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在成語里的歷史故事·智慧篇
- 曉玲叮當編著
- 979字
- 2021-08-20 16:10:41
暗度陳倉
成語小詞典
出處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定三秦,劫取五國。”
釋義 指表面上用明顯的行動迷惑對方,暗中卻采取另一種行動,從而出奇制勝。也指暗中進行某種活動。
近義詞 移花接木、偷天換日
反義詞 明目張膽、明火執仗
成語造句
淘皮鼠暗度陳倉,假裝要看書,實際上偷偷從家里溜了出去。
成語故事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繼位。胡亥昏聵無道,天下群雄揭竿而起,意圖推翻秦朝的統治。
項羽、劉邦和其他各路將領聚到一起,商議推翻秦朝后要如何分割國土。他們約定,誰先攻打下國都咸陽,誰就能在關中為王。
拓展閱讀: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秦末農民起義領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拓展閱讀:
(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
最后,劉邦先項羽一步打入咸陽,項羽卻仗著兵馬強壯,違背先前的約定自封為西楚霸王,并把關中劃分給秦朝的降將章邯(hán)、司馬欣和董翳(yì),反而將偏僻荒涼的巴蜀劃分給劉邦,封劉邦為漢王。

當時,劉邦的實力還不足以和項羽抗衡,為了讓項羽放松警惕,他聽從謀臣張良的建議,燒毀漢中進入關中的棧道,表明不入關中的決心。項羽因此對他放下了戒備。
拓展閱讀:
(約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9年),字子房。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劉邦并沒有放棄爭霸天下的野心,他到了巴蜀后,在謀臣們的幫助下,勵精圖治,等待時機。
終于,這一天到來了。
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揮師東進。攻打關中的第一步是攻下陳倉。
拓展閱讀:
(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漢初三杰”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神帥”。
陳倉是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這里地勢險峻,不易攻打,且項羽還派了重兵把守。
韓信提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得到了劉邦的認可。
劉邦按照韓信的計策,讓大將樊噲(kuài)率領一萬大軍去修復進入關中的棧道,還命令他一個月內將棧道修好,做出了從棧道進攻關中的架勢。陳倉的守將果然被迷惑了,將重兵派往棧道一線。
實際上,劉備率領著精銳部隊,早已悄悄地從小道上翻山越嶺到了陳倉。他們趁陳倉的將士們還未反應過來時,一舉攻占了陳倉。
那一場戰役,劉備打敗了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實力得到進一步擴展。自此,楚漢爭霸的序幕正式拉開。
