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一帶一路”的中國港口轉型升級研究
- 王斌義
- 1120字
- 2020-10-30 17:29:14
前言preface
港口行業屬于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最前沿的窗口,是溝通經貿往來的重要樞紐。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受益于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港口的建設數量、規模、吞吐能力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占有七席,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6年位居世界第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港口已建設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齊全、河海兼顧、優勢互補、配套設施完善、現代化港口體系,形成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個港口群,構建了煤炭、石油、鐵礦石和集裝箱等貨類專業化運輸系統,沿海主要港口專業化碼頭裝卸作業效率世界領先,中國成為港口大國、航運大國和集裝箱運輸大國。中國港口代表了大國樞紐的風采,展示了國家崛起的戰略支點。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一帶一路”是連通海陸之道,是貫通中外之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國港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帶一路”倡議是港口發展共贏的機遇及重大挑戰。
2014年6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布了《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并指出:中國港口在服務功能、服務質量、節能環保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加快轉型升級。《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圍繞拓展港口服務功能、完善港口運輸系統、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加強港口安全管理、大力推進港口信息化5個方面提出了22項具體任務。從發展現狀來看,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位列全球第一,但港口高速增長的時代總體上結束了,港口靠吞吐量的增長完成行業轉型面臨重大挑戰;港口大而不強,以裝卸搬運為主,存在可持續性弱、粗放式發展等問題,未來港口的發展將由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式發展轉型,由高耗資源擴張型向低碳環保發展,由功能單一型向綜合物流供應鏈發展,港口面臨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中國港口應該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不斷向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躍遷,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航運強國思想引領下勇創世界一流港口,主導國際分工,占據全球產業價值鏈頂端。
本書從國際航運趨勢、國際貿易走向、“一帶一路”倡議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港口轉型升級的原因,探討了“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港口轉型升級的應然性;研究了中國港口發展現狀和轉型升級的難點;指明了面向“一帶一路”的中國港口轉型升級的方向。從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促進港口智慧化、綠色化、集群化、樞紐化及國際化,加速港口高質量發展,提出了面向“一帶一路”的中國港口轉型升級舉措。
王斌義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