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開場白 簡·奧斯汀的出生 她的家庭 對她寫作的影響

那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了,我作為在場的家庭成員中最年輕的一個[10],參加我親愛的姑姑簡在溫徹斯特大教堂的葬禮。如今我已步入暮年,總是被問起是否還能想起些有關她的軼事或者個性——曾經被遺忘或忽視了,可以挖掘出來滿足那些自她去世后才出生的一代讀者的好奇心。其實她的一生相當貧乏,鮮有變化,也沒什么大的波折擾亂她如水平靜的人生軌跡。哪怕是世間的盛譽,可以說也是身后事了;她在世時,聲名并未給她帶來五光十色的生活。她的才華并沒有引起其他作家的關注,或者使她躋身文學界,甚至不曾在任何程度上改變她隱默無聞的居家生活。因此關于我這位姑姑的一生,我沒有更詳盡的材料可提供,不過我對她的品性倒有著清晰的記憶,如果能勾畫出來的話,也許有人會有興趣去了解這個極富創造力的頭腦,正是這個頭腦孕育了許多為我們所熟知的人物——達什伍德一家、貝內特一家、伯特倫一家、伍德豪斯一家、索普一家和默斯格羅夫一家[11]——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伴著許多家庭度過爐火旁的時光,仿佛鄰里一般熟悉和親近。很多讀者都想知道,她創造的那些理想的主人公,個個品格高貴、有鑒賞力又溫柔多情,這些品質是否源自作家自身的品性,她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時是否也這般無二。這一點我確實可以作證,她筆下那些令人喜愛的主人公身上的優點,無一不是她本人性情溫柔、情深意重的真實反映。她離世時,我仍年幼;但是,兒時的記憶反而更為深刻,盡管50年的時光已消磨掉我的大半記憶,但我從不曾忘記,“簡姑姑”是所有侄子侄女們的快樂源泉。在我們眼中,她的好并不是聰慧過人,更不是她聲名在外;我們喜歡她是因為她善良、富有同情心,又幽默風趣。對于她杰出的一生,我是一個活著的見證者,但我是否能為讀者勾勒出一個朦朧的輪廓,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這一切,對此,我有所疑慮也是合情合理的。不過,有幾位現在還在世并熟悉她的人的[12]幫助,我無法拒絕去進行這個嘗試。我愿意去做這件事并感到義不容辭,是考慮到雖然我能談的不多,但在世的人中對她的了解能像我一樣的,再也沒有其他人了。

1775年12月16日,簡奧斯汀出生在漢普郡斯蒂文屯的牧師住宅。她的父親是牧師喬治·奧斯汀[13],他的家族很久以前就定居在肯特郡的滕特登和塞文歐克斯附近。我相信在17世紀早期,他們是布料商人[14]。哈斯特德[15]在他寫的肯特郡的歷史中曾談到過:“布料生意由擁有大量土地的家族經營,威爾德地區的大部分土地幾乎都屬于他們,如今這些家族不僅擁有大片地產,晉升為士紳階層,有的還被冊封加爵,他們的祖先都是做布料生意起家的,如今這一產業已衰落至不為人知了。”奧斯汀家族是哈斯特德列出的上述家族之一,哈斯特德還提到,布商們“常被稱為‘肯特的灰外套’,這個群體頗為人多勢眾,肯特郡選舉時,誰能保障他們的利益得到他們的選票,基本上就能確定當選。”奧斯汀家族仍保留著這個淵源的標志,他們仆人的制服顏色介于淺藍和白色之間,這種獨特的顏色被稱為“肯特灰”,肯特郡民兵的軍裝飾帶也是這種顏色。

喬治·奧斯汀九歲前就父母雙亡。他沒有繼承任何遺產,幸好他有一位善良的伯父弗朗西斯·奧斯汀,他是坦布里奇[16]當地一名成功的律師,也是后來住在基平頓的奧斯汀家的先祖。他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撫養,但依然慷慨地供養了他成為孤兒的侄子。喬治在坦布里奇學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獲得了獎學金得以進入牛津圣約翰學院,隨后又獲得了學院的研究員職位。1764年,他得到了兩個教區牧師的職位,一個位于漢普郡迪恩教區的職位由他慷慨的伯父弗朗西斯為他買下,另一個相鄰教區斯蒂文屯的職位由當地領主他的表親奈特先生贈予。在當時的觀念中,這兩筆收入加在一起也不是個大數目,因為這兩個村莊相隔不過一英里,人口加在一起也還不足300人。同年,喬治·奧斯汀同牧師托馬斯·利的小女兒卡桑德拉結婚。托馬斯是住在沃里克郡的利家的一員,他還是萬靈學院的教員,是學院管轄的哈珀斯登教區的牧師,這片教區挨著泰晤士河上的亨利鎮。托馬斯·利是西奧菲勒斯·利博士的弟弟,西奧菲勒斯生前在牛津可謂赫赫有名,他很長壽,活到九十歲,曾擔任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17]院長一職長達半個多世紀。他機言巧辯,遠近聞名,比起他的作為更廣為人知。雙關語、俏皮話都是信手拈來,與人爭辯時更是舌燦蘭花;不過他一生中最大的玩笑莫過于他的壽命,他活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他原是基督圣體學院[18]的教授,由于當時貝利奧爾學院內部無法達成共識,選出一個學院內部的成員當院長,最后便推選他來擔任這一職務,有一部分原因是考慮到他身體虛弱,想來這一職位很快就能再空出來。后來聽說,他長期霸占著這個終身職位,成為學院委員會的噩夢,學院委員會選了一位學院外的人當院長而遭到了報應。[19]我猜測,最近剛剛推倒的貝利奧爾學院通向主干道的前門,應該是西奧菲勒斯在任期間修建的,至少是曾由他主持修繕過。因為前門檐口上最靠近三一學院大門的角落里有利家的家族紋章。不過這一歷史印跡不復存在,老前門遺址上最近新建起了一幢漂亮建筑,這正所謂“銘刻于碑,碑銘誰記”[20]。

他的聲名并不局限于學院內,很多人都知道他以睿智而有趣的言談著稱。斯瑞爾女士[21]曾在給約翰遜博士[22]的信中提到,“不知您是否認識利博士[23],他是貝利奧爾學院的院長,您不認為他精神矍鑠、令人愉快嗎?誰能相信他如今已有86歲高齡了!我還未聽到過哪個雙關語比這個更絕妙的:有一次有人告訴西奧菲勒斯,最近在樞密院的辯論中,財政大臣用力地拍打桌子,結果把桌子拍裂了。‘不,不,不,’西奧菲勒斯回答道,‘我可不信他能把桌子拍裂了,但是我相信他把議會搞分裂了是真的。’”

他的很多名言警句自然在家族中廣為流傳。他曾經去拜訪一位以從不讀書著稱先生,這位先生帶他來到一個房間,從窗口可以俯瞰巴斯大道,當時那里是著名的景點,各個階層的游客熙來攘往,這位先生洋洋自得地說:“看,博士,這就是我的書房。”西奧菲勒斯環顧四周,果然屋中一本書都沒有,便回答道:“您的書房果真名副其實,先生,您定是知道蒲柏這樣說過,‘人類最好的研究便是研究人類自身。’”[24]我父親去牛津時曾有幸獲邀,與這位大名鼎鼎的表親吃了一頓飯。我父親那時還是個初來乍到的大學新生,對于牛津的習俗尚不熟悉,他進門后正準備像脫掉大衣一樣脫掉長袍,這位已年近八十的老者冷冷一笑,“年輕人,你不必把袍子脫下來,我們又不是要去決斗。”他的幽默感直到臨終都不曾減退,正應了蒲柏的另外一句話,“壓倒一切的激情在死亡面前也不示弱。”在他過世的前三天,他得知一位老朋友新近結婚了,那人剛從長久的病痛中康復,據稱全靠吃雞蛋才好起來,人們逗趣說他是被慫恿著結了婚[25],西奧菲勒斯立刻蹦出一個更勝一籌的俏皮話:“但愿那婚姻的枷鎖架在他身上可輕著點。”這種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在這位貝利奧爾學院的院長和他的侄孫女簡·奧斯汀身上,以及家族中其他幾位成員身上一脈相承,然而這到底是承襲自哪個祖上,我卻無從知曉。

奧斯汀夫婦先是住在迪恩,1771年時搬到了斯蒂文屯,并在那里住了將近30年。他們新婚不久,就開始負責照管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著名的沃倫·黑斯廷斯[26]的兒子,在結婚前這個孩子就被托付給了奧斯汀先生,多半是受奧斯汀先生的姐姐漢考克太太所托,當時漢考克先生在印度為黑斯廷斯工作。格萊格先生在《黑斯廷斯傳》一書[27]中曾提到,黑斯廷斯第一次婚姻的兒子喬治于1761年被送回英格蘭接受教育,但他一直未能查明是誰獲此信任承擔了這個重要的使命,也不知道這個孩子后來的情況。根據家中一直以來的說法,我得知的是喬治因患了壞疽性咽炎很早就夭折了。奧斯汀太太對他的感情很深,視如己出,他的夭折對她是個不小的打擊。

大約是在那個時候,瑪麗·羅素·米特福德[28]的祖父羅素博士正是相鄰的阿什教區的牧師,因此,這兩位著名女作家的長輩必定相互熟識。

鑒于我所講述的事距今已有百余年,必然要觸及這一百年間社會習俗和風尚的流變,這其中的變遷還是值得一談。或許涉及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像時間的陳釀給紅酒注入獨特的風味,時光也為這些瑣碎的小事賦予了一定的重要性。哪怕是描寫居家生活的最平淡的文章,但凡是從長期埋沒中被重新挖掘出來的,如今讀來也自有意趣;盡管我們的祖輩可能并不比我們當下日常里的言行更睿智或文雅,但我們對于他們到底說過什么做過什么,依然充滿天生的好奇。我們這一代人或許很難意識到,現在生活中的諸多必不可少的便利,對于我們的祖父母一輩的人而言是多么不可想象。現在迪恩和斯蒂文屯之間早已修了平坦的大道,跟最好的稅卡公路一樣好,但在1771年奧斯汀家從迪恩搬往斯蒂文屯時,那里還只是一條大車道,路面到處都是深淺不一的車轍,輕便馬車無法通行。奧斯汀太太當時身體抱恙,這段旅途只好躺在四輪貨車里,四輪貨車拉著他們的家當,最上面為她鋪了一個羽毛褥墊,下面墊了些柔軟的物什。在那時,遇到有葬禮或者婚禮這類事情,人們經常要提前用鐵锨和镢頭把坑坑洼洼的路面填平,這些道路平日里很少跑載人的馬車。那時候很多上等人士所使用的語言也比我們想象的更粗鄙無知。有一次,奧斯汀家的鄰居,一位擁有許多田地的鄉紳,來問奧斯汀先生的主意,“你知道的事情多,你來說說看,到底是巴黎在法國,還是法國在巴黎?我老婆一直在和我爭這件事。”還是這位先生,有一次跟家人講他聽到牧師同他太太之間的談話,奧斯汀太太回答她丈夫時賭咒說——這時他的女兒打斷了他,說奧斯汀太太從來都不賭咒發誓,他回答道:“貝蒂,你干嘛又無緣無故打斷我呢?這哪兒跟哪兒啊,你知道的,這只是我講故事的方式。”最近,一位知名作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聲稱200年前神職人員的素質還不如世俗之人。如果是將偏僻地方的牧師同那些出入議會、在鄉郡呼風喚雨、混跡于倫敦的上流社會人士相比,這樣說自然是沒錯的;但是,若是將牧師們同他們日常往來的稍低階層的士紳相比,那么這句話就站不住腳了。公平而論,也本應該這樣比較才對。那些鮮少離家,出門最遠不過到本郡鎮上的小地主,他們數量不少,自成一個階層,其中無論是擁有數千畝田產的鄉紳,還是耕種世代承襲的一兩百畝土地的自耕農,都已算得上是當地教區里貴族一般的人物了。但是就教養儀態而言,這一階層的素質與他們之上的階層相比,其差距要遠遠大于現在任何兩位紳士之間的差異。這是因為在文明進程中,雖然每個階層都會進步,但在下層社會中,其改善尤為顯著。這便是社會所謂“整平”的過程,下層社會“鍍金”之后,向上層社會靠攏。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覺得這三年來”,“莊稼漢的腳趾頭已經挨近朝廷貴人的腳后跟”[29],這多半是莎士比亞對自己那時代的諷刺;但它的確揭示了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進步中的社會都適用的準則。我相信,一個世紀以前,在大多數鄉村教區里,任何革新都起始于牧師;在那個年代,如果一位牧師恰好是位紳士和學者的話,那么他會發現自己在學識教養和舉止談吐上要遠遠高于教區里的主要居民,從而作為有修養的表率,成為當地眾星捧月般的人物。

無論是青年時代的奧斯汀先生,還是步入老年的他,都算得上是相貌堂堂。他在牛津供職時,就被稱作“帥氣的學監”;在巴斯,那時他已70歲高齡,但憑深邃的五官和滿頭的銀發還是備受矚目。作為一名優秀的學者,他的兩個兒子在他的輔導下進入了大學,他還負責教育其他幾個子女,同時他也收學生來補貼家用。

簡身上集中體現的某些特質都可以在奧斯汀太太身上找到源頭,這些特質同樣也被其他幾個兄弟姐妹繼承。奧斯汀太太兼備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她常用短詩或警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言語詼諧一針見血,有時是訴諸文字,有時在言談中便出口成章。利家許多人都很長壽,她也一樣。在她晚年,她一直經受病痛的折磨,但她不僅堅忍還樂觀開朗。她有一次對我說,“親愛的,我就在沙發上,你離開時我在這兒,回來我還在這兒。有時候我想,上帝一定是已經把我給忘了;但我敢說,等他方便的時候,自會來接我走的。”1827年她在查頓去世,并安葬在本地,享年88歲。

* * * * *

對于簡·奧斯汀來說,家庭占據了她的大部分生活,相對來說,外面的世界就變得微不足道,因此簡單介紹一下她的兄弟姐妹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她日常里想著念著的總是他們,更何況他們中幾個的職業和性格或多或少對她的寫作產生了影響:雖然我并不情愿在公眾面前暴露太多家庭隱私。

她最年長的哥哥詹姆斯,也就是我的父親,年輕時在牛津大學的圣約翰學院讀書,他曾創辦并經營過一本叫《閑者》的期刊,這本期刊的模式大致與《旁觀者》及其后繼者相仿,但內容大多與學院有關[30]。他后來很少談起年輕時的這項成就,談到時也總是輕描淡寫,其實他有權利吹噓這項成就,無論那些文章價值幾何,那確實是他有生以來寫過的最好的作品了。他飽讀詩書,遍覽英國文學,品味高雅,無論是創作散文還是詩歌,他都樂在其中。他比簡大十余歲,我相信他一直引導她的閱讀,并幫助簡確立閱讀品味,在這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簡·奧斯汀的二哥[31]愛德華,很早就被表親奈特先生收養,自幼和家人分離,一直住在肯特郡的高德默廈莊園或者漢普郡的查頓大宅。愛德華后來繼承了奈特先生的產業和姓氏。雖然童年時期很少和家人在一起[32],但后來愛德華和兄弟姐妹們走得很近,簡對這位兄長感情很深,也很關愛他的孩子。愛德華·奧斯汀·奈特先生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對家人不僅寵溺關愛,而且他為人風趣性格活潑,很招年輕人的喜歡。

她的三哥亨利,頗善言辭,繼承了父親積極樂觀的性格。他是一個有趣的伙伴,但不太有常性,所以同他的兄弟相比,自然就沒什么成就。[33]他到中年時才成為一名牧師,在簡的一封書信中曾提到他的布道。他一度住在倫敦,幫助簡打理出版事務。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是英國海軍的光輝歲月,她最年幼的兩個兄弟,弗朗西斯和查爾斯[34]均在海軍服役。在那個時期,像兩兄弟這樣一直漂泊海上的軍官,沒經過大風大浪的歷練幾乎是不可能的。自然,他們一直奮戰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憑借所取得的勝利,一步步獲得晉升。他們兩個都成為海軍上將,統領的旗艦游遍遠洋。

弗朗西斯于1865年去世,享年93歲,生前事業達至巔峰,被授予巴斯勛位大十字勛章騎士稱號,曾任英國海軍艦隊司令。他性格堅韌,認為責任感是最重要的,律人律己皆是如此。因此,他是一個厲行紀律的人;而他作為虔誠的信徒,一向堅守戒律,從不賭咒發誓,也不允許別人在他面前賭咒發誓,這在當時那個時代是十分難得的。曾有一次,他的艦艇停泊在一個海邊小鎮,人們發現他在教堂禱告,稱他為“跪在教堂的軍官”,不過這有幸已成為軍隊中的慣例,現在并不稀奇了。

查爾斯多在護衛艦或小型軍艦上服役,執行諸如封鎖港口、驅迫敵方船只靠岸、護衛炮艦這類任務,時不時能從被俘的敵艦上繳獲不多的財物。有一次,他在外執行任務七年沒有回國。晚年他指揮柏勒洛豐號,參與了1840年對圣讓·德·阿卡的轟炸行動[35]。1850年,他以黑斯廷斯號為旗艦,統帥駐扎在東印度和中國基地的海軍艦隊。英緬戰爭[36]爆發后,他為了登陸伊洛瓦底江的淺灘河域,將旗艦換成一艘小型蒸汽艦艇,在艦上不幸染上霍亂而去世,享年74歲。他的性情像他的姐姐簡,脾氣好,情深意重,因此深受愛戴,不僅是家人,他手下的官兵也無不熱愛他。在他彌留之際陪伴在他身邊的下屬寫下了這段話:“我們的好上將,總是彬彬有禮和藹可親,贏得了所有人的愛戴。甚至在同病魔抗爭時,依然恪盡職守,統領著這片海域上的大不列顛艦隊。他的去世使整個艦隊陷入悲慟。當我發現他故去的那一刻,不禁痛哭失聲。”印度總督達爾豪西閣下也發表悼念:“這位偉大的海軍上將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在如此高齡又飽經病痛折磨下,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因公殉職,贏得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欽佩和尊重。”

這兩個兄弟的事跡講得比其他人都多,是因為他們二人功勛顯赫的職業生涯,正是簡·奧斯汀偏愛海軍的根源所在,也是由此她能對這一領域的描寫信手拈來,細節準確。她一直都很謹慎,不涉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她從未觸及過政治、法律或醫學這類主題,有些膽大妄為的小說家總是樂于挑戰這類主題,不過他們多半以此為夸耀而非忠于事實。而簡·奧斯汀對于艦艇和船員的事則熟悉得多,至少她有兩個可信任的兄弟可以幫她糾正。我相信,在《曼斯菲爾德莊園》和《勸導》中描寫的有關海軍的內容沒有任何錯誤。

不過在兄弟姐妹中,與簡最親密的莫過于比她大3歲的姐姐卡桑德拉了。她們之間的姐妹之情很難有人超越。或許對于簡來說,這種感情是出于一個孩子對溫柔的長姐自然而生的尊崇。這種感情一直未變,無論是她思想成熟后,抑或是聲名漸起時,她還總是說卡桑德拉比自己更聰慧、更優秀。童年的時候,卡桑德拉被送到拉圖雷勒夫人開辦的寄宿學校,這所學校位于雷丁的弗貝瑞里,簡也跟著一起去了[37]。那時她年齡還沒有大到可以接受那里的教育,只是因為若是沒跟在姐姐身邊,她就開心不起來;她母親發現,“就是卡桑德拉要把自己的頭砍下來,簡也會毫不猶豫地跟著做。”這種依戀從未中斷,也從未減弱。她們住在一個屋檐下,共用一間臥室,直至死亡才將她們分離。但在性格上,她們并不完全相像。卡桑德拉的性情更為冷靜理智;她總是審慎的,有很好的判斷力,但她鮮少流露感情,也不如簡開朗。家里人常說,卡桑德拉的優點是總能控制住脾氣,而簡的快樂則來自于脾氣從不受控制。當《理智與情感》問世的時候,一些人多少了解奧斯汀家的事,都猜達什伍德家的兩姐妹就是取材于作者本人和姐姐卡桑德拉;但事實并非如此。卡桑德拉的個性或許與埃莉諾的“理智”大體相稱,但簡的個性與瑪麗安的“感性”卻沒什么共通之處。簡寫作《理智與情感》時尚不足20歲,作為那個年紀的年輕小姐就能如此敏銳地洞察到瑪麗安·達什伍德的缺點,自然不會被這樣的缺點所支配。

這個家庭是個小圈子,不過四個兄弟成家立業后不斷擴大著這個家庭,使這個小圈子慢慢變大;簡·奧斯汀在其中尋找到快樂,履行著義務,滿足了興趣,到她生命的后十年,簡很少再踏出這個小圈子接觸外面的社會了。這個圈子里有那么多令人愉快、富有魅力的家庭成員,使得他們過于依賴彼此而與世隔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能看到彼此身上有許多優點,每個人都值得愛與尊重,乃至敬仰。他們談論各種各樣的事情,充滿活力,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爭吵,因為家里沒有人好爭辯愛吵架;總而言之,家庭成員之間感情深厚,相互支持,除了死亡,沒有可以分裂他們的力量。毋庸置疑,這同樣影響了簡奧斯汀的創作,在她的故事里,一個家庭就能構建起一個舞臺,故事總是圍繞著少數幾個人物展開。

同樣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她的社交圈子并不大,但是她在與鄰里的交往中一樣能發現優雅的品味和高尚的思想。事實上,她的社交圈子就是她筆下角色所在的社會階層,從議員或領主,到世家出身的年輕副牧師或更年輕的海軍候補少尉;我認為,奧斯汀早年的社會關系對她的影響可以在她的寫作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主要體現在兩點。首先,她一點不庸俗,然而很多小說都體現出這種令人反感的庸俗,沉溺于財富地位的浮華不可自拔,好像這些小說的作者從未擁有過財富和地位。其次,她在小說中很少描繪那些身份極低或身份極高的人物。她所描寫的人物層次最低的也不過是像《理智與情感》里的兩位斯蒂爾小姐、《愛瑪》中的埃爾頓太太和《諾桑覺寺》里的約翰·索普,這種人品味粗俗沒有教養,不時也會混入上流社會;她筆下從沒有像達爾布萊夫人[38]所寫的布朗頓一家、杜布斯特先生和他的朋友湯姆·希克斯一類的人,而達爾布萊夫人向來依靠這種角色為故事增添風味,拿他們同其它有教養的角色形成鮮明對比。

B·勒弗羅伊太太,即簡·奧斯汀的大哥詹姆斯·奧斯汀和第一任太太生下的長女安娜·奧斯汀,本書作者同父異母的姐姐,她嫁給了本杰明·勒弗羅伊,他是簡·奧斯汀少年時期的好友兼導師、阿什的勒弗羅伊太太的最小的兒子。奧斯汀小姐,即卡羅琳·奧斯汀,詹姆斯·奧斯汀和第二任太太瑪麗·勞埃德生下的女兒,本書作者同父同母的妹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平南县| 察隅县| 金沙县| 绿春县| 兴义市| 通道| 涟水县| 泰和县| 萝北县| 明水县| 洞头县| 丰镇市| 灵台县| 哈巴河县| 余庆县| 小金县| 乳山市| 江门市| 盐山县| 海原县| 宜都市| 上蔡县| 岱山县| 肃北| 合川市| 阿拉善盟| 讷河市| 孟村| 南康市| 随州市| 天津市| 修水县| 洛南县| 舒兰市| 博罗县| 关岭| 宁波市| 封开县| 新兴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