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單位為人。從業人數是指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之和,依據和計算方法同“103資產總額”。
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是小型微利企業享受減免所得稅優惠的相關指標,納稅人要準確計算。
5)“105所屬國民經濟行業”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納稅人填報所屬的國民經濟行業明細代碼。納稅人應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4754—2017)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選擇其所屬的行業明細代碼填報。
如:農、林、牧、漁業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01××—05××,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20;制造業明細代碼為13××—4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63××—65××,可能需要填報表A105080中享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行次;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7010,可能需要填報表A105010中第21至29行;銀行業(貨幣金融服務)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66××,其中,小額貸款公司、農村合作基金會屬于其他非貨幣銀行服務,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6639,證券、期貨和資本投資(資本市場服務)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67××,保險業所屬行業明細代碼為68××,可能需要填報表A101020、表A102020和表A105120。
納稅人,特別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的納稅人,應準確填報所屬行業4位數的明細代碼。
6)“106從事國家限制或禁止行業” 納稅人從事行業為國家限制和禁止行業的,選擇“是”,其他選擇“否”。納稅人可以對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及其修改情況來判斷其所從事的行業是否為國家限制和禁止的行業。企業在填報時務必注意不要填反了,否則會影響小型微利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產品等有關稅收優惠的享受。
7)“107適用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 納稅人根據會計核算采用的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從《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類型代碼表》(見表3-4)中選擇相應的代碼填入本項。納稅人適用的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不同,對納稅調整的影響不同。
表3-4 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類型代碼表

續表

8)“108采用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2019年版)” 納稅人根據《財政部關于修訂印發2019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9〕6號,以下簡稱財會〔2019〕6號文件)和《財政部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金融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36號,以下簡稱財會〔2018〕36文件)規定的格式編制財務報表的,選擇“是”,其他選擇“否”。采用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2019年版)的企業,主表第10行“營業利潤”、期間費用明細表中的“管理費用”的填報方法與未采用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2019年版)的企業不同。
由于財會〔2019〕6號文件規定的是一般企業最新財務報表格式,財會〔2018〕36號文件規定的是金融企業最新財務報表格式,因此,“108采用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2019年版)”的表述最好為“108采用最新企業財務報表格式”。
9)“109小型微利企業” 納稅人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條件的,選擇“是”,其他選擇“否”。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40第1行。
10)“110上市公司” 納稅人在中國境內上市的選擇“境內”;在中國境外上市的選擇“境外”;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可同時選擇;其他選擇“否”。納稅人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參照境外上市相關規定選擇。
二、有關涉稅事項情況的填報
“有關涉稅事項情況”主要包括:是否從事股權投資業務、存在境外關聯交易,選擇采用的境外所得抵免方式,是否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伙人、創業投資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類型,是否非營利組織,軟件、集成電路企業類型,集成電路生產項目類型,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編號及入庫時間,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所屬期年度有效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號及發證時間,企業重組及遞延納稅事項、政策性搬遷相關涉稅信息。
1)“201從事股權投資業務” 納稅人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包括集團公司總部、創業投資企業等),選擇“是”,否則不選擇。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5030、107011。其中,創業投資企業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30。
2)“202存在境外關聯交易” 納稅人存在境外關聯交易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選擇“是”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5000第44行“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表A108010第3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同時還可能需要附送《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以下簡稱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所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2016年版)》。
3)“203選擇采用的境外所得抵免方式” 納稅人適用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政策,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企業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84號,以下簡稱財稅〔2017〕84號文件)文件規定選擇按國(地區)別分別計算其來源于境外的應納稅所得額,即“分國(地區)不分項”的,選擇“分國(地區)不分項”;納稅人適用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政策,且根據財稅〔2017〕84號文件規定選擇不按國(地區)別分別計算,而是匯總計算其來源于境外的應納稅所得額,即“不分國(地區)不分項”的,選擇“不分國(地區)不分項”。境外所得抵免方式一經選擇,5年內不得變更。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需要填報表A108000及相關二級附表。
4)“204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伙人” 納稅人投資于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且為其法人合伙人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本項目中的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伙人是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39號,以下簡稱《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規定》(外經貿部、科技部、工商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外匯管理局令2003年第2號發布,商務部令2015年第2號修改,以下簡稱《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規定》)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以下簡稱《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創業投資基金的特別規定等規定的創業投資企業法人合伙人。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伙人無論是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均應填報本項。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30。
5)“205創業投資企業” 納稅人為創業投資企業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本項目中的創業投資企業是指依照《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規定》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創業投資基金的特別規定等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專門從事創業投資活動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創業投資企業無論是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均應填報本項。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30。
6)“206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類型” 納稅人為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從《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類型代碼表》(見表3-5)中選擇相應的代碼填報本項。本項目中的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是指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商務部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將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79號,以下簡稱財稅〔2017〕79號文件)、《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商務部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8〕44號,以下簡稱財稅〔2018〕44號文件)等文件規定的企業。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無論是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均應填報本項。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40第19行或第20行。
表3-5 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類型代碼表

7)“207非營利組織” 納稅人為非營利組織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8)“208軟件、集成電路企業類型” 納稅人按照企業類型從《軟件、集成電路企業類型代碼表》(見表3-6)中選擇相應的代碼填入本項。軟件、集成電路企業若符合相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條件的,無論是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均應填報本項。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40相關行次和表A107042。
表3-6 軟件、集成電路企業類型代碼表

表中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軟件企業、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集成電路關鍵專用材料生產企業和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生產企業應符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號,以下簡稱財稅〔2015〕6號文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9號,以下簡稱財稅〔2016〕49號文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27號,以下簡稱財稅〔2018〕27號文件)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68號,以下簡稱財稅公告2019年第68號)等文件規定的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
(1)“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符合財稅〔2016〕49號、財稅〔2018〕27號等文件規定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具體說明如下:
——“線寬小于0.8微米(含)的企業”是指可以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線寬小于0.25微米的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或者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投資額超過80億元的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或者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投資額超過8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線寬小于130納米的企業”是指可以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130納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線寬小于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的企業”是指可以享受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2)“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符合財稅〔2016〕49號、財稅公告2019年第68號等文件規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具體說明如下:
——“新辦符合條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符合規模條件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五條第(一)項“匯算清繳年度集成電路設計銷售(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年應納稅所得額不低于1 000萬元,研究開發人員占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的規定。
——“符合領域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五條第(二)項“在國家規定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內,匯算清繳年度集成電路設計銷售(營業)收入不低于2 0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不低于250萬元,研究開發人員占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35%,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發開發費用金額占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70%”的規定。
(3)“軟件企業”:符合財稅〔2016〕49號)、財稅公告2019年第68號等文件規定的軟件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具體說明如下:
——“一般軟件企業——新辦符合條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的規定。
——“一般軟件企業——符合規模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和第六條第(一)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應納稅所得額不低于1 000萬元,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的規定。
——“一般軟件企業——符合領域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和第六條第(二)項“在國家規定的重點軟件領域內,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不低于5 0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不低于250萬元,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金額占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70%”的規定。
——“一般軟件企業——符合出口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和第六條第(三)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出口收入總額不低于800萬美元,軟件出口收入總額占本企業年度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50%,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的規定。
——“嵌入式或信息系統集成軟件——新辦符合條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規定。
——“嵌入式或信息系統集成軟件——符合規模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0%”和第六條第(一)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應納稅所得額不低于1 000萬元,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的規定。
——“嵌入式或信息系統集成軟件——符合領域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0%”和第六條第(二)項“在國家規定的重點軟件領域內,匯算清繳年度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不低于5 0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不低于250萬元,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金額占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70%”的規定。
——“嵌入式或信息系統集成軟件——符合出口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是指可以享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且其符合財稅〔2016〕49號文件第四條第(四)項“匯算清繳年度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0%”和第六條第(三)項“匯算清繳年度軟件出口收入總額不低于800萬美元,軟件出口收入總額占本企業年度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50%,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月平均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的規定。
(4)“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符合財稅〔2015〕6號文件規定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5)“集成電路關鍵專用材料生產企業”:符合財稅〔2015〕6號文件規定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關鍵專用材料生產企業。
(6)“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生產企業”:符合財稅〔2015〕6號文件規定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生產企業。
9)“209集成電路生產項目類型” 納稅人投資集成電路線寬小于130納米或集成電路線寬小于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項目,項目符合財稅〔2018〕27號等文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條件,且按照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應填報本項。納稅人投資線寬小于130納米的集成電路生產項目的,選擇“130納米”,投資線寬小于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項目的,選擇“65納米”;同時投資上述兩類項目的,可同時選擇“130納米”和“65納米”。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可能需要填報表A107020和表A107042。
納稅人既符合“208軟件、集成電路企業類型”項目又符合“209集成電路生產項目類型”項目填報條件的,應當同時填報。
10)“210科技型中小企業” 納稅人根據申報所屬期年度和申報所屬期下一年度取得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登記編號情況,填報本項目下的“210-1”“210-2”“210-3”“210-4”。若納稅人在申報所屬期年度取得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登記編號的,將相應的“編號”及“入庫時間”分別填入“210-1”和“210-2”項目中;若納稅人在申報所屬期下一年度1月1日至申報所屬期年度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日之間取得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登記編號的,將相應的“編號”及“入庫時間”分別填入“210-3”和“210-4”項目中。納稅人符合上述填報要求的,無論是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均應填報本項。科技型中小企業需要關注表A106000的填報。
11)“211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所屬期年度有效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納稅人根據申報所屬期年度擁有的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情況,填報本項目下的“211-1”“211-2”“211-3”“211-4”。在申報所屬期年度,如企業同時擁有兩個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則兩個證書情況均應填報。如:納稅人2016年10月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3年,2019年再次參加認定并于2019年11月取得新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納稅人在進行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時,應將兩個證書的“編號”及“發證時間”分別填入“211-1”“211-2”“211-3”“211-4”項目中。納稅人符合上述填報要求的,無論是否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均應填報本項。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在有效期內的納稅人需要填報表A107041,享受相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納稅人可能還需要填報表A107040和表A107012,同時還需要關注表A106000的填報。
12)“212重組事項稅務處理方式” 納稅人在申報所屬期年度發生重組事項的,應填報本項。納稅人重組事項按一般性稅務處理的,選擇“一般性”;重組事項按特殊性稅務處理的,選擇“特殊性”。
13)“213重組交易類型”和“214重組當事方類型” 填報“212重組事項稅務處理方式”的納稅人,應當同時填報“213重組交易類型”和“214重組當事方類型”。納稅人根據重組情況從《重組交易類型和當事方類型代碼表》(見表3-7)中選擇相應代碼分別填入對應項目中。重組交易類型和當事方類型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以下簡稱財稅〔2009〕59號文件)、《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09號,以下簡稱財稅〔2014〕109號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8號發布、2018年第31號修改,以下簡稱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8號)等文件規定判斷。
表3-7 重組交易類型和當事方類型代碼表

14)“215政策性搬遷開始時間” 納稅人發生政策性搬遷事項且申報所屬期年度處在搬遷期內的,填報政策性搬遷開始的時間。
15)“216發生政策性搬遷且停止生產經營無所得年度” 納稅人的申報所屬期年度處于政策性搬遷期內,且停止生產經營無所得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需要注意表A106000中“年度”的填報。
16)“217政策性搬遷損失分期扣除年度” 納稅人發生政策性搬遷事項出現搬遷損失,按照《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以下簡稱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等有關規定選擇自搬遷完成年度起分3個年度均勻在稅前扣除的,且申報所屬期年度處在分期扣除期間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此項有選擇的納稅人需要注意表A105110的填報。
17)“218發生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遞延納稅事項” 納稅人在申報所屬期年度發生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遞延納稅事項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18)“219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轉讓所得遞延納稅年度” 納稅人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16號,以下簡稱財稅〔2014〕116號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企業所得稅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3號,以下簡稱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3號)等文件規定,在不超過5年期限內分期均勻計入相應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且申報所屬期年度處在遞延納稅期間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19)“220發生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事項” 納稅人在申報所屬期年度發生技術入股遞延納稅事項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20)“221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年度” 納稅人發生技術入股事項,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以下簡稱財稅〔2016〕101號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以下簡稱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等文件規定選擇適用遞延納稅政策,即在投資入股當期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后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的,且申報所屬期年度為轉讓股權年度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21)“222發生資產(股權)劃轉特殊性稅務處理事項” 納稅人在申報所屬期年度發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09號,以下簡稱財稅〔2014〕109號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產(股權)劃轉企業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0號,以下簡稱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0號)等文件規定的資產(股權)劃轉特殊性稅務處理事項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22)“223債務重組所得遞延納稅年度” 納稅人債務重組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稅〔2009〕59號等文件規定,在5個納稅年度的期間內,均勻計入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且申報所屬期年度處在遞延納稅期間的,選擇“是”,否則不選擇。
發生企業重組及遞延納稅事項的納稅人需要注意納稅調整,可能需要填報表A105100。
三、主要股東及分紅情況的填報
填報本企業投資比例位列前10位的股東情況。包括股東名稱,證件種類(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身份證、護照等),證件號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納稅人識別號、組織機構代碼號、身份證號、護照號等),投資比例,當年(決議日)分配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金額,國籍(注冊地址)。
納稅人股東數量超過10位的,應將其余股東有關數據合計后填入“其余股東合計”行次。
納稅人股東為非居民企業的,證件種類和證件號碼可不填報。
如果企業在年度中間發生股東變更,我們建議只填報年末股東情況。如果企業在年度中間股東變更前后均有分紅,我們建議將在年末已不是企業股東的分紅金額填報在“其余股東合計”行中。
【例3-3】例3-1和例3-2中的華方有限責任公司為非上市公司,全年平均資產總額3600萬元,全年平均從業人數120人。所屬行業為其他專用儀器制造,行業明細代碼是4029。執行一般企業會計準則,未采用財會〔2019〕6號文件印發的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華方有限責任公司為匯總納稅企業,下設有三家非法人分支機構,分別注冊在天津、上海和廣州。對2019年取得的境外甲國子公司分配的股息選擇采用的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方式為分國(地區)不分項。主要股東為趙一、錢二、孫三、李四,均為中國公民。華方有限責任公司基礎信息表的填報內容如表3-8所示。
表3-8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填報示例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