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公元前475年)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哲學家,是愛菲斯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伊奧尼亞地區愛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來應該繼承王位,但將王位讓給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爾迪美斯廟附近隱居起來。著有《論自然》一書,現有殘篇留存。據說,波斯國王大流士曾經寫信邀請他去波斯宮廷教導古希臘文化。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的理論以畢達哥拉斯的學說為基礎。他借用畢達哥拉斯“和諧”的概念,認為在對立與沖突的背后有某種程度的和諧,而協調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認為沖突使世界充滿生氣。

主要思想

(1)永恒的活火

“這個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對萬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

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發點是:這個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創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創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邏各斯所規定的。這是赫拉克利特學說的本質,它是米利都學派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繼承和深入發展。

(2)萬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顯然,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義的,并不是指這條河與那條河之間的區別。赫拉克利特主張“萬物皆動”“萬物皆流”,這使他成為當時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流動派”的卓越代表。

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名言,說明客觀事物是永恒運動的,變化和發展著的這樣一個真理。恩格斯曾評價說:“這個原始的、樸素的但實質上正確的世界觀是古希臘哲學的世界觀,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來的:一切都存在,同時又不存在,因為一切都在流動,都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生和消失。”(1)赫拉克利特還認為,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冷變熱,熱變冷,濕變干,干變濕。他還明確斷言:“我們走下而又沒有走下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而又不存在。”

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是“變”,“變”是永恒不變的。

(3)對立統一

對立統一

原始的統一是不斷地活動和變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創造是毀滅,毀滅是創造。一種東西變成另外一種東西,比如火變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每一種東西都這樣變成它的對立面,因此每一種東西都是對立性質的統一。沒有什么東西的性質不變,沒有什么東西具有永恒的性質。從這一意義來看,每一種東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有這種對立,才能有世界。比如,音樂中的和諧就產生于高低音調的結合。

軼事

朋友 作為藐視人者,赫拉克利特沒有朋友。他在晚年隱居起來,只靠野菜和水維持生命,不和任何人往來。

敵人 赫拉克利特盡管出身高貴,有機會做高官,但他卻從未接受過職位。他是一個異類,當時的古希臘人帶著尊敬和驚奇的混合感情,把他看成是一只“珍稀動物”。

女人 赫拉克利特身邊沒有女人,平日也完全避免和女人接觸。在他的作品中也只是提到,女人始終處于和男人的斗爭之中,這是很多斗爭中的一個。世界就是在這樣一些斗爭中產生的。

自己 赫拉克利特曾說過:“我研究了我自己。”由于他成功排除了來自其他人的外部干擾,把自己封閉起來,他才有可能潛入到靈魂的深處。那里個性的區別已不存在,人與人越來越相似,那是一個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

據說,他在隱居時,以草根度日,得了水腫病。他到城里找醫生,用啞謎的方式詢問醫生能否使陰雨天變得干燥起來,醫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糞的熱力把身體里的水吸出,結果無濟于事,去世時大約60歲。


(1)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爾·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靖宇县| 兴化市| 墨脱县| 昭苏县| 富锦市| 芷江| 阿巴嘎旗| 阜康市| 宜丰县| 钟祥市| 安徽省| 扎赉特旗| 台北市| 洛扎县| 桓台县| 平遥县| 汉阴县| 新津县| 上杭县| 大兴区| 翁源县| 安西县| 池州市| 龙胜| 乐平市| 古蔺县| 阿合奇县| 微博| 吴川市| 开平市| 昭觉县| 洛南县| 关岭| 常山县| 松滋市| 乡城县| 莎车县| 凤山市| 大港区|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