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隨精英,口隨大眾
- 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
- (西)巴爾塔沙·葛拉西安
- 1599字
- 2020-10-23 10:12:17
逆水行舟,很難發現真理,而且危機四伏。這種做法,只有蘇格拉底敢于一試。許多人視不同的意見為對自己的侮辱,因為這意味著在懷疑他人的判斷力。明達之人既避免自陷于矛盾之中,也避免陷人于矛盾之中。他也許不吝于責難,但并不當眾為之。人的感覺是自由的,不容侵犯,也不應受到侵犯。它們退藏靜守,只與少數明達之人相濡以沫。
——巴爾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15
16世紀晚期,意大利爆發了激烈的反宗教改革運動。這場反宗教改革運動設立宗教法庭,以鏟除背離羅馬天主教教會的所有異端。受害者包括伽利略等著名科學家、哲學家,其中有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遭受了更嚴重的迫害,他就是道明修會修士及哲學家康帕內拉。
康帕內拉是羅馬哲學家伊壁鳩魯唯物論的信徒,不相信神、天堂和地獄。他認為,教會創造出神的迷信是為了讓平民百姓產生恐懼,以便控制他們。這種觀點接近于無神論,康帕內拉是將其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的第一人。1593年宗教法庭以“異端邪說”將他投入監獄,6年后,他名義上獲得了釋放,實際上被軟禁在那不勒斯的修道院里。
當時意大利由西班牙統治,康帕內拉在那不勒斯參與一項密謀,試圖趕走這些入侵者。他希望根據自己的烏托邦理想建立一個獨立共和國。意大利宗教法庭的領袖們與西班牙人合作,再度將康帕內拉下獄。為了想要探究出他無神論信念的本質所在,他被施以酷刑,手臂懸吊在離布滿尖刺的坐椅上幾寸高的地方。這種姿勢無法持久,受害人一放松就會一屁股坐在尖刺上,被刺得皮開肉綻。
酷刑并沒有使康帕內拉思想屈服,但是幾經磨難,康帕內拉摸到了一定的竅門。面對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危險,他改變了策略。他雖然不會放棄信念,然而卻學會了偽裝。為了拯救自己的性命,康帕內拉裝瘋賣癡,讓那些審判官以為他的信仰源自無法控制的不健全的心智。為了觀察他是否裝瘋,酷刑又持續了一陣子。最后,在1603年宗教法庭判處他終生監禁。頭4年他被關在地牢里,用鏈子拴在墻上。盡管處境如此惡劣,他依然寫作不輟。
康帕內拉有一本著作《伊斯帕尼亞君主政體》,書中認為西班牙賦有神圣使命,應該將其勢力擴展到全世界。書中的觀點與他個人的思想完全相反。事實上這是一項謀略,試圖以大膽的姿態來顯現他已經轉向正統。最后他成功了,1626年,在這本書出版6年后,康帕內拉終于走出了牢籠。
獲得自由后不久,康帕內拉寫出《無神論投降》一書,攻擊自由思想家、馬基雅維里派的權術家、卡爾文教徒,以及各種類型的異端人物。這本書以辯論的形式寫成,異教徒表達他們的信仰,再以論辯反擊,支持天主教的優越性。
從書表面內容看,康帕內拉完全改過自新了,但事實上,從異教徒口中提出來的主張,從不曾以如此的氣魄呈現在眾人面前。康帕內拉假裝批判他們的觀點,其實是以動人的熱情、扼要的說明反對天主教教義的論證。另一方面,在為天主教申辯時,卻只訴諸令人生厭的陳腔濫調,以及猛繞圈子的理論說法。這使得異教徒的議論顯得簡潔而雄辯,聽起來更是大膽、真摯。而支持天主教教義的冗長辯論卻令人厭煩,絲毫沒有說服力。
讀過這本書的天主教徒發現這本書非常曖昧令他們不安,然而卻無法宣稱此書為異端,或者康帕內拉應該再度入獄。畢竟,他在為天主教義做辯護。而另一方面,《無神論投降》一書卻成了無神論者的圣經,馬基雅維里派和自由思想家們紛紛運用康帕內拉在書中的議論,來維護自己的思想。
外表順服,卻又巧妙表達自己真正的信念,讓同情他的人都心知肚明,這樣的結合顯示出康帕內拉做人和做學問的非凡技巧。
面對致命的迫害,康帕內拉設計了三招,一來保命,二來重獲自由,三來讓自己得以繼續表達個人信念。首先,他裝瘋,在中世紀,精神失常是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后來,他寫了一本書表達與個人信念完全相反的想法;最后,而且是最聰明的一招,他掩飾自己的理念,同時又巧妙暗示,假裝不同意危險的理念,但是在表達反對這種思想的過程中,讓這些理念得到呈現。表面上看來順從于正統思想,而明眼人則會看出其中的反諷,自己也得到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