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jīng)(無障礙閱讀插圖本)
- 老子
- 430字
- 2021-04-30 11:41:42
全而歸之
上面幾句話,反映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對于事物,只看表象不看本質(zhì),或只看一面不知其他,就會偏執(zhí)一端。從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中觀察事物,對事物的正反兩面都加以把握,透過現(xiàn)象認(rèn)識本質(zhì),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老子認(rèn)為:只有委曲才能求全,只有矯枉才能過正,只有低洼才能充盈,只有破敗才會迎新。因此,單純求全正,求盈求新,急功近利,忽視事物的另一面,就會引起紛爭。
下面指出,唯有“不爭”才是求全之道,“不爭”的關(guān)鍵在于不自顯、不自是、不自夸、不自矜。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講到這里,還是要“曲則全”。能夠真正做到不爭才會保全自己完美自我。這并非空話。
“誠全而歸之?!睘槿颂幨?,但求盡心盡力,不必成功在我。功成身退,不居功自傲,就是“曲則全”的道理,也是人生的最高藝術(shù)。不爭名利,不爭權(quán)位,才能眾望所歸。
本章闡述了“曲則全”的道理。指明不論修身治國,都須以誠為本。大道的本質(zhì)是真,做人的根本是誠。只有心誠,才能成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