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英石,作為古今中外名石,在賞石、收藏、古玩、園林各界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史上對其理論研究亦有不少。然而,對英石理論研究的大飛躍則是隨著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英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揚英石文化所帶來的。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英石理論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英德相繼出版了《中國英石》《英石》《中國英石傳世收藏名錄》等多種專著,還出版了英石的首部志書《英石志》,許多專家、學者、英石愛好者發表了一篇篇研究英石的論文,在奇石界引起了廣泛而深刻的反響。從2010年起,英德市連續七年舉辦了中國(英德)英石文化節,每一屆都不遺余力邀請全國各地專家舉行英石文化論壇,使英石理論研究勢頭和成果到達空前規模,在一定程度上為英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厚度。
名篇薈萃,海納百川。本書收集了歷屆中國(英德)英石文化節英石文化論壇的學術論文,全國業界知名專家、大學教授、著名文學家、詩人、賞石評論家、史學家、工程師及英德本地長期從事英石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心得。論文范圍廣、角度多、層次高,既有從歷史角度進行闡述的,也有從審美角度進行發掘的;既有從產業化角度來著眼的,也有從文化發展角度展望的;既有從全國大視野來入手的,也有從英石產地進行考究的;既有問題啟發式的,也有對策建議性的;既有縱向審視,也有橫向比較。
這林林總總的理論成果成為中國英石文化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擦亮了英石文化作為英德市的亮麗名片。
本書將上述寶貴資料整理編輯成冊,以供讀者及相關部門更好地閱讀和利用。
本書分八章。
第一章為“名人名家說英石”,其中名人名家有中國觀賞石協會科普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觀賞石一級鑒評師劉翔先生,著名編輯、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凱雄先生,浙江省觀賞石協會會長王嘉明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觀賞石協會會長張仕中先生,上海市觀賞石協會副會長俞瑩先生,著名文學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賈平凹先生,賞石理論大家、教授劉清勇先生,廣東省賞石會名譽會長、英德市奇石協會名譽會長、《中國英德石》作者賴展將先生。第二章為“專家學者論英石”,其中的專家學者有佛山梁園館長陳志杰先生,廣東賞石文化專業委員會理事老廣鈿先生,省政府參事室副主任、省文史館副館長、《嶺南文史》常務副社長余慶安先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黨委書記高云堅先生,始興縣政協原副主席廖晉雄先生,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博士生廖文先生,江門市臺山玉石協會會長凌文龍先生,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藝術系教師廖威先生等。
第三章為“石鄉專家石友品英石”,主要收集本地長期從事英石研究和收藏的專家、學者的相關文章。
第四章為“詩詠英石”,收集古人寫英石的詩詞。
第五章為“媒體報道英石”,收集近年來相關媒體報道英石文化的文章。
第六章為“口述英石”,收集專家學者在英石文化論壇的現場發言,英德廣播電臺《英德故事》欄目中講英石故事的文稿,英德檔案局“口述歷史”采訪稿。
第七章為“英石文化花絮”,收集英石趣事、精品、獲獎作品等。
第八章為“ 英石文化遺產研究”,收集華南農業大學園林學院英石文化遺產研究成果的部分論文。
英石文化自古輝煌,在新的歷史時代,如何將之發揚光大,理論研究自然成為英石文化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本書編輯的初衷和肩負的責任。
編者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