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投資:超實用股市入門書
- 陳立鋒
- 667字
- 2020-10-30 17:25:27
一、為什么高拋低吸是正確的廢話
波段操作被許多人喜愛,因為既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又能夠避免市場下跌的煎熬,同時又滿足了許多市場參與者短期內有一定交易的愿望,但往往想好的高拋低吸,最終可能做成了低拋高吸,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有沒有認真仔細思考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做不好波段的原因是什么。
投資從本質上來說是成為一個企業的合伙人,與現實當中做實業投資是一樣的道理,在股票市場里交易,遵循的依據是要符合客觀現實。
如果做了長時間的高拋低吸都不成功,那一定是判斷高低的標準錯了,這個標準的依據出了問題,要重新定義判斷的依據,并且使這種依據更加接近現實,而不是使這種標準只適用于股票市場,如果離開了K線圖就不會判斷高與低了,顯然就是選擇的方法出現了問題。
如果單純依據圖形來判斷高與低,且長時間的實踐證明了交易是失敗的,投資收益是不成功的,那么就需要重新來判斷圖形是否真的能夠作為高拋低吸的依據了。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如果確實想做高拋低吸,那么唯一可以用來判斷高與低的標準就只有估值,高于估值上限可以賣出,低于估值下限可以買入,這是做好高拋低吸的唯一方法,估值就像一把尺子,把相對的高與低具體量化了,高與低本身是相對的概念,沒有參考對象,是無法具體判斷什么是高、什么是低的,只有給出一個參照物才能判斷,傳統的技術分析方法,無法給出這個參照物,比如5元錢的股價是高還是低,50元錢的股價是高還是低,那茅臺還高過了500元錢呢?沒有了參照物,判斷高低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導致做成低拋高吸,而估值能夠非常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按照估值來進行高拋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