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修行)
- 九州仙凡錄
- 陳逸在映月塢
- 3582字
- 2020-10-23 16:05:18
第十六章(修行)
待關禮儀離開這片林子后,齊聿便爬上了樹,砍起樹枝來。
習武之人,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有的武者,注重招式,而有的武者注重的是力量。
女子習武,基本上很少有注重力量的,就比如說齊聿在太行山中,遇到的上官婉兒,亦或者是慕風璇,她們習武則就是注重內功以及招式。
當然,現在的齊聿,之所以打不過慕風璇,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慕風璇上山比他早,道行比他深,經歷過體質的磨練,力量也不會比俗世的男子小。
一上午的時間,齊聿陸陸續續,砍了約有十棵大樹的側枝丫,便已經累的不行了,途中還從樹上掉下來過幾次,摔得那是腰酸背痛,就連手、腳、臉上,都摩擦掉了幾塊皮。
還好期間關禮儀給他送了兩次水,不然他早就不干了。
待到巳時,張念生一個人來到了后山林子深處來找齊聿。
看到他坐在一大樹的樹干上時,張念生走到樹下,抬起頭,道:“小師弟,柴砍的怎么樣了?”
齊聿問聲,一驚,連忙低頭朝下看去,待看清來的人后,才嘿嘿笑道:“大師兄,你怎么來了?”
張念生笑道:“快要到吃飯的時間了,我過來喊你回去吃飯。怎么樣,砍了一上午的樹枝,累不累?”
齊聿“喝”的一聲,直接從樹上跳了下來,隨后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伸出兩根手指,疊成十字狀,正色的道:“當然累啦,我可砍了十棵樹的枝丫呢!”
張念生無奈的一笑,道:“之后還要努力啊,你這樣,要是以后修煉‘玉清大道’,怕是要苦著嘍。”
說著,他轉過身子,沿著山路,朝著林子外走去,齊聿背起今天上午砍的柴火興致勃勃的緊跟其后。
“大師兄,為何這樣說?難道這個砍柴真的和修煉大道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嗎?”齊聿一邊走一邊好奇的問道:“關師兄不是說,只是可以強身健體嗎?”
張念生搖了搖腦袋,解釋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初我上山時,也是可你一樣的想法,后來才發現,強身健體是一方面,可是出了強身健體之外,它還有更重要的方面。”
“哦?”齊聿聽了微微一怔,心中頗為的好奇,道:“這還有什么更重要的方面?”
張念生道:“修行大道,注重‘凈’字,所謂的凈指“體凈”與“心凈”,“體凈”意思就是身體內無雜質,“心凈”是指心平氣和。”
齊聿還是第一聽說,不免有些好奇,所以聽的十分的專注。
聽完后,趕忙問道: “那砍柴為何能夠讓體內無雜質。讓內心心平氣和呢?”
張念生見小師弟如此的好學,便一一道來:“砍柴能讓體內無雜質是因為會流汗,流汗時,體內的雜質也就會隨著汗水流到體外。另外,不停的做一件時,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耐心,沒有耐心的人,做一件做不了多久,便會浮躁,所以讓你砍柴也是為了鍛煉你的心凈。”
聽到這里,齊聿大致已經明白了,詫異道:“原來砍個柴還有這么多大道理。”
張念生笑道:“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道’。”
說話間的功夫,二人已經來到了伏羲八卦的石砌后山場地,此刻慕風璇、朱茂茂、楊林、鄭落風、郭志遠、關禮儀,沒有一個人在此處修行,想來是已經提前一步回去了。
齊聿和張念生沒有耽擱,出了后山的山路,便直徑朝著主殿后院的殿堂走去。
將柴火放在廚房后,齊聿走進殿堂,朱茂茂、楊林、鄭落風、郭志遠、關禮儀,都坐在八仙桌前,桌子上的飯菜也已經準備就緒。
也就在齊聿和張念生進來時,梅時善從思悟堂走了出來。
八仙桌前的慕風璇等人,也都同時安靜下來。
眾人坐在八仙桌前,梅時善看著臉上還有些淤青色的齊聿,道:“住在這山上可習慣?”
此言一出,早晨剛揍了齊聿的慕風璇,俏臉上露出了尷尬之色。
齊聿瞥眼慕風璇,道:“稟師傅,還算習慣。”
被齊聿這么一袒護,小師姐慕風璇的臉色頓時就變了,露出復雜的神色。
梅時善“恩”聲,沉思了一會,將目光放在張念生身上,道:“念生,今晚你先將我云仙派的三清大道第一層,傳給齊聿,讓他好生參悟參悟。”
張念生疑惑不解,道:“師傅,小師弟剛剛入門,會不會太快了?”
梅時善笑道:“呵呵,齊聿剛上山不錯,不過他的體質特殊,所以為師決定先叫他三清大道第一層。”
張念生恭道:“是,師傅,下午我便先將第一層心法傳給小師弟。”
午飯過后,夏日的陽光,令人慵懶。
引龍峰一脈,所有的弟子,都吃過飯,走進了垂花門,回到了四合院內。
院內,朱茂茂羨慕道:“師傅對小師弟真是比對小師妹還好,當初小師妹剛上山時,也沒有如此的待遇,才上山第二天,便要讓大師兄教小師弟三清大道。”
這話,說的酸溜溜的,讓張念生、楊林、鄭落風、郭志遠、關禮儀,都禁不住一笑。
慕風璇瞥了朱茂茂一眼,嬌哼道:“就你多嘴,引龍峰一脈的弟子中,就你天資最差,都六年了,才將三清大道參悟到第三層,我看以后齊聿趕上你可,看你怎么辦。”
朱茂茂聞言,撓了撓頭,嘿嘿一笑,傻乎乎的道:“那我就換個人當跟班就是嘍,到時候我就給小師弟當跟班,讓他罩著我。”
“你敢!”這句話直接是捅了馬蜂窩,惹得慕風璇瞪著杏仁眼,擰著他的大耳朵,一陣嚴厲批評。
張念生、楊林、鄭落風、郭志遠、關禮儀都是見怪不怪,哈哈大笑。
看著眾人其樂融融,齊聿嘿嘿一笑,心中不由響起了清水鎮的秀兒還有王大志等人,沒上山之前,在清水鎮的日子,就如同朱茂茂他們這般快活吧。
張念生見時候不早了,便督促眾人都回房午休。
待眾人都走后,他又對著齊聿,道:“小師弟,今天中午你就多勞累一一下,先洗個熱水澡,一會我來教你三清大道心法。”
齊聿聽了一陣的激動,在山下的時,他便研究過梅時善給他的古卷心法,可是一直都沒有看懂,也無從下手。
現在張念生要教他,他自然是興高采烈。
在張念生的幫助下,齊聿洗了一個熱水澡,便坐在他的廂房內,等張念生的到來。
果然,不到片刻,張念生便走進了他的房間。
張念生坐在床榻上,吩咐道:“小師弟,本門三清大道心法,乃是不外傳心法。茫茫九州,窺視云仙派的邪魔妖道,多不勝數,所以除本門弟子以外,不得私自傳給其他外人,不得私自在山下收弟子,不得用道術殺無辜俗人,否則將會被逐出師門,你可明白?”
齊聿連連點頭,表示聽明白了,同時心道那日清水鎮內,難怪師傅要讓他必須登上云仙山拜師,才肯教他劍術,這樣一來,只要他登上云仙山,師傅也就不算違反門派嚴紀了。
“放心吧,大師兄,我齊聿當著師傅的面,在玉清觀內,像三清道祖還有祖師立過誓言,絕不會做出有損本門派的事。”齊聿兩眼放光,堅決的道。
張念生“恩”了一聲,隨后與他面對面盤腿坐在床榻上,開始一一講解。
自古以來,修道分為六類:第一類修仙,第二類丹道修道,第三類符篆法術,第四類道藏修道,第五類紅塵修行,第六累散修。
經過千年的道家傳承,九州浩土凡是修道門派,都將這六類融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捷徑。
而有一些修道之人,用一些生人祭祀,相信修道之人,必須歷經五獄:寒冰獄、烈火獄、刨腹獄、剮心獄、拔舌獄,便可得到成仙。
這些修道之人,會到俗世用俗人祭祀,來升華自己,這種道士,我們統稱為“邪魔妖道”。
正道人士修行大道,恰恰相反,以救世濟民為主,以心平氣和對待任何事物,來升華自己。
張念生又繼續講解,修道首先要學會的是“靜坐”。
靜坐,主要的精神就是神氣精相抱,神在腦部,氣在心部,精在臍部,三個丹田代表神、氣、精。
也就是以上丹田的神,神穿過中丹田,把它變成氣,然后積聚到下丹田這個地方來,就是神經過中丹田,下注下丹田。
不過神剛修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那就只能意守下丹田了。
神出來后,就用神穿過中丹田,下注到下丹田,那就是更好的一種修養了。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涵養本原,把精補足。
因為我們現在是要補精,所以要把神先降下去。我們原來神都是外用,現在把它收回來,回歸到下丹田。
云仙派的三清大道,分別為小五清、中四清、上三清,這三大清被稱為“三清大道”。
而三清大道中,小五清第一層,也就是“悟道”。
“悟道”講究的是“靜坐”,而“靜坐”便是修行“神”、“氣”、“精”。
“靜坐”便是修行“神”、“氣”、“精”。
云仙派九峰中,天資聰穎的弟子,修煉小五清前兩層,都比較不費力氣,普通的弟子,用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差不多就能將前兩層修煉圓滿。
不過修行第三層,亦或者第四層、第五層,天資平庸的弟子,有的修煉十年,都未必可以圓滿。
齊聿聽的津津有味,感趣不已,同時也為其中的玄妙感到駭人聽聞。
難怪從清水鎮到東都洛陽城,一路上研究了好幾遍都沒有看懂。
經過張念生一番講解后,齊聿終于明白了怎樣才能修行。
隨后,他又想到那日清水鎮,梅時善救他時的招式,又問道:“那如何才能像師傅一樣,擰著劍訣,使用飛劍?”
張念生詳細的回答道:“能夠讓劍飛起來,皆是劍術,當然能夠像師傅那樣,隨心所欲,驅動任何的物體,被稱為“御物”。所謂的“御物”,也就是可以駕御周圍不同的兵器”
齊聿眼睛一亮,激動的道:“那什么境界才可以像師傅那樣御物?”
張念生輕輕搖了搖頭,笑道:“那個境界,只要是修道者修行得當,便會和法器產生靈感,也就能夠駕馭,不過像師傅那樣隨心所欲的駕馭任何的法器,卻不是容易之事,所以小師弟你以后還是盡可能的自已領悟吧。”
不過,隨后他又嘆息了一聲,道:“哎,修道之路,孤獨寂寥,小師弟你要是有恒心,以你的聰明才智,定會有一番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