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信息需求相關理論與模型

1943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28]在《人類動機理論》中首次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將用戶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五大類,如圖2-1所示。這五類需求層次構成一個金字塔,五種需求彼此聯系,不同的人需求層次排列順序有所不同。

圖2-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的行為和心理規律,指出了人的需求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同時五種需求彼此聯系,互相關聯。人類通過各種活動來滿足自身不同層次的需求,這些活動中都存在信息的采集、傳遞、應用等過程。人們在信息的滿足過程中,當信息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亦會激發出更高層次的需求,因此,人類的需求與信息需求總是彼此相關的。

2.2.1 信息需求的分類

對于信息需求的分類,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將信息需求劃分為不同的維度。胡昌平[11]從信息內容的角度出發,將用戶的信息需求劃分為對信息的需求和對信息服務的需求。Maceviciute[29]從認知的角度將用戶的信息需求分為不明確的需求、成型的需求和要滿足的需求。此外,根據信息需求的產生原因,可將信息需求分為三類:第一類屬于生活中的信息需求,主要指非職業性的信息需求,與生活相關,如購物需求、醫療需求等[30]。第二類需求是與職業相關的信息需求,主要產生于職業工作中,包括環境和業務等信息需求,如教師、研究生和科研人員等群體的信息需求以研究性需求為主[31]。第三類是社會化過程中的信息需求,包括人對社會的適應、改造和再適應、再改造過程中的信息需求。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適應學校和社會的環境,形成合乎規范的社會行為模式。

2.2.2 相關理論與模型

2.2.2.1 信息需求層次理論

信息需求在不同的環境下,由于受到社會因素與個體因素的共同影響,呈現出復雜、多維、動態發展的特點。Kochen將用戶的信息需求劃分為客觀狀態、認識狀態以及表達狀態三種類型。信息需求的客觀狀態是指用戶具有的特定知識結構和信息素養,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中,用戶必然存在一種完全由客觀環境所決定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需求。這一層次包括用戶意識到的需求和未意識到的需求,它們不隨用戶的主觀意識改變而變化。由于用戶所需解決的問題過于復雜或隱蔽,或者受到用戶個人知識狀態、信息素養等因素的影響,用戶并不能完全認識到自己的潛在信息需求。用戶需求的認識狀態包含用戶意識到的需求和受外界環境刺激后被喚起的信息需求兩類,但還是未能認識到全部的客觀信息需求,甚至用戶所認識到的信息存在偏差。信息需求的表達狀態是指用戶的信息需求被認識且被表達出來,通過正式地表達,而產生信息行為。但用戶所表達的信息需求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用戶本身的文化背景、所處環境等),導致所表達出的信息需求與信息需求的客觀狀態和認識狀態存在一定的偏差[32]

2.2.2.2 信息需求理論

Taylor[33]將用戶的信息需求分為4個層次:內在需求、意識需求、表達需求和受限需求。內在需求是指用戶在面對具體問題時真實存在的信息需求;意識需求是指用戶頭腦中所反映出來的信息需求;表達需求是指用戶用語言文字所展示出的信息需求;受限需求是指用戶由于信息源等的限制表達出的有限需求。內在需求、意識需求和表達需求均為潛在需求,而受限需求則是顯性需求。伴隨用戶認知能力的不斷提高,其信息需求呈現出內在需求→意識需求→表達需求→受限需求→內在需求的單向循環關系。新需求剛出現時,用戶并未清楚地意識到,隨著信息活動的不斷深入,用戶逐漸有所意識,并嘗試通過相關符號或文字將意識到的信息需求進行形式化,并不斷修正,最終將潛在需求轉化為受限需求,即用戶通過輸入檢索詞、構造檢索式等將信息需求進行顯性化,并將提問式提交給信息系統。當信息需求得到滿足時,用戶的認知能力也隨之發生變化,同時用戶可能產生新的信息需求。

2.2.2.3 信息需求類型理論

Line根據信息檢索過程中信息需求在時間序列上的一系列轉化過程,將用戶的信息需求劃分為需要、要求、提問和使用。[34]需要(Need)是指用戶為實現其研究或為完成工作而產生的信息需求,這種需求的大小和深度與其目標相適應。但這種需求用戶往往沒有意識到或沒有完全意識到,是一種潛在的需求。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以及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化,這種需求將被逐漸“喚醒”。要求(Want)是指用戶可能有的需求,也可稱為用戶意識到的信息需求。這種需求比需要更加具體。提問(Demand)是指用戶表達出來的信息需求。用戶想要的信息在信息系統中得到有限的表達。使用(Use)是指用戶實際使用的信息。信息需求的四種狀態存在差異,潛在的信息需求在表達上并不一定充分,并且提問獲取的信息使用也不一定完全相同。

2.2.2.4 弱信息需求理論

Palmer[35]根據用戶對信息內容的需求,將信息需求分為強信息需求和弱信息需求兩類。強信息需求是指用戶對于自己的信息內容需求明確,同時通過對具體信息的搜尋、獲取、閱讀或使用來滿足信息需求。而弱信息需求是指用戶對于自己所需的信息范圍定位不明確,缺乏明確的檢索源以及具體的檢索步驟,因此,需要搜尋大量的信息資源滿足部分信息需求。

2.2.2.5 Wilson信息需求模型

Wilson[36]的信息需求模型充分揭示了影響用戶信息需求的各種因素,即導致個體信息查尋行為的身體心理及內外環境等因素。Wilson認為,用戶的信息需求分為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影響信息需求的因素主要來自用戶本身、工作角色完成情況和所處的環境等方面,既包括主觀因素,也包括客觀環境(見圖2-2)。

圖2-2 Wilson信息需求模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宁河县| 巴彦县| 武邑县| 惠东县| 镇雄县| 汾阳市| 湖口县| 马尔康县| 林口县| 德保县| 张家界市| 宜川县| 安康市| 静乐县| 太和县| 固始县| 娄底市| 穆棱市| 彰化市| 伊宁县| 三亚市| 寻乌县| 岳池县| 遂川县| 新源县| 上饶县| 霍林郭勒市| 秦皇岛市| 壤塘县| 绥滨县| 正阳县| 麻阳| 石台县| 深圳市| 临颍县| 贺兰县| 海门市| 南溪县| 温泉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