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IMO首日的競賽開始。
答題時間四個半小時。
沒有中場休息,但允許提前交卷。
十二點四十分左右,各國學生已經先后抵達會場。
在組委會的安排下,學生在會場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下。
二樓,休息室內,各國領隊們聚集在此地。
而在休息室的墻壁上,貼著一面大大的監控顯示屏,可以看清會場內每位隊員的一舉一動。
本來,考生們入場后,領隊們就可以自由活動。
回酒店休息,或者去校外放松一下都可以。
但沒人離開。
所有人都呆在休息室內,喝著咖啡,眼神時不時的掃過監控屏幕。
大部分教練,此時甚至比底下的學生們更為緊張。
正所謂無知者無畏。
底下六百多位IMO考生,大半數是第一次來參加IMO競賽。
對于IMO的殘酷,還是了解的太少。
這里,可是聚集了全球最頂尖的一批數學天才。
哪一位,不是經過層層篩選,萬中選一,甚至百萬中選一選拔出來的。
每一位,未來的成就都不可限量。
在當世,或許只有在IMO的賽場上,才會見到這么多世界頂尖天才同臺競技的場面。
休息室內,呂老師舒服的靠在沙發上,悠閑的刷著手機。
會場內,考生們已經按照次序做好。
這個作為次序是按照上屆IMO團體賽的排名來排序的。
第一排中間,坐著上屆冠軍韓國隊的六人。
左邊,是上次獲得團體第二的米國隊六人,右邊,就是上次排名第三的華國隊六人。
慕依雪的右手邊是葉星辰左手邊是韓國隊的一人。
在監控中可以看到,慕依雪同學在坐下后,就不安分的左右張望。
“星辰,你緊張嗎?”慕依雪小聲問。
“不緊張。”
“可是……我緊張啊!”
“深吸一口氣,能吸多少吸多少!”
十幾秒后。
葉星辰:“還緊張嗎?”
慕依雪:“緊張倒是不緊張了,不過有點缺氧,頭暈。”
葉星辰:“……”
十二點五十七分,監考人員下發試卷以及草稿紙。
IMO考試是允許考生帶紙質書籍的。
在華國的話來講,就是開卷考試。
但數學這門科目……
有過經歷的人都知道,開卷對數學,并沒有什么卵用。
該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
反而還會因為查閱書籍浪費太多不必要的時間。
所以畢齊直接是輕裝上陣。
除了文具之外,沒帶別的多余的東西。
一點整,考試開始。
會場中傳來一道英文廣播,“各位考生請注意,考試正式開始,請考試開始作答,請考生開始作答!”
唰唰唰!
幾百人同時動筆,伏案開始攻克試卷上的三道難題。
于此同時,休息室內,幾位教練盯著監控屏幕,緊張的都已經站了起來。
會場中,考試已經進行了五分鐘。
大部分人都還在瀏覽試題的階段。
畢竟,區分三道題目的難易,合理分配考試時間,在IMO的賽場上,是十分必要的。
“舒服啊!”
看完三道題目的慕依雪,忍不住呻吟一聲。
三道題目,比他想象的簡單太多。
尤其是第二題。
在呂老師之前給他們出的一道練習題中,有一道有些類似的題目。
當時,慕依雪就目瞪口呆的看著顧律利用Lagrange 乘數法,把那道他利用一整天時間,寫了足足五十多行公式才解決題目,僅用了十行公式,輕松搞定。
所以她對這個Lagrange 乘數法異常深刻。
也就導致在慕依雪在看到第二題的第一眼,就想到了Lagrange乘數法這個概念。
…………
第一題,完完全全的送分題。
這道題目,對于那些競賽弱國的隊員們,或許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但于前幾排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全都是來自各大競賽強國的隊員,做起來自然毫無壓力。
區別的,無非是完成的速度而已。
耗費越少的時間完成第一題,那就可以拿越多的時間,來鉆研后面的兩題。
第一題:【找出所有的正整數對m,n≥3,使得存在無窮多個正整數a,使(a^m+a-1)/(a^n+a^2-1)為整數。】
慕依雪同學摸著下巴,沉吟幾秒鐘后,腦海中便有了思路。
握著筆,筆尖一邊唰唰唰的在草稿紙上列著公式,一邊嘴中小聲嘀咕著一長串普通人完全聽不懂的東西。
“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是m≥n,那么接下來,需要構造兩個函數。”
“f(x)=(x^m+x-1),g(x)=(x^n+x^2-1),設f(x)=r(x)g(x)+s(x),r(x)和s(x)應該都屬于整系數多項式。”
“然后,給它來一個裴蜀定理,得出r(x)和s(x)存在的最大公因數。”
“……這里,直接來個無窮遞降法!把方程的冪降下來。再利用……求出,m=5,n=3,那么便只需要證明對于任意的整數a,(a^5+a-1)/(a^3+a^2-1)都是整數!”
十分鐘的時間,慕依雪完成第一步的轉化。
即確定題干中m、n的值,將問題轉化為一個只有普通高考難度的不等式證明題。
“有些不可思議的輕松啊!”
考試時間二十分鐘,畢齊看著草稿紙上已經被自己證明出來的第一題,輕松的笑了笑。
IMO的題目,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恐怖嘛!
這樣思索著,慕依雪的視線落在第二道代數題。
雖然已經知道Lagrange乘數法,就是這道題目破題的關鍵。
但具體的推導過程,還是需要她細細的思考梳理。
…………
“嘶,這道題,有點難度啊!”
慕依雪撓了撓頭,神色糾結的望著試卷上的最后一道題目。
他已經看了這道題十多分鐘了,腦海中先后浮現幾種解法,但都被他一一否決掉了。
但她有一種感覺,他離正確的解題方向,已經非常近了。
差的,只是那靈光一閃。
休息室,慕依雪作為第一位挑戰第三題的選手,自然格外收到眾人關注。
見到監控屏幕內畢齊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一位領隊笑呵呵的開口,“看來華國隊的這位,被第三題給難住了。”
其余幾位領隊抱著胳膊,幸災樂禍的附和的笑著。
畢竟是競爭對手。
華國隊的隊員吃癟,他們樂于見到這種場面。
速度再快又能怎樣?
第三題,根本就不是下面這群學生可以戰勝的難度。
一位小國領隊盯著屏幕上的畢齊,端起咖啡,小口的抿了一下,“呵呵,我就知道,第三題這么難的題目,根本不可能會有……”
說道一半,這人像是被人突然掐住脖子一樣,沒了聲響,而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盯著屏幕。
其余人也是同樣震撼的面孔。
因為監控屏幕中的慕依雪……動筆了!
呂老師靠在沙發上,右手搖晃著一杯咖啡,搖了搖頭,“這不行啊,比我想象的,要慢了不少呀!”
其實,慕依舊之所以有思路,是因為系統
抽象概括能力:13
空間想象能力:13
推理論證能力:10
運算求解能力:20
數據處理能力:20
應用意識:16
創新意識:10
記憶力:25
任務:主線任務:無
支線任務:無
IMO的小題示Menelauss定理,又稱梅內勞斯定理
就在這一刻,她思如泉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