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課版)
- 蔣傳發 鄒亞超
- 1105字
- 2020-10-23 15:55:28
前言
新時代為大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壓力。大學生是一個承載著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群體,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愿望非常強烈,但他們的心理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穩定,心理承受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弱。面對自我沖突的“內憂”和社會適應的“外患”,大學生們要不斷地學習與探索,才能一步步地成長、成熟和進步。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高校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培養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大學生的心理潛能,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人格和諧發展,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其人生價值。
本書結合大學生的成長階段性特點,針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從心理發展與健康的角度出發,以大學生的心理困惑為切入點,分別對新生適應、自我認識、人格完善、學習成才、創造能力、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戀愛交友等基本問題進行指導,同時也對新形勢下的性心理、網絡依賴、職業規劃等新問題進行了闡述。本書在編寫中借鑒了當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力求突破傳統,有所創新,實現理論內容的嚴謹性和形式結構的新穎性的結合,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手冊。與目前教材市場上的其他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①內容全面。本書內容從開學之初的新生適應直至畢業之前的職業輔導,跨越了整個大學階段。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可以使大學生能夠認識自身心理活動與個性品質,讓大學生了解一些心理學的一般理論,掌握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②實踐性強。本書的每一章都提供了自我心理測試的工具,可供大學生借助心理測試的結果,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和真實的了解。此外,書中還設計了心理訓練的環節,大學生可以通過一個個心理游戲和訓練,進行體驗和探索,完成從知到行的過程,從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與水平;教師也可以借助這些訓練實現教學的互動性。
③案例翔實。教材的每個章節都收錄了多個心理案例和咨詢手記,這些案例典型、真實,貼近大學的生活實際。通過對案例的翔實描述和深入分析,可以讓大學生對該章節內容認識得更加深刻,對如何進行自我調適有所啟示。
教師在講授本書的內容時,可根據各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條件等實際情況,對書中的內容進行選擇,對相應的學時進行適當的增減。以下是建議學時分配表。
建議學時分配表

本書由蔣傳發和鄒亞超任主編,王京軍、張建萍、劉靜怡、郭爽和鄒金霞任副主編。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和使用了有關資料,在此謹向這些資料的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
編者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