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怎樣變成巨人
- (俄)米·伊林 謝加爾
- 1439字
- 2020-11-04 15:55:59
能不能把黑猿變成人
可是能不能教黑猿和人一樣地走路、說話、思想和工作呢?
從前,有名的馴獸家杜洛夫曾經幻想過這樣的事。他花費了很多心血,訓練他心愛的黑猿米木斯。米木斯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它學會了使用湯匙,系上餐巾,坐在椅子上喝湯,不會把湯潑在臺布上,甚至于還學會了從小山上坐雪橇滑下來。

可惜,無論如何,杜洛夫也沒有把它變成人。
這是容易明白的。人跟黑猿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分道揚鑣了。人的祖先從樹上下到地上,開始用兩只腳走路,用兩只手工作。而黑猿的祖先卻留在樹上,而且更加適應這種生活了。
因此黑猿的身體構造和人完全不一樣。它的手和人不一樣,腳和人不一樣,腦子和人不一樣,舌頭和人不一樣。
請你看一看黑猿的手,它的手的構造和人完全不同。黑猿的大拇指比小拇指小,而且不像我們的大拇指那樣叉開得這么遠。大拇指是最有用的一個指頭,它是那叫作手的五人工作隊里最主要的一員。它可以和其余四個手指中隨便哪一個協同工作,也可以和它們四個一起工作。因此,我們的手才能夠這樣靈巧地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
黑猿要從樹枝上采下果子來的時候,它常常用兩只手攀住樹枝,用腳去抓果子。在地上走路的時候,它用屈著手指的兩手撐著地。這就是說,它常常把腳當作手用,把手當作腳用。
除了腳和手的構造之外,還有一樣很要緊的東西,而試驗把黑猿變成人的馴獸師往往把這點給忘記了。他們忘記了,黑猿的腦子比人的腦子要小得多,而且構造也沒有人的腦子這樣復雜。

人與猿對比
研究人的腦子已經有許多年的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很有興趣地觀察他的客人——羅莎和拉法哀爾的一舉一動。有人告訴我們,他有時候在黑猿的屋子里停留很久,研究它們的行為。而它們的行為真是最沒有意思的、最沒有秩序的。它們還沒有來得及做完這一件事,就又開始做那一件事。
瞧,拉法哀爾在一本正經地建造它的“金字塔”。突然,它看見了一個皮球,就把方木塊都扔開了,用長滿了毛的手去拍皮球。過了一會兒,把皮球又忘記了:拉法哀爾的注意力已經被一只在地板上爬著的蒼蠅吸引住了。
有一次,伊萬·彼得羅維奇瞧著黑猿的毫無秩序的無謂紛擾,他大概出神了,自言自語地說:
“一團糟,一團糟!”
猿的混亂動作顯然反映了它們腦子工作的混亂,完全不像人的腦子那樣有條有理,能全神貫注地工作。
有一天,一位電影導演到羅莎和拉法哀爾的住宅里去,想給它們拍電影。按照導演所編的腳本,必須把黑猿放出去,自由一會兒。黑猿剛一得到自由,馬上就爬到最近的一棵樹上,用兩只手抓住樹枝,歡天喜地蕩起秋千來了。它們感覺到在樹上比在自己舒服講究的住宅里自在得多。
在非洲老家,黑猿住在森林的最高一層。它在樹枝上做自己的窠。它爬到樹上去逃避敵人。它在樹上找食物——水果和堅果。


它這樣適應樹上的生活,使得它在筆直的樹干上跑路比在平地上容易得多。在那些沒有森林的地方,你是不會找到黑猿的。
有一位科學家曾經到非洲喀麥隆去觀察黑猿在自己的老家里怎樣生活。
這位科學家捉了十只黑猿,讓它們住在自己園子旁邊的樹林里,好讓它們感覺到和住在自己的家里一樣。為了不讓它們逃走,他為它們建造了一個瞧不見的籠子。造這只籠子只用兩種工具——斧子和鋸子。
依照科學家的設計,伐木工人把那一小片樹林周圍的所有樹木都砍光了,使這片樹林成了曠野里的一座樹林島。科學家就把那幾只黑猿放在這座小島上。
科學家的想法是對的:黑猿是森林動物。這就是說,它不會自愿離開樹林。猿猴不可能住在空曠的地方,就像白熊不可能住在沙漠里一樣。
可是如果黑猿不能夠離開樹林,那么它的親戚——人又怎么能夠離開樹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