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非線性成長:不確定時代下的職業發展和商業通關策略作者名: 黃有璨本章字數: 1084字更新時間: 2020-10-19 17:55:31
1.2 第二階段(2006—2008年):從草根到銷冠,第一次快速“超車”
2006年10月,我正式加入上文提到的日企,成為一名銷售,兼做一些市場部的工作,大抵是翻譯一些產品手冊,參加一些行業展會,制作一些產品宣傳資料之類的。
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我不斷學習各種各樣的新東西,接觸各種各樣的新信息、新環境。
其間,我學會了如何做好一次陌生拜訪,學會了如何在接觸不到核心決策者的時候,通過跟一個實驗室或一個科室上下周邊的各種人搞好關系,來獲取高價值信息,學會了如何跟一個級別遠高于我的領導攀談和逐步建立關系,學會了如何從零開始,通過發展代理商和搞定核心客戶開拓一個區域市場,我也經歷了第一次參與投標,第一次參加行業展會,第一次到公司在日本和上海的工廠參觀……
那時的我很稚嫩,沒有什么系統成熟的職業規劃,也完全沒想好自己3年后要做些什么,但那些很樸素的想法在我腦海中還是根深蒂固的——管它做啥,既然要干,就一定要干出點成績,干出點名堂來!
以及,我需要的就是學習。只要我之前還沒接觸過,沒有了解過的工作內容,我都愿意去了解、去學習。
抱著這樣的心態和立場,加上比其他人更多一些的努力,我循序漸進,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客戶,發展了第一家合作代理商,然后是更多的客戶和訂單……
先后兩年,我都在公司內取得不錯的業績,在2008年,我更是成為公司在單一區域內的銷冠。
也是在同一年,我決定再次更換賽道,離開當時已小有成績的那家日企和銷售崗位,轉而進入互聯網。
讓我決定從舒適區(當時做銷售漸有起色,有了不少客戶資源,獎金也在逐年增加,確實是一種越來越舒適的狀態)離開的原因有兩個——
(1)在付出諸多努力讓自己成為銷冠之后,我發現,相比其他同事,我做銷售并不具備絕對優勢(這一點,在本書后續內容中還會再次提到),且我也并不喜歡做銷售。
(2)日企的風格非常穩定,也很注重資歷。在經歷了兩年多的快速成長期后,我發現,在公司里學習到的新東西和能夠獲得的成長空間越來越少,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仍然處在一種追求快速成長和快速學習眾多新事物的階段。
而那個時候,正好是互聯網的第二次繁榮時期,Web 2.0的浪潮方興未艾,每過幾個月就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網站上線。開心網、人人網、天涯、豆瓣等網站在那時風靡一時,帶來無數令人遐想和憧憬的空間。
我喜歡互聯網的開放和無盡的可能,希望互聯網上那種更加簡單、直接的人際關系,也隱隱憧憬著通過互聯網改變些什么。
于是,我把互聯網設定為自己的下一個賽道——雖然,那個時候我連一家互聯網公司到底有些什么崗位、具體都需要做些什么還不知道。
回過頭看,這個決定,其實改變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的走向,也讓我的成長軌跡邁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