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秋天。
這幾個月,方宇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很滿,除了上班,每天回家后都會看股票。
工作方面,方宇還是像以往一樣不卑不亢、不溫不火。
上次加班投的那個標,領導和小孫都沒再提起。
這一天,商務部的李芳專門來找方宇,她聲音略低地問:“上次你幫著弄的那個標中標了,你知道嗎?”方宇搖著頭說:“不知道,中標了?”李芳一聽方宇的回答,立刻憤憤不平起來,聲音也高了些:“噢,原來他們都沒告訴你呀!這幫人也太差勁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方宇笑了笑,安撫李芳的情緒:“其實那個標,我也就弄了那幾天,中標跟我關系不大。”李芳眼睛瞪大了些,這人還能更傻點嘛,開始教育方宇:“你可不能這么想,誰上班不是為了賺錢?更何況,你付出了,獲得對等的回報這總沒錯吧?就算,就算什么都不給,中標這個消息總該告訴你吧,出于尊重也要告訴你一聲吧!”方宇笑著點點頭說:“是這個道理,不過,我無所謂,真的。”
這時,周圍的同事們已經被李芳的聲音吸引過來,待聽明白他們說的是什么事之后,便開始七嘴八舌地給方宇出主意,替他打報不平。
有一個同事說:“現在這世道是這樣的,你不欺侮他,他就欺侮你!所以啊,方宇,你如果這么順從,以后可能有麻煩就找你,省成本呀!”另一個同事說:“剛在一篇文章上讀了一句話:不懂邀功的員工,永遠做不了領導,方宇,你真得好好反省一下。”
方宇知道大家都是好意,可惜,他就不是一個在這方面上心的人,他懶得在這種事上浪費口舌。
這份工作,對于方宇而言,只是賺取生活費的一個方式而已,多點少點根本沒有質的區別,所以他不愿牽扯進更多的精力,是非對錯,工資或獎金,差不多就行了。
不過,他對工作的態度卻不是“差不多”,甚至要算得上敬業,所謂“拿人錢財,為人消災”,工作上他認真仔細,不敷衍、不拖延、不誤事,應該說,他有良好的工作品質。
工作中,除了這個優點,與同事相處,他也做得進退合宜。
他不是愿意與人打交道的人,不擅聊天,在跟同事們相處時,既不熱絡,也不冷漠。
工作中,他曾見識過一些高冷的人,他們可以無視別人痛癢,臉冷心硬,與人相處時界限清晰,絕無一絲體諒和給予,這樣的行徑,方宇做不到,他從不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袖手旁觀,他做不到漠視和冰冷。
他也看過一些同事,曾經如膠似漆,又因某事產生隔閡變得疏遠,雖然表面上看疏遠如陌生人,但一個單位相處,抬頭不見低頭總要見的空間里,心里怎么也是個疙瘩,他可不想給自己添什么心事,與其疏遠,勿寧從未親近,還是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對大家都好。
方宇與人相處的模式,正如那句話說的:與人為善,又保持獨行。
為什么能做到這樣呢?因為他志不在此,他相信,這里不是他的戰場,所以,不必拿槍,更不必開槍浪費子彈。
接觸股票的時間越多,他越確定一件事:這里是他的戰場。
方宇對于股票的感覺,就像是李衛遇到了張涵,相見恨晚。
方宇覺得自己確實具備這方面的優勢,一方面,他的數學特別好,在中學時,輕輕松松就是年級第一名,這對于股票的一些技術學習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他是個冷靜的人,從不沖動,越是關鍵的時候,他越冷靜,這對于極端情況下的股票操作是一項很好的素質。
學習股票已經有段時間了,他的熱情不斷增加,甚至可以說已經癡迷于此了。雖然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在股票開盤時操作,但他會在下班回家后,打開電腦,通過股票的分時圖、成交量、換手率、振幅等信息去回顧這一天的股價變化,如果有交易和操作的必要,他會在次日一早進行委托。目前股票帳戶里的錢不是很多,得失也有限,他覺得這樣挺好,趁本金不是很多的時候多練習,積累經驗,損失有限,又可以通過交易操作提高自己對股價漲跌判斷的準確性。
又過了一段時間,方宇篤定了決心,將每個月的工資扣除生活所需后的全部余額放了進去,如此操作,類似于“定投基金”,每月轉入帳戶一定數額的本金,這樣不僅可以積累本金,也可以分散一時的漲跌風險。
李衛聽說方宇把所有余錢都放進了股市里,非常擔心,他覺得這樣干風險太大,多次勸方宇不要孤注一擲,要多條腿走路,應該分流資金,選擇銀行存款、理財、基金等方式,方宇卻很固執,沒有采納。
李衛對他也真是沒了辦法,最后,只能加重措辭:“方宇,股市就是賭場,你這就是在賭博!”
方宇則是翹起一邊的嘴角,有點無賴地笑笑,然后再慢悠悠地回答:“如果你非要這么說,那好吧,我就是熱愛賭博、甘當賭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