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923年(11歲)
- 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端木蕻良年譜
- 曹革成
- 488字
- 2020-10-27 15:28:26
春 考入美國美以美教會辦的匯文中學,端木蕻良說:“本來也想考入南開中學的,但哥哥們商議,認為縣立小學程度差,先補習一下再考,后來又商議,匯文中學比南開容易考,就報考匯文,免得考不上南開白白蒙受一次打擊。第二年,我便考上匯文,開始在天津讀初中了。”[15]端木蕻良是走讀生,仍與哥哥們住在南開壽康里,下學后,總在南開活動,在南開大操場上跑圈,和南開義塾的小學生踢野球。端木蕻良開始廣泛接觸新文化,接受“文學研究會”的“為人生而藝術”的主張,關注胡適等人的紅學爭論,喜看外國電影和南開學校自己演出的新話劇,學寫白話詩,曾經聆聽梁啟超等人在南開的講演。端木蕻良回憶道:“這時,我陸續讀到《晨報副刊》《語絲》《創造》《奔流》《小說月報》等刊物。看到魯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作品,還讀了一些世界文學名著,使我大開眼界。課外幾乎全部泡在文學的百花園中。《圣經》我也看,我喜歡《雅歌》。”[16]
本年 經曹漢奇倡議,兄弟四人集體改名,中間嵌一個“京”字,大哥曹漢庭改為曹京哲,二哥曹漢奇改為曹京實,三哥改為曹京襄,端木蕻良改曹漢文為曹京平。
本年 曹大凱為維持4個兒子的上學費用,在縣城開辦“儲蓄亨”信托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