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投資:超實用股市入門書
- 陳立鋒
- 1183字
- 2020-10-30 17:25:27
二、投資和投機的區別與聯系
投資,指國家、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又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使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后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企業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從財務方面來說投資意味著買證券或其他金融資產。估價是估計一項潛在的投資價格值得與否。投資的類型包括房地產、證券、黃金、外幣、債券和郵票。這些投資也許會提供未來的現金流,也許其價值會增加或減少。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投資是讓度目前消費而期望在未來獲得一定收益的行為。投資的一般來說都會經歷比較長的時間,特別是在現實生活中,投資入股具體的企業,一般都會經歷數年的時間,從籌建、研發、生產產品,到銷售,最終獲得利潤,才會看到具體的投資收益,企業如此循環往復,不斷為投資人創造收益。
投機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更為通俗的定義是:投機就是投資機會,沒有機會就不進場交易,如同打獵,不看見獵物絕不開槍。民眾日常購買彩票等利用所獲信息根據自有資源做出的交易選擇,都屬于投機。投機的目的很直接——獲得價差收益。
投機可分為實體經濟投機和虛擬經濟投機兩大領域,其中內涵最豐富和最復雜的無疑是證券投機。它是指人們通過各種專業分析手段,對影響證券價格波動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來研究市場波動規律,以從中獲得價差收益的行為。
顯然投機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獲得價差,或者說現在買入是因為判斷未來會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價格買走,所以現在買入的價格與投機品本身的估值關系并不密切,有可能是高于其估值買入,也可能是與估值相同或者低于其估值買入,這并不是核心決策依據,核心的決策依據是判斷在未來會有人以更高的價格來接盤,這也是與投資的本質區別。
從這么多年的市場實踐來看,A股市場的多數市場參與者,其實都是投機者,比如用圖形來判斷短期價格會上漲,所以現在去買入,那么當然是期望未來的某一天,會有人把價格抬到更高的位置,然后來賣出獲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投機思維,只是市場參與者,給自己找到了一個貌似能夠判斷未來股價會繼續上漲的依據,本質上其實是一種心理的安慰,因為這種方法的勝率從來也沒有超過擲硬幣的概率,只是投機者自己以為找到了依據而已。
股票市場本身就具有兩種功能——投資、投機。這兩種功能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從市場誕生那天起就具有了,人們來到市場里是投資的,還是投機的,完全取決于自己對于市場的認識,要投資,市場就會給你投資的回報,要投機也沒有關系,市場也完全可以配合,市場就喜歡這種快進快出的參與者,并且也只有快進快出,券商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