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上機實驗指導(微課版)作者名: 蔡明 尹薇婷本章字數: 885字更新時間: 2020-10-13 18:05:24
第一部分 上機指導
項目一 計算機基礎知識
任務一 認識計算機的發展
(一)了解計算機的誕生及發展過程
第一代計算機(1946—1957年),電子管;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年),晶體管;第三代計算機(1965—1970年),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第四代計算機(1971年至今),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二)認識計算機的特點、應用和分類
1. 計算機的特點
計算機主要具備運算速度快、計算精度高、準確的邏輯判斷能力、強大的存儲能力、自動化程度高、具有網絡與通信功能6個特點。
2. 計算機的應用
計算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科學計算、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過程控制、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網絡通信、多媒體技術7個方面。
3. 計算機的分類
按計算機的性能、規模和處理能力,可以將計算機分為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和微型機。
(三)了解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 計算機的發展方向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呈現出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和智能化4個發展方向。
2. 未來新一代計算機芯片技術
計算機的核心部件是芯片,因此計算機芯片技術的不斷發展是推動計算機未來發展的動力。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對各種非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究,如超導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等,這類計算機也稱為第五代計算機或新一代計算機。
(四)熟悉信息技術的相關概念
1. 信息與信息技術
信息是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運動狀態和變化的反映,簡單地說,信息是經過加工的數據,或者是數據處理的結果,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如音信、消息、通信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等。而信息技術則是一門綜合的技術,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定義,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圍、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因此,信息技術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包括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縮微技術。
2. 信息化社會
信息化社會也稱為信息社會,是脫離工業化社會后,信息將起主導作用的社會。信息化社會以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程度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主要標志。
3.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和信息系統的安全。可以從數據安全、計算機安全、信息系統安全、法律保護4個方面來理解信息安全和加強信息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