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九章

絕智棄辯〔一〕,民利百倍;絕偽棄詐〔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三〕以為文〔四〕,不足。故令有所屬〔五〕:見素抱樸〔六〕,少私寡欲。

【注釋】

〔一〕絕智棄辯:通行本“絕圣棄智”,郭店簡本作“絕智棄辯”,為祖本之舊,當據改正。通觀《老子》全書,“圣人”一詞共三十二見,老子以“圣”喻最高人格修養境界,而通行本“絕圣”之詞,則與全書積極肯定“圣”之通例不合?!敖^圣棄智”一詞,見于莊子后學《胠篋》、《在宥》篇,傳鈔者據以妄改所致。

〔二〕絕偽棄詐:通行本“絕仁棄義”,郭店簡本作“絕偽棄詐”,為祖本之舊,當據改正?!独献印钒苏轮鲝埲伺c人交往要尚仁(“與善仁”),可見老子并無棄絕仁義之說,郭店簡本出土,始知為人妄改。《莊子·胠篋》有“攘棄仁義”之說,由此可窺見原本“絕偽棄詐”被臆改為“絕仁棄義”,可能受到莊子后學激烈派思想影響所致。

裘錫圭先生說:“簡文此句似當釋為‘絕(偽)棄弸(詐)’。‘弸’從‘且’聲,與‘詐’音近?!保ā豆瓿怪窈啞纷⑨專?/p>

彭浩說:“‘弸’,從且聲,讀作‘衺’。……猶惡也?!保ā豆瓿喞献有Wx》)

丁原植說:“帛書甲、乙與王弼本均作‘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簡文并無‘絕仁棄義’這種激烈反對人文價值的思想,就《老子》哲學的發展來說,竹簡《老子》似屬較古文本?!保ā豆曛窈喞献俞屛雠c研究》)

按:簡本“弸”,從“且”聲,與“詐”音近。然學界多人以為“弸”字宜釋為“慮”,謀算之意,亦通。惟上海博物館所藏同時代(戰國中期)竹簡,亦出現“”(偽)、“弸”(詐)字樣,其楚文字字形與郭店《老子》簡文相同,故此處仍釋為“絕偽棄詐”。

〔三〕此三者:指智辯、偽詐、巧利。

〔四〕文:文飾,浮文。

〔五〕屬:歸屬,適從。

〔六〕見素抱樸:簡本作“視素保樸”。“素”是沒有染色的絲;“樸”是沒有雕琢的木。“素”“樸”在這里是異字同義。

【今譯】

拋棄巧辯,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棄絕偽詐,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自然會消失。〔智辯、偽詐、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歸屬:保持樸質,減少私欲。

【引述】

老子提出“見素抱樸”的主張,他認為上層統治者若能在素樸、少私寡欲的政風下,進一步棄絕智辯、偽詐、巧利,則可使人民得以享受安定、孝慈,并生活在安寧的社會環境中。

本章和上章老子一再地肯定孝慈的德行,這和六十七章謂:“我有三寶:一曰慈……”是相應的。

郭店簡本和通行本最大的差別便是“絕偽棄詐”被改成“絕仁棄義”。若依通行本“絕仁棄義”,則意為仁義本來是用以勸道人的善行,如今卻流于矯揉造作。有人更剽竊仁義之名,以要利于世。那些人奪取職位之后,搖身一變,儼然成為一代道德大師,把仁義一類的美名放在口袋里隨意運用。莊子沉痛地說:“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边@種情形,或許老子那時代還沒有這般嚴重,但已經足以欺詐人民了。所以認為不如拋棄這些被人利用的外殼,而恢復人們天性自然的孝慈。

流俗重“文”,老子重“質”。老子視“文”為巧飾,違反了人性的自然。巧飾流行,更形成種種有形無形的制約,拘束著人性的自然。老子在本章中所流露的憤世之言,乃是針對虛飾的文明所造成的嚴重災害而發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彭泽县| 吉木乃县| 辽阳县| 玛沁县| 蒙自县| 高陵县| 新源县| 嘉荫县| 田东县| 伊春市| 瓦房店市| 凤翔县| 达尔| 海安县| 东安县| 黔西县| 砀山县| 康马县| 井陉县| 绥芬河市| 英吉沙县| 高州市| 玛纳斯县| 任丘市| 扬州市| 乌拉特后旗| 阜城县| 峨边| 靖江市| 昌图县| 呼图壁县| 缙云县| 永嘉县| 汉阴县| 邵东县| 大丰市| 阿图什市| 申扎县| 三穗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