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婆媳相融: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
- 女人的人性弱點:卡耐基寫給女人的幸福修成手冊
- 卡耐基
- 2846字
- 2020-10-22 18:12:15
卡耐基箴言
家庭生活好比一把優雅的小提琴,夫妻關系是這把小提琴上最動人的一根弦,而婆媳關系便是這把琴上僅次于夫妻關系但又直接影響夫妻關系的另一根弦。
從前有一對婆媳,婆婆刁鉆,媳婦刻薄。她們倆明槍暗箭斗了好多年。最后媳婦終于敗下陣來,但是她還不死心,于是就想置婆婆于死地而后快。
有一天,她找到一個郎中,對郎中說:“我想要我婆婆死,但是又不能讓別人發現,你給我開張藥方吧。”郎中心想:這婦人真惡毒,怎能這樣逆天行事?既然你想叫她死,我偏要叫她活,而且讓她活得很好,讓你舍不得她死。于是郎中就給她開了兩張藥方,一個是雞肉燉板栗,說是吃了死得急;另一個是牛肉炒韭菜,說是吃了死得快。
“你就每天換著給她做了吃,一個月之后見效。”郎中對她說。
媳婦拿著藥方,如獲至寶,于是每天都按郎中說的藥方,給婆婆做著吃,為了防止婆婆看出破綻,就做出非常孝順的樣子。婆婆看到兒媳婦對自己這么好,也就不再為難她了,視若己出,當她是自己的親生兒女,不久便把自己的首飾傳給兒媳。媳婦終于被婆婆的真情打動,加害之意一下沒有了。眼看一個月期限要到,媳婦趕快跑到郎中那里:“我不想叫我婆婆死了,你開一服解藥吧。”郎中說:“為什么不讓她死了?”媳婦哭泣著說:“婆婆對我太好了,以前是我沒有真心對待她,所以她才對我不好,都是我的錯啊。”聽完媳婦的話郎中笑了,對她說那藥方不是毒藥,是補品。
這個故事雖然老套,里面蘊含的道理也很普通,但卻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要想人家怎樣對待你,首先得看你怎樣對待別人,要以心換心才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婆媳關系卻不能盡如人意。
婆媳關系能不能處理好,是家庭樂曲能否和諧的重要因素。
李蘭與丈夫秦志偉談戀愛時卿卿我我,非常相愛,最終兩人順利地結婚,結為夫妻。可是,戀愛和婚姻是不同的,完全是兩個相異的世界。
戀愛期間不過是兩個人的交往,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社交范圍。李蘭雖然對秦志偉的母親有所耳聞,卻接觸不多,頂多是串串門,沒什么糾葛。但是結婚以后,他們成了一家人,接觸多了,交往多了,矛盾也就產生了。
有一次吃過晚飯后,李蘭聽見婆婆在樓道里與人嘀咕說,媳婦氣量狹窄,對老人不尊重。李蘭聽了很是不高興,回到屋里不聲不語,丈夫和她說話,她也懶得搭理他。她想起了新婚那天的宴席上,自己去向公婆敬酒,本來是高高興興的,可婆婆卻拉下了臉,與別人說話,不看自己一眼。怪不得聽熟悉的人對她說,這個老太太不好惹。今天吃晚飯時,她多夾了幾筷子菜,婆婆就有針對性地對坐在旁邊的外孫女說:“不要吃得太多了,吃多了會壞肚子的……”李蘭越想越氣,本來他們打算這次住在婆家的,可現在她卻執意要走,任丈夫怎么相勸都不行。丈夫只得與她一起回到了自己家里。從此,李蘭宣布再不進婆婆的家門,也不許婆婆來自己家。問她緣由,她也不說。
妻子與母親不和,讓夾在中間的秦志偉很痛苦。在他的勸導下,李蘭終于把事情的原因一五一十說了出來,并且宣稱:人心換人心,人家對我好,我可以對人家更好;人家對我壞,我會對人家更壞。這就是我的做人準則。秦志偉想改變妻子的認識。他根據李蘭的想法,與母親進行了一次真誠的談話,母親做了解釋,說根本不是這回事。但李蘭卻說婆婆不認賬。
于是,婆媳關系就這么僵持著。
于是好好的夫妻關系就此蒙上了一層陰影,夫妻之間再不像先前那樣無話不說了。
婚后婆媳間的關系處理,往往是最令人頭痛的。俗話說:“婆媳不和十有八九。”婆媳關系的確是家庭生活中老大難的問題,它不如夫妻關系那樣親密,也不如母子關系那樣穩定,僅僅是因為兒子的妻子與丈夫的母親而走到了一起,成為一家人。面對這種關系,你該如何處理呢?在此為你支上幾招,僅供參考。
(1)孝敬婆婆是應該的
雖然婆婆沒有養你,但是她養了你的丈夫,所以你既然愛丈夫,就要理解兒子對母親的心情,就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媽媽。你也有父母,如果你的丈夫和你父母頂嘴,漠視,你也會不高興的,是不是?
所以多給婆婆點笑臉,多陪她聊聊天。你對他的母親好,他自然也會對你的母親好。
(2)要和婆婆站在同一戰線上
一般來講,婆婆很容易把媳婦看成是“外人”,所以為了使婆婆早日接納你,你必須要使她感受到你甚至比她親兒子還要向著她。這是婆媳相處的重要一招。
當然,這需要一些高智商和一點大胸襟。比如說,堅決擁護婆婆的營養方案,堅決不讓富態的婆婆吃減肥藥。由此,自會營造出一種親近、融洽的氣氛,使婆婆感覺到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3)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過分親熱
這是對媳婦很實用的一個忠告。雖然你覺得你們習慣了這種親熱的溝通方式,但是老人畢竟是老人,她們有著傳統的思想,這就像在外人面前一樣,和老公過分的親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你說,這是你的家,你愿意怎樣就怎樣,這是沒錯,但是家里住了老人,這方面還是應該注意的。
(4)適當地示弱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這是舊社會的一種說法。舊社會媳婦受盡了婆婆的欺負,可現在不同了,你又年輕又獨立,她那寶貝兒子好不容易把你追到手,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婆婆才會把你視作“競爭者”,潛意識里會與你對抗。而這些,正是她心虛、敏感的表現,由此,她才會和你斤斤計較,不肯示弱。
此時,你不妨照顧一下婆婆的不良情緒,遇到一些明明是婆婆做得不好的事情時,你盡可以大度一下,低下你高昂的頭,表現出你已經服輸,等到婆婆心氣順了,想必她也不會真的和你沒完沒了。
(5)巧妙地表示關心
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巧妙地表達你對婆婆的愛意與尊敬。比如,適當地贈送禮物給她。禮物送得恰當,就表示你是真的觀察到你身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什么。送禮物不容易,但只要你用心,就能夠察覺到什么東西能夠送到她的“心坎兒”上了。相處久了,你的婆婆就能感受到你對她的一份體貼和照應。
(6)出謀劃策的時候要照顧老公的情緒
遇到涉及婆家的事情,尤其是錢的問題,你總是要給老公出謀劃策的,但是一定要顧及他的情緒,講話一定要有技巧,盡管你心里一萬個不愿意,也不要直接說出來。你要委婉地和老公講道理,讓他知道你愿意幫忙但由于某些原因幫不上忙,并且要多說些安慰的話再出謀劃策。
但是有些錢你是沒有辦法做主的,譬如公公生病,你即便不給錢,人家也一定要到處弄錢給爸爸治病的。所以既然無法逃掉,還不如拿錢時干脆點,而且表現出很愿意的樣子,由你來交給婆婆,這樣既討得婆婆歡喜,老公又滿意,日后也能多為你考慮。
但是在這里要提醒媳婦們:孝敬公婆是應該的,不孝敬會讓人家笑話。
(7)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喚老公
這個道理簡單,容易理解。換個角度想,如果你的父母來家里住,你老公不停地使喚你做這做那,你父母的心情會怎樣?他們會以為女兒在家里很不容易,很辛苦。
在中國,人們還有著男尊女卑的意識,尤其是老年人。婆婆看著你沒事指使老公一定會不高興,兒子在家做不了主,居然被一個女人使喚,誰不會有抵觸情緒?
(8)不要把婆家娘家分得太清
結婚后,似乎就有了婆家娘家之分,有了我父母與你父母之說,感覺上有親有疏、有遠有近。由此,夫妻間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為二人世界蒙上了一層陰影。
婆家娘家都是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